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楚汉争霸演义 > 第18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登坛拜将定三军

“不好了!萧丞相,韩先生……韩先生他走了!”粮仓小吏的呼喊像一道惊雷劈进议事帐,他浑身沾满尘土,裤脚还挂着草屑,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连礼都顾不上行,瘫跪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此时刘邦正与萧何对着一幅摊开的牛皮舆图议事,案上堆满了户籍竹简,墨迹未干的“流民安置细则”还压着块镇纸,帐外的秋风卷着冷雨敲打着帆布,发出沉闷的声响。萧何手中的羽扇“啪嗒”一声坠在案上,扇柄撞得竹简“哗啦啦”散了半桌,他猛地站起身,素来稳如泰山的身躯竟晃了晃,原本红润的面颊瞬间褪尽血色,连耳尖都泛着青白,瞳孔因极致的震惊而缩成针尖大小。“你再说一遍!”他一步跨到小吏面前,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对方的胳膊,指节用力得泛出青白,几乎要将那粗布衣袖捏碎,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韩都尉何时离的营?往哪个方向去了?可曾留下什么话?”小吏被他捏得痛呼出声,额角渗出冷汗,结结巴巴地回话:“就、就在半个时辰前!属下清点粮仓时见韩先生的寝帐空着,行囊也不见了,急着去问守门卫兵,他们说见韩先生背着长剑,往东边褒河渡口去了,脚步匆匆的,像是怕人追赶!”萧何闻言,连向刘邦躬身告退的功夫都省了,只匆匆丢下一句“大王莫急,臣去追回他”,便大步流星冲出帐外。帐外亲兵见丞相如此失态,连忙牵过那匹日行千里的乌骓马——那是刘邦赏赐的宝马,平日里萧何舍不得轻用,此刻却顾不上怜惜,抓起马鞍旁的草帽往头上一扣,翻身上马时靴底打滑,险些从马背上摔落。“驾!”他扬鞭猛抽马臀,乌骓马吃痛长嘶,四蹄翻飞,卷起的尘土混着雨水溅了萧何一身,朝着褒河方向疾驰而去。此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将秦岭山脉染成一片金红,山间小径崎岖难行,碎石子扎得马蹄“哒哒”作响,两侧的灌木丛带着尖刺,刮得马身“沙沙”直响,在华贵的官袍上划出一道道裂口。萧何伏在马背上,双眼死死盯着前方蜿蜒的山路,风灌进他的衣襟,吹得袍袖猎猎作响,花白的胡须被汗水黏在脸颊上,混着尘土结成硬块,他却连抬手擦拭的功夫都没有。沿途遇到砍柴的樵夫、狩猎的猎户,他都高声喝问:“可见过一个身着粗布短褂、腰悬长剑的青年儒生?约莫三十年纪,面容清瘦,往东边去了!”行至一处山坳,有个樵夫放下柴担指了指下游:“半个时辰前见过!那人走得极快,脚步都带着风,到渡口时还问艄公今晚能不能渡江,看那样子,是急着要出汉中啊!”萧何心中一紧,马鞭挥得更急,乌骓马似也通晓主人心意,四蹄翻飞如腾云驾雾,溅起的泥水打湿了萧何的裤腿,在寒风中冻成硬壳,每走一步都“咔哧”作响。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暮色四合,山间升起薄薄的雾气,远处的褒河泛着粼粼波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在山谷间。就在渡口的青石滩上,萧何终于望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韩信背着一个粗布行囊,腰间长剑的剑鞘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正伫立在江边,望着湍急的河水出神,岸边停着一艘乌篷渡船,艄公正蹲在船头整理缆绳,显然是在等他登船。“韩先生留步!韩先生且慢!”萧何高声呼喊,猛地勒住马缰,马身人立而起,他险些被惯性甩下马背,踉跄着站稳后,不顾双腿发麻,跌跌撞撞地奔上前,胸口因剧烈奔跑而剧烈起伏,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渡口格外清晰,连话都快说不连贯了。

