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5章 服装生意的合伙智慧

服装品牌主理人 第15章 服装生意的合伙智慧

作者:汪小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1:41

我的创业故事,听着挺唬人,其实扒开来,就是一锅炖出来的热乎饭,酸甜苦辣全在里头混着。就跟你家楼下早餐摊一样,看着不起眼,可那包子里的馅儿,真材实料,沾满了过日子的油烟味!

说到合伙创业,头一幕想到啥?就杭州汽车南站那鬼见愁的穿堂风!还有一张被冷风刮得发亮、沾满了芝麻粒的烧饼。那会儿刚撺掇着合伙,我们推着一辆快散架的破三轮,上面堆着我们要卖的货。晚上缩在宿舍楼道里,铺张旧报纸,硬币一块一块地数。

记得那次我重感冒,躺床上浑身骨头缝儿都疼?烧糊涂了,满脑子都是摊子上衣服可别淋雨。晚上保田裹着寒气进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五十块钱要分我。我一摸,烫手!缩得比兔子还快。为啥?人家在风里杵着、吆喝了整整四个小时,嗓子都冒烟儿了,我搁床上挺尸流鼻涕,还拿一半儿?这叫啥兄弟情分?这是不劳而获!

那天我俩钻进热水房,猫在满是水汽的墙角,熬到凌晨两点,总算憋出个馊主意:今后谁出摊谁记账,当天的流水归自己!亲兄弟真得明算账。咱得立规矩!都出摊?他那块破电子表上岗了,按按时间平均分配,我俩找了个装衣服的硬纸箱子壳,拿粉笔画“正”字。他吆喝完,我像接力赛似的赶紧接过去收钱打包。碟片哥看得笑岔了气:“你俩搁这练二人转呢?”哈哈,笑就笑呗!外人看笑话,我俩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钱啊,真得分得贼清楚,一毛一块不含糊,心才能不分家。这道理,就是后来做大点了,签再厚的合同,也没在汽车南站那个夜晚品得明白。账目清爽是合伙人的定心丸,吃了才不会拉肚子闹心。

没有瑶瑶姐和她背后那帮工人,我这“江湖”,就真是纸上谈兵了。创业这回事,一个人单蹦儿再能蹦跶,也跳不出三尺高,得有一大帮子靠谱的人托着底才行。瑶瑶姐教会我,尊重每个环节的付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显眼”的环节。

说到定价,那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有件刺绣很精细的短袖,成本八十多,我一咬牙标个99,心里觉得值。保田嘟囔:“别扭,90多吉利!”行吧,听他的。好家伙,第二天就被一买菜路过的大姐砍懵了,手起刀落,“六十卖不卖?”。我俩傻眼了,空气都冻住了。后来学精了,啥也别说了,价格后面永远带个“.9”!99.9!149.9!嘿,你猜怎么着?这九毛钱魔力无边!保田还无师自通“卖惨战术”,一有人砍价,他就蔫头耷脑掏出张皱得跟咸菜干似的“进货单”,其实是他用圆珠笔伪造的艺术品:“大姐大哥唉,您看,光布料就划走89块啦!厂子压货的仓库费、这单件算下来运费就得四块五啊…”那表情,恨不得挤出几滴泪来。

我在旁边还得憋着笑,演得一本正经。价格这玩意儿,不是你觉得值多少,是人家觉得值多少!.9不是省那点钱,是心理防线的破冰船!江湖买卖,三分货,七分“演”,演的其实是对产品价值的坚持。

再好的搭档也有呛火的时候。保田那急脾气,有回因为件卫衣袖口长短,跟个较真儿顾客杠上了,脸红脖子粗,眼看就要擦枪走火。我眼疾手快:“保田!快去看看猴子那边有没有新架子!咱的不够用了!”把他支走,转身就变脸,春风化雨:“大哥!好眼力!这袖口设计就是特别显手臂线条,练家子最爱!刚走那暴脾气小子是我表弟,小孩儿不懂事,您海涵!”保田假装找货架回来,低着头肩膀直抖。打这以后,我们多了条不成文的规矩:谁要是快上头了,自觉点,“巡街考察市场”去!让另一个冷静的顶上。这土办法,顶一万本管理学教材。

合伙团队需要不同的情绪角色,就像唱双簧有捧有逗,关键时候得有个能“叫停”的机制。情分是基础,方法是润滑剂。

印象最深就是那个冷得骨头缝都冒寒气的平安夜。裹着样衣缩路灯柱子下,跟两个冻鹌鹑似的。保田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还热乎着:“老规矩,掰两半!”我接过来一咬,烫得嘶哈,香甜直冲肺管子。再瞅他那半儿,明显小了一圈。我刚要说话,他突然跟发现新大陆似的,猛地指向对面商场霓虹灯:“汪哥!快看!咱家的袋子!红晃晃的SUdU!!!” 那一刻,忘了冷风刮脸,忘了饥肠辘辘,伸长脖子看着商场出来的人流里,那几个红红的SUdU袋子跟着主人一晃一晃,像点亮的小灯笼,心里那热乎劲儿,比那口烫嘴的红薯还滚烫!成就感有时候不用很大,路边看见自己做的袋子被人拎着,就够暖透一整个冬天。

