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从前有个忘川郡 > 第196章 龙韬凤略 帝阙争鸣

从前有个忘川郡 第196章 龙韬凤略 帝阙争鸣

作者:行者弈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6 19:05:41

桃源居内,幽光静谧,唯有谢珩指尖仙力流转于卷宗之上的细微声响。骤然间,他眉心微蹙,抬首望向金戈馆方向——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龙气正在那里轰然爆发、激烈碰撞!那并非单一帝王的威严,而是数道截然不同、却皆具君临天下气势的皇道气息在相互冲荡、交织,如同数条真龙于九天之上搏杀风云,引动忘川的灵韵都为之震颤,连窗外永恒的彼岸花海,似乎也在这无形的威压下微微摇曳。

“哇!好厉害的气势!金戈馆那边好多陛下聚在一起!”一个娇嫩却难掩兴奋与蛮横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只见身着杏子红齐胸襦裙、梳着双丫髻的小太平公主,像一只活泼的雀儿般蹦了进来,身后跟着略显无奈、穿着水绿衣裙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先是规规矩矩地对着谢珩行了一礼,声音清脆而持重:“使君安好。公主殿下并非有意打扰,只是感知到金戈馆异动,心生好奇……”她话未说完,太平公主已经几步窜到谢珩案前,小手撑着桌沿,仰起粉雕玉琢的小脸,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谢使君!谢使君!快去看看吧!嬴政陛下、刘彻陛下、世民陛下、匡胤陛下,还有元璋陛下,他们全都聚在金戈馆呢!好像在争论什么,气势可吓人了!一定有大热闹看!”她语速飞快,手舞足蹈,全然忘了礼节。

上官婉儿在一旁轻轻拉了拉太平公主的衣袖,低声道:“公主,使君尚有公务,不可任性。”

太平公主小嘴一撅,正要反驳,谢珩却已放下玉笔,看着眼前这两位因特殊缘由保持着童稚形态的名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他并未直接回应太平公主,而是看向更为沉静的上官婉儿,轻声问道:“婉儿,你也感知到了?想去一观么?”

上官婉儿微微一愣,那双聪慧明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对未知的探究与向往,她看了看满脸期盼的太平公主,又看了看含笑望着自己的谢珩,终究是点了点头,细声应道:“嗯……想见识一下诸位陛下的风采。”

谢珩莞尔,起身整理了一下紫色官袍:“既然如此,便随我前去一观。但需谨记,跟在我身后,静观其变,不可出声打扰,可好?”

“一定一定!”太平公主立刻保证,上官婉儿也郑重颔首。

三人遂离开桃源居,朝着龙气翻涌的金戈馆行去。越是靠近,那股源自不同时代、不同理念的皇道威压便越是清晰可感,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社稷之重与经纬天地的磅礴气息,令人心生敬畏。

步入金戈馆那宏阔的演武大厅,平日里的操练呼喝声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凝而激烈的氛围。大厅中央,并未有沙盘兵演,五位气度恢弘的帝王各自踞坐一方,他们的争论,直接关乎着前世治理江山的根本方略!

居中最显冷峻的,便是那位玄衣纁裳,身姿如岳,目光如同亘古寒渊的秦始皇嬴政。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统**,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法治,乃立国之基。民知法畏法,则国安。赏罚分明,律令清晰,无需赘言。”他的理念核心便是绝对的秩序与铁律,认为清晰严明的法度是维系庞大帝国的唯一准绳。

对面,身着赤黑龙纹袍,眉宇间充满开拓与征服**的汉武帝刘彻,闻言朗声一笑,声如洪钟,霸气凛然:“始皇陛下之法,固能定鼎一时。然,国岂能仅恃律令而久安?朕以为,国威需彰,版图需拓!匈奴扰边,则必击之,直至漠南无王庭!通西域,扬汉帜,使万国知中华之威!守成非帝业,开拓方显雄主本色!”他崇尚的是积极的对外扩张与国威宣扬,认为强大的军事与外交才能奠定不朽功业。

一旁,身着明黄龙袍,面容俊雅却目光深邃如海的唐太宗李世民,微微颔首,语气温和而富有睿智:“始皇立法,武帝拓疆,皆是不世之功。然,治国如烹小鲜,过犹不及。朕尝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者,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每每犯颜直谏,朕虽有时愠怒,然终纳其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劝课农桑,使天下仓廪实,府库充,则四夷自服,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王道。”他更强调君主的自我修养、纳谏的胸怀以及与民休戚的仁政,追求一种内在的、可持续的繁荣与稳定。

穿着锁子甲衬龙袍,面容刚毅、带着草莽豪雄之气的宋太祖赵匡胤,浓眉一扬,声若雷霆:“太宗陛下之仁政,朕亦深知其利!然,朕起于行伍,深知五代乱世,皆因兵强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乃心腹之患!故朕‘杯酒释兵权’,强干弱枝,集权于中枢,建禁军为天下之锐。非朕不欲宽仁,实乃乱世用重典,立国需铁腕!无集中之权柄,何谈长治久安之仁政?”他的施政核心在于解决内部军事威胁,强化中央集权,认为这是实现一切治理目标的前提。

坐在稍外侧,身着褐色布衣,面容沧桑冷峻,目光锐利如鹰的明太祖朱元璋,带着一丝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冷冽与务实,开口便直指核心,言辞犀利如刀:“诸位陛下皆言治国大道,咱朱元璋是个粗人,只认一个死理——百姓吃饱穿暖,江山才能坐得稳!说什么开疆拓土,说什么律法森严,说什么纳谏如流,若底层小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皆是空谈!咱当年亲眼见过元末官吏如何盘剥百姓,豪强如何兼并土地!故咱登基后,严惩贪腐,清查田亩,编制黄册与鱼鳞图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咱知道手段酷烈,被人诟病,但咱不在乎!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这才是最硬的道理!什么王道、霸道,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正道!”他的话语带着浓重的淮右口音,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体认与一种近乎偏执的务实精神,将统治的根基牢牢钉在基层民生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