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镜清光流转,穿越阴阳与仙凡的界限,不再是人间的某处城池,而是直接遁入了一片清灵浩瀚、道韵盎然的奇异空间。待得光芒散去,谢珩与幽砚只觉周身一轻,已踏足一片仙家净土。
放眼望去,但见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豪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在那群山环抱之处,隐约可见一座观宇,祥光笼罩,瑞霭纷纭。观门前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门前左右,各有一株参天古树,左边一株枝叶虬结,隐有龙形,右边一株华盖亭亭,凤影依稀,正是那“灵根蟠龙”与“凤栖梧桐”。更有诸多奇花异草,四时不谢,八节长春,端的是一派仙家景象,远非忘川的清冷幽邃可比。
幽砚何曾见过这等气象,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空气中弥漫的浓郁灵气让她浑身舒泰,却又因身处这等大能道场而心生敬畏,下意识地紧紧跟在谢珩身后,小手攥着他的袖袍一角。
两人行至观门前,早有两位眉清目秀、头梳抓髻的童子候在那里,一个提着个花篮,一个捧着柄玉尘,正是镇元大仙座下的清风、明月二位仙童。
谢珩上前,取出那赤金请柬。清风童子接过验看,又打量了谢珩与幽砚一番,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原来是忘川使君到了,大仙早有吩咐,二位请随我来。”
跟着童子步入五庄观,但见里面更是别有洞天。层楼叠榭,翠瓦丹楹,回廊曲折,灵泉叮咚。一路行来,遇到的仙官、力士皆气息渊深,非同小可。很快,他们被引至一座极为广阔的大厅之中。
厅内已是仙影幢幢,祥云缭绕。来的宾客果然如谢珩所料,皆是三界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天庭各部正神,有海外仙岛的真仙,有西天佛国的罗汉,一个个气度非凡,宝光隐隐。谢珩目光扫过,并未见到阴司体系的同僚,连十殿阎君、五方鬼帝的身影都未见,心中那丝疑虑更深。他与幽砚在这群仙之中,修为与地位确实显得颇为“独特”。
谢珩定了定神,带着幽砚先往主位而去。只见那主位之上,端坐着一位大仙,头戴紫金冠,身穿无忧鹤氅,足踏履鞋,腰束丝绦,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颔下,鸦翎叠鬓边。真是仙风道骨,德配天地,正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谢珩上前,与幽砚一同恭敬行礼:“晚辈谢珩(幽砚),拜见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目光落在谢珩身上,抚须一笑,声音温和却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不必多礼。谢使君,贫道这五庄观,与阴司素无往来,此番邀你前来,说起来,还是因那‘泼猴’再三撺掇,言说忘川有趣,使君亦是妙人,定要来见识一番。贫道拗不过他,便遂了他的意。”
谢珩心中顿时了然。原来根源在此!那“泼猴”除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还能有谁?原来是被他惦记上了。他连忙道:“大圣抬爱,晚辈愧不敢当。能得大仙相邀,实乃三生有幸。”
镇元子呵呵一笑,摆了摆手:“既是来了,便是客。不必拘束,自便即可。”
谢珩再次行礼告退,带着幽砚退到一旁。他灵识微展,很快便在那群仙之中,捕捉到了一道最为跳脱不羁、金光隐隐的气息。循迹望去,只见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穿着僧衣却不掩其猴相,正抓耳挠腮地与几位仙官说笑,不是孙悟空又是谁?(这还是谢珩第一次看见他穿着僧衣)
孙悟空也瞧见了谢珩,眼睛一亮,立刻撇下那几位仙官,一个筋斗就翻到了谢珩面前,嘻嘻笑道:“谢老弟!你可算来了!俺老孙可是在镇元子老儿面前替你说了不少好话!”他目光一转,落到谢珩身旁紧张得大气不敢出的幽砚身上,挠了挠手背,“咦?俺老孙本想着你能带个把忘川那些有趣的古人出来,给俺解解闷,说说故事,怎地就带了个小丫头片子?”
幽砚见这传说中的齐天大圣与自己说话,虽知他并无恶意,但那扑面而来的桀骜与强大的气场还是让她心头发紧,连忙躬身行礼,声音细若蚊蚋:“晚辈幽砚,见……见过大圣。”
谢珩苦笑着对孙悟空拱手:“大圣,您这份‘厚爱’,可真是让谢某受宠若惊。连酆都帝君都未曾收到的请柬,倒让我这小仙官得了,这份人情,谢某怕是难还了。”
“嗐!说这些作甚!”孙悟空浑不在意地摆手,“俺老孙看得顺眼的人不多,你算一个!那劳什子人情,不提也罢!”他性子爽快,最不喜这些虚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