那个冬天快结束的时候,三轮车斗里除了几件厚卫衣的“库存尾巴”,就是三件宝:一件磨得油光锃亮的破军大衣(保田的谈判加士气“战袍”),一个缺了角、“身经百算”的计算器(我的定价神器),还有本卷成麻花、画满红蓝线的《杭州公交线路图》——那是被城管追出来的生存智慧,知道哪条胡同能七拐八绕绝处逢生。那会儿瞅着这些玩意儿,是真寒碜。可现在回头看看,这些破家当,才是合伙的硬核装备——不体面,但实用。就像后来看到那些窗明几净、名片烫金的合伙公司说散就散,我才更明白:当年杭州南站冻死人的北风里,你冻僵的手我给你捂会儿,我累瘫了你顶上吼两嗓子,掰开红薯大的那块总塞给我…这点点滴滴攒出来的泥泞情分,才是合伙关系里最粗壮的那根筋腱,比印在铜版纸上的合伙章程结实一千倍。情分到了,啥都好说;情分没了,章程再厚也是废纸一沓。

生意嘛,跟那三轮车蹬坡一样,上了正轨,劲儿是省了不少,可你得一直瞪着,稍微松口气,保不齐就往后出溜。 我和保田在南站那片混得脸熟了,卖货是麻利了不少,可新问题也不少。

瑶瑶姐的厂子,对我们而言,就是命根子。但命根子也不能就靠一条啊!瑶瑶姐仗义归仗义,可厂子规模就那么大,我那“江湖风”的念头一直往外冒,设计图越攒越多,她那边的产能,快跟不上趟了。一款设计排期能抻到俩月后,黄花菜都凉了!急得我在电话这头抓耳挠腮。

保田蹲在摊后头啃包子,含糊不清地说:“汪哥,老话讲得好,不能把鸡蛋搁一个篮子里。我看,是时候找‘二姨太’了。” 噗!这话噎得我直翻白眼。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从他嘴里出来咋就听着像要去偷情似的?

寻摸新厂子这事,成了那段时间的头号重任。大厂子?人压根瞧不上我们这小单子。小作坊?那坑可真不少!有家看着挺干净的厂,老板胖乎乎的,说话贼和气,拍着胸脯保证:“小兄弟放心,俺们这是给大牌代工的!你这点活儿,保证又快又好!”

头批试单,拿回来五件样衣,摊开一看,我和保田面面相觑:说好的水墨“剑”字,印得活像半拉发霉的冬瓜;袖侧功夫小人儿的腿,愣给印劈叉了!那胖老板接了电话还叫屈:“哎呀兄弟,艺术嘛,稍微走点形更有意境…” 意境你个锤子!直接拉黑,这“二姨太”太不靠谱!挑搭档,光看面相和好话,那是哄幼儿园小朋友的把戏。水深水浅,得自己伸脚下去趟一趟才知道。代工厂就像搭伙过日子,脾气秉性对了,日子才顺溜。

后来真让我们撞大运,找到了老陶的厂。说是厂,其实就是城郊结合部租的几间大平房,十几台机器轰隆隆地响。老陶本人精瘦,话不多,脸上褶子里都嵌着机油的味儿。他拿起我的设计稿,眯着眼看了足足五分钟,才沙哑着嗓子开口:“画得挺好,但这个渐变色,得加三毛钱。料子你要这种?容易钩丝,不如试试这个。” 他把成本、工艺、材料的门道给你摊得明明白白。谈完价,他硬是留我俩在他食堂吃了顿油乎乎但实在的饭,啃着排骨他说:“年轻人想做东西,是好事。东西好,路才长。”这话朴实得就像他食堂里的大馒头,但听了就让人鼻子有点发酸,胃里踏实。

老陶,成了我们真正的“二姨太”,不,是“二厂长”!这层关系,是实打实的互信铺出来的。遇着个懂行的、能点醒你的、还不坑你的代工厂老板,那真是创业路上捡到了宝!这比请人吃十顿鲍鱼都值。信任这玩意儿,就是在泥巴地里一起趟,一起解决那一个个“三毛钱”和“钩丝”的破事里攒出来的。

回头客多了,光靠南站和庆春路这几个摊子那点客流,跟撒芝麻盐似的,喂不饱咱这嗷嗷待哺的小野心。保田开始念叨:“汪哥,你说咱这SUdU,总不能一辈子蹲马路边上啃风喝尘吧?得找地儿生根发芽!”这才有了我们盘下秦尚总老婆四季青档口的事情。

有了四季青的铺面,感觉正规了,腰杆子好像也硬了点。但你前脚把城管那档子“游击战”的本事收起来,后脚新的对手就冒出来了——职业打假人!有个戴眼镜、夹着皮包的精瘦男人,在我们档口转了两圈,拎起一件标着“限量款”的工装夹克,“啪”甩出一沓文件在柜台上,唾沫星子喷老高:“什么限量款?忽悠谁呢!虚假宣传!工商局还是法院,你选!”

