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97章 招抚大西军策略

整个广西的香火劝捐,此次一共得到银钱共计五十七万两。

浔州陈邦傅以及支持陈邦傅的士绅豪强,抄家银钱折合两百三十二万两。

这些银钱全部送进内帑。

其余商铺、田产、宅子等等则归入户部。

两百多万,也能撑个一两年,这些时间足够整个广西的各项改革完成。

况且整个广西之地正在进行的抄家行动还未结束。

据朱由榔估计,整个等抄家行动结束,整个广西的士绅豪强,至少能抄出来一千万两以上的银子。

大明这些年的确穷。

但穷的是朝廷和百姓。

银钱粮食大部分都在官员、以及士绅豪强手中掌控。

等整个广西抄来的银子送到桂林,接下来便是继续扩军。

此番扩军不在局限于桂林一地,而是在整个广西进行新军招募。

这一时期整个广西的人口约两百多万。

若是按照“十丁抽一”的极限征兵比例,理论上可征20到25万人。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这么做。

广西三分之一的人由土司掌控,人口无法有效征调,他们提供的是土司私兵,听调不听宣。

同时需要大量壮丁进行农业生产,否则无人种粮,军队顷刻瓦解。

最重要的则是广西在这一时期并非顶级产粮区,且多为山地。

即便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粮食推广,广西每年的产量量也极为有限。

毕竟如今这一时期可不是后世,粮种经过改良,还有科学种植以及农药、肥料等等。

朱由榔和户部估算,如今广西一地最多能养五万以内数量的战兵。

如今所有事情已经进入正轨,接下的重点则是与大西军联合一事。

朱由榔最为看重的除了大西军如今有大量兵马,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南明战神李定国。

圜殿内气氛凝重,瞿式耜率先开口:“陛下,联孙之议,朝野反对声浪滔天。若强行下旨,恐朝堂动荡。”

秦良玉眉头紧锁:“老臣与张献忠部血战多年,深知其部众凶悍难制。但如今清虏势大,若再与西营为敌,实乃取死之道。”

朱由榔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诸卿的顾虑,朕深知。但诸卿可知,反对最烈的一众臣子,心中真正所想为何?”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他们并非不知联孙的必要,而是不敢担这个骂名。‘联寇’二字,在他们心中重如千钧。既然如此,朕就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朕有三策,诸卿参详参详。”

众人目光灼灼看向这位年轻的皇帝。

“首策,便是分化瓦解。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性格志向各不相同。朕欲分别下诏,给这三人不同之爵位,只是暂时还未确定究竟给他们何等爵位。”

焦琏恍然大悟:“陛下这是要行离间之计?”

“非是离间,而是区别对待。”

朱由榔解释道,“让朝臣看到,朕招安的是‘迷途知返’的义士,而非‘流寇’。同时对三人分别施恩,可免其抱团要挟朝廷。”

瞿式耜沉吟道:“陛下,招抚一事当在名分上做文章。臣建议,诏书中要明确几点:一,西营将士需改用大明旗号;二,各部需接受朝廷派出的监军;三,出兵需经朝廷准许。”

“还要加上一条,”王化澄补充道,“准许他们在收复之地开府设衙,但官员任免需由报朝廷派遣。如此既予其实利,又保朝廷体面。”

秦良玉若有所思:“如此,在朝臣看来,这不是联合,而是收编。”

“最重要的是第三策。”

朱由榔看向众人。

“实利交换。朕可许他们三事:一,云南、贵州两省赋税,三成上缴朝廷,七成留作军资;”

“二,朕可特许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三人,每年可向朝廷荐举他们的子侄在朝廷任官;

“三,朝廷可向他们提供急需的盐铁、布匹。”

焦琏皱眉:“陛下,这是否太过优厚?”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朱由榔坚定地说,“况且,这些实利给的都是他们已占之地。用虚名换实利,用未来换现在,值得。”

张同敞道:“接下来的朝会,臣愿率先出列,不提‘联合’,只言‘招安’。将西营称为‘滇黔义师’,强调其愿归顺王化的诚意。”

“臣可联络几位御史,”瞿式