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98章 各地局势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第98章 各地局势

作者:文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17

朱由榔心中轻叹一声。

对于负责在朝廷和孙可望间谈判联合,他心中早有人选。

那便是隆武朝权授予的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的杨畏知。

历史上正是他以精准策略促成了南明与大西军的首次实质性联合,成为抗清统一战线的关键纽带。

朱由榔记得原本历史上孙可望率大西军入滇,杨畏知兵败被俘,孙可望惜其才欲招降。

杨畏知不接受“投降”,反而提出“三事原则”作为合作前提,要求孙可望折箭盟誓:

不用张献忠“大西”年号,仍尊明朝正朔;不妄杀百姓;不掳掠妇女。

结果,孙可望全部答应,双方达成“抗清扶明”的初步合作,杨畏知以明朝官员身份留任,协调大西军与云南地方势力的关系。

孙可望入滇后,杨畏知牵头协调孙可望与沐天波的关系,说服沐天波返回昆明。

形成“孙可望掌军、沐天波掌地方教化与土司联络、杨畏知居中调停”的共治格局。

用沐氏世镇云南的合法性为孙可望背书,让孙可望的统治获得地方官绅认可;

同时以孙可望的军力为沐天波提供保护。

后来孙可望想获得南明正式封爵,以确立在大西军内部高于李定国、刘文秀的地位。

永历朝廷忌惮孙可望势力,争论不休。

杨畏知作为孙可望使者,提出折中方案。

拒绝孙可望“秦王”的过高要求,因秦王是朱元璋次子旧爵,异姓不可封,建议封“平辽王”,二字王,既满足封王诉求,又符合明朝礼制;

同时提议封李定国为西宁王、刘文秀为南平王,以平衡大西军内部权力,消除朝廷对孙可望独大的顾虑。

向朝廷陈明“唇亡齿寒”的时局,西南唯滇黔可守,滇黔唯可望可倚,若拒之,彼必自立,朝廷更无立足之地。

最终朝廷初步同意封爵方案,双方正式确立“联明抗清”关系,大西军成为南明抗清的核心力量。

原本朱由榔心中中的最佳人选便是杨畏知。

但奈何,杨畏知之所以能够成为朝廷和孙可望之间的枢纽,从中斡旋。

也是因为孙可望进攻云南,因其兵败被俘后坚守气节的硬骨头,再加上陕西同乡,让孙可望既敬重又信任,称其“先生”而非下属,愿意听其谋划。

若是没有这一层关系在,朱由榔也无法判断,如今的杨畏知,是否还能和历史上一样,能够担起这样的担子。

而面对孙可望进攻云南,朱由榔手中没有足以抵御大西军的力量,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没有任何动静。

按照历史进程,朱由榔目前只需要等到两年后孙可望主动向朝廷请旨封王,那个时候开始谈判即可。

但现在广西已在手中,得趁此机会先解决后方安危,同时解决湖广防线隐患。

根据湖广方面传来的消息,清军孔有德部三王联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大规模南征。

如今已经屯兵岳州。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1647年2月底长沙失守,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溃逃。

随即湘阴陷落,4月衡州失守,4月底常德、攸县等湖南重镇相继沦陷。

8月,永州失守,何腾蛟退至广西全州。

但由于朱由榔穿越而来,提前给堵胤锡密信,令其切勿主动出击,只骚扰前指湖广防线清军。

同时也给何腾蛟下令,命其严密防守长沙等地。

故而如今湖广一地还在于建奴大军相持。

但何腾蛟与堵胤锡不合,若是不解决湖广和二人之间的麻烦,湖广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湖广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长江中游咽喉,连接南北,控扼东西,是南明政权与清廷争夺的核心区域。

朝廷控制湖广,可北攻河南、陕西,东指南京,西连云贵,是抗清斗争的重要战场。

但何腾蛟如今已经形成军阀之实,想要兵不血刃,甚至一纸诏书召回何腾蛟,现在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与大西军的联合必须提上日程,届时西南一地稳定,他须得亲自去一趟湖广,解决这些事情。

“吕卿识人如镜,剖陈四条皆中肯綮。郑逢元既具威仪可慑骄兵,又通西南军务,更难得刚柔并济之才——准卿所奏!”

在朝廷商议如何联合大西军抗清之时。

云南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除阿迷州(今开远)、蒙自(沙定洲老巢)和东川府(土司禄万亿、禄万兆观望)外,几乎全境被控制。

孙可望自称平东王,李定国为安西王,刘文秀为抚南王,艾能奇为定北王,在昆明建立四将军共治体制。

孙可望实际掌握最高权力。

杨畏知在禄丰县狮子口被孙可望击败后,经谈判归降,成为大西军与南明联系的关键桥梁。

黔国公沐天波在孙可望以“为黔国公报仇”名义感召下,从楚雄前往昆明,承认大西军统治,保留部分权力。

大西军与南明旧势力达成默契。

大西军保留永历年号,名义上承认南明正统杨畏知、沐天波等明朝官员继续在政权中任职。

承诺不伤害百姓、不掳掠妇女,这与杨畏知被俘时提出的条件一致。

五月,在朝廷进攻陈邦傅时,孙可望颁布营庄制,将云南府属军民田地,包括沐府、土司、寺庙土地全部收归,设立管庄统一管理。

原土地所有者不再参与管理,仅保留部分收益权,实质是对云南大土地所有制的一次彻底变革。

此举旨在增加军饷、打击地方豪强,为大西军长期统治奠定经济基础。

对云南各少数民族土司采取招抚为主、军事为辅策略对不肯归顺的土司,如东川府禄氏采取军事威慑,对归顺者保留部分自治权。

大西军成功在云南站稳脚跟。

四将军分工明确,孙可望统筹全局,李定国、刘文秀负责军事征讨,艾能奇镇守后方,政权运转高效。

云南成为大西军休养生息的稳固后方。

而杨畏知作为大西军与永历朝廷的联系人,正积极筹备出使桂林。

这段平静的时光极为难得。

朱由榔并未继续在朝会上提出招抚大西军之事。

而是趁着这段时间,开始筹备科举一事,并且在桂林成立大明讲武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