我这人平时大大咧咧,关键时候容易懵。保田一听这味不对,立马切换“影帝哭穷术”2.0版,愁眉苦脸就差掉眼泪:“大哥!您是明眼人!这限量,限量在我们这小店里啊!我们老板…就是画图那哥们儿,” 他指指我,“为了这设计,都快熬秃了!统共就做了三十件,放这店里卖,可不就是限量版嘛!”他声音带颤,“我们小本生意,真不容易…”

那男人愣是被他说懵了,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俩。保田趁机使眼色,我麻溜地掏出设计手稿本翻给他看,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涂改和确实只写了“30”的出货单,男人气势弱了下来,最后买了件衣服,还“教育”了我们几句“要诚信”才走。这顿“哭穷 亮底牌”的组合拳,算是糊弄过去了。有执照的铺面,规则战升级了!遇到专业的对手,硬刚不行,得用点土办法加小机灵。哭穷有时能激起对方那点“高抬贵手”的恻隐之心,但底线不能破。

铺子开起来了,开销跟着就翻着跟头上去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给厂里做货的预付款……那感觉,就像刚喘口气,又被拖进更深的泥潭。原创设计的梦很美,可那钱砸下去,跟石头扔井里差不多,咚的一声,啥动静都看不着。设计?打版?定面料?小批量生产?每一步都跟吸金兽一样。保田看着账本上越来越薄的数字,直嘬牙花子:“汪哥,咱这原创设计,可真是吞金兽啊!再这么下去,咱俩就得把铺子押出去吃沙子了!”

无奈之下,“拿来主义”又得提上日程。但这次我们不叫“贴牌”了,美其名曰——“联名爆款选品”!保田隔三差五就往四季青别的市场钻,他那眼光确实毒辣,总能在一堆大同小异里扒拉出点新鲜玩意儿。拿回来,换SUdU标,挂个“灵感碰撞·侠气新选”的小牌子。别说,靠着这批货的回血速度,才勉强支撑着我不停地烧钱设计。每次保田从其他市场扛着几大包衣服回来,我俩眼神一碰,心里都明白:这是在给那点“江湖侠梦”输血续命呢!理想主义的粮草,一大半靠现实主义的鸡血养着。坚持原创的路,是拿“抄来”的快钱,一砖一瓦铺出来的。这滋味,说高尚点叫“曲线救国”,说实在点就是“放下清高啃杂粮”。

原创路上也不是没摔过大跟头。我呕心沥血搞了个“青花侠客”系列。白底蓝花,本想做出青花瓷的韵味融合武侠的飘逸,设计图看着老漂亮了!瑶瑶姐和老陶那边都没问题,信心满满地投了一大笔钱下去。结果呢?衣服出来是挺好看,但消费者不买账!那价格自然也比普通的贵了不少。那批货啊,在店里跟祖宗似的供着,一个月卖不动几件。最后逼得没办法,搞了个“买一件SUdU,加19.9换购青花侠客”淘宝活动!亏得心都在滴血。

看着那些辛辛苦苦设计的“侠客”被当作添头,保田拍着我肩膀安慰:“就当…就当为艺术献身了呗!” 这献身的代价,直接让我俩吃了两个月的白水煮挂面加老干妈。创新?失败率本来就高!再好的创意,市场不认,那就是一堆漂亮的布料。学费交了,才能咂摸出市场的刁钻口味。消费者不关心你流了多少血汗,只关心能不能穿得好看又实惠。

盘了店,规模稍稍扩大了一丢丢,原来俩人猫在楼道掰扯烧饼定下的规矩,就不够用了。摊贩变店主,那账就得正规点。记账那油腻腻的破本子,也换成了正经账本。我俩商量着,定了个分红比例:平时工资定低点,大头按季度利润分成。这看着挺合理的吧?可实际操作起来,鸡毛蒜皮都在里面飘。