月光如银纱般洒在褒河面上,粼粼波光随着水流轻轻晃动,将韩信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孤寂。他闻声缓缓回头,看清来人时,原本冷硬的眉眼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只见萧何满头白发凌乱地贴在额角,草屑和尘土嵌在发间,往日整洁的官袍被树枝划得满是裂口,肩头还沾着几片枯叶,连平日里最珍视的官帽都不见了,只戴着顶破旧的草帽,活像个赶路的老农夫。韩信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又被一层冷漠覆盖,他转回头,目光重新投向奔腾的河水,声音里带着旅途的疲惫和长久压抑的疏离:“萧丞相何必如此劳师动众?汉王既无心用我,我留在此地,不过是守着一座粮仓终老,与其这般蹉跎岁月,不如另寻明主,或许还能让这身本事不至于埋没。”萧何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掌心的老茧蹭得韩信皮肤发疼,那力道却带着不容挣脱的恳切,他喘着粗气,胸口起伏得像风箱,眼中满是血丝,却亮得惊人:“先生错了!汉王绝非轻视你,只是近日流民涌入南郑,一日便有数千人,既要分田授粮,又要防着疫病,军中还要整顿军纪、打造兵器,他从破晓忙到深夜,连合眼的功夫都没有,实在是无暇细听我举荐你的详情啊!”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卷皱巴巴的竹简,那是韩信先前在粮仓写给萧何的战术札记,边角都被摩挲得发毛,“先生可知,那日你在粮仓与我谈及‘先取三秦,再图中原’之策,我彻夜未眠,把这札记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这分明是兴汉破楚的唯一良策!我已三次向汉王举荐你,前两次他正忙着安抚流民,第三次恰逢军中士卒逃亡,事务繁杂,未能及时召见,绝非有意冷落你!”韩信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轻轻抽回手腕,指尖摩挲着剑柄上的旧痕——那是他在淮阴街头受辱时留下的刻痕,“丞相好意,韩信心领。可三次举荐仍无回音,足以说明我在汉王心中的分量。我韩信虽曾受胯下之辱,却也有文人风骨,能忍一时之困,却不能受一世之轻。守着一座粮仓,纵是把粮草管得再好,又怎能施展胸中抱负?”“若我说,汉王愿拜你为三军大将,总揽兵权,节制诸将呢?”萧何上前一步,声音陡然提高,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他撩起破烂的官袍,就要对着滔滔江水起誓,“先生若信我,随我回南郑。我今日便在汉王面前立誓,若他不授你大将之职,不把虎符、印信尽数交予你,我萧何便解印辞官,与你一同离开南郑,天涯海角,咱们再寻能识英才的明主!”月光下,萧何苍老的面容满是赤诚,花白的胡须在风中抖动,那双眼眸里的坚定,比褒河的磐石还要牢固。韩信望着他,心中的坚冰渐渐裂开一道缝隙——他想起淮阴市井的嘲讽、漂母递来的麦饼,想起西行路上翻越秦岭的艰险,更想起那日在粮仓小屋,萧何捧着他的战术札记,听得入神时连羽扇都忘了摇的模样。那是他平生第一次,被人如此郑重地珍视才华。他沉默了良久,目光落在江面的月光上,良久才缓缓握紧剑柄,剑鞘与掌心的温度相互传递,终于点了点头:“好,我信丞相一次。若汉王真能推心置腹用我,韩信愿以性命相投,助他东出破楚,成就帝业;若只是虚与委蛇,我自会离去,绝不纠缠。”萧何见他应允,紧绷的身躯瞬间松弛下来,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不顾疲惫地拉起他的手:“走!我们连夜回南郑,我这就带先生去见汉王!”亲兵早已将两匹马牵到近前,两人共乘一马,马蹄踏着月光,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顺着褒河往南郑城疾驰而去。那马蹄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也如同一颗石子投进汉家崛起的洪流,激起了千层巨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