最大的争议点,就是“投资原创设计算不算成本”?我认为这该算公司成本,大家一起担风险。保田觉得这基本上是我个人的心血投入,更像是“研发经费”,应该单独拿出来算账,成了赚钱了大家一起分,失败了不能全摊给公司。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俩在店里关了门争得面红耳赤。争到后半夜,脑子都木了,还是得回到最初那半块烤红薯的情分上。保田揉着太阳穴嘟囔:“这样,汪哥,这次青花侠客亏的血本,算我一半!但这规矩咱得重新立!以后你的设计,先定预算!预算内算公司成本,再想做更精贵的,超了预算那部分,你自掏腰包补!” 我也累得够呛:“行!就这么干!但也得有个说法,赚超了,得额外给我点补偿!”吵到后半夜,总算又憋出个新规矩。吵一次,规矩细一层。情分没断,但条条框框越来越多。

合伙的规矩,就像那小树苗,得随着事业的盘子一起长大。光有当初的感情不够用,该较真的时候,就得算清楚明白。吵不散的情分,比一团和气更有韧性。

磕磕绊绊,也遇到过暖心窝子的事儿。有阵子厂子那边进度拖了,新货上不来,铺子里全是卖剩下的青花侠客和一些老款。生意冷淡得很,我和保田在店里守着,大眼瞪小眼,愁得都快长毛了。突然,那天下午来了几个年轻人,穿着SUdU最早期的“剑”字t恤和破洞做旧的“江湖款”,大咧咧在店里逛。我和保田刚开始还没回过味。

为首那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冲我咧嘴一笑:“老板,还记得我们不?就是当年在南站,平安夜裹着军大衣在你摊上买武侠卫衣那几个!那会儿刚毕业穷得叮当响,就图你这衣服便宜又有劲儿!”他指着旁边穿“破洞”款的朋友:“这老哥,穿着你那件改出来的破洞t,愣是追到了他媳妇儿!非说衣服旺桃花!”几句话说得我和保田鼻子发酸,仿佛又回到了那刮着北风啃红薯的日子。几个老客在店里说说笑笑,我发现我们种下的种子,可能在别人的春天里发芽开花了。回头客的一句“当年”,抵得上百万广告费。做品牌,做的就是人心。

靠着这些小感动撑着,SUdU总算一点一点在杭州的小圈子里冒了点头。有天接到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城西一个文创市集的负责人,说看过我们“武侠风”的东西,挺有意思的,邀请我们固定周末去市集摆摊。我们专门搭了小展位,灯光打得亮堂堂,还打印了几张“武林秘籍风”的大海报。穿着自家新款的“侠气”系列,往那一站,还真像那么回事。保田当年练就的“唱收唱付”在市集噪音里又派上了用场,那嗓门能把旁边卖手工饼干的姑娘吓一跳。嘿,效果出奇的好!周末两天市集的收入,比在店里坐一星期还高!更重要的是,名片发出去一沓又一沓,四季青档口的客流量明显上来了。

2025年,我坐在还算敞亮的办公室里,回看这些年蹬三轮、打游击、租铺子、搞原创、被坑被骗、也被人暖到心坎的路,跟梦似的。那件沾着油污的旧军大衣还在仓库角落挂着,像个褪色的战旗。

这一辈子,跟咱蹬这三轮车到底有啥区别?开头那会儿,蹬一步都得使吃奶的劲儿,腿肚子打颤,腰杆挺直了都怕翻沟。后来上了点路,劲儿顺了,但也得一直瞪着,不能停。旁边还得有个保田这样的活宝儿,能跟你一块哼哧哼哧使劲蹬,也能在岔路口跟你掰扯该往哪拐。车轱辘咯噔一下,肉得跟着颤一下。好不容易上了平路,以为能松松劲儿吧,抬头一看,前面坡更陡…奶奶的,没个头儿!

创业就是不停地蹬,蹬在风里雨里,蹬在算计和情分交织的路子上,蹬在梦想和现实夹缝里。没人知道下个坡在哪儿,下一个坎是啥样。

但我现在心里透亮了一点:管他坡陡坡缓沟深沟浅,只要那个给你暖手的人还在,只要还记得当初为啥要蹬起这破车,只要这车斗里还装着点自己觉得值钱的东西,不管是实在的货还是那点虚头巴脑的“江湖侠气”,这车就能一直往前咕噜。

前头有更大的风,也可能有更大的雨。可经历过南站那能割耳朵的北风、汽车尾气、城管的吆喝、顾客的砍刀、同伴的算计,也尝过红薯那点烫嘴的甜、回头客带来的暖、老陶那顿实在饭的老姜味儿……

这心里啊,反倒越来越硬气,越来越明白。

风声呜咽,车轮滚滚。我和保田这辆破三轮,它还得往前蹬。

至于蹬到哪?谁在乎呢!上路了,就别总惦记着终点。路上的坑坑洼洼、风霜雨雪,还有搭车的、捣乱的、帮扶过的各色人等,才真正糊成了你这个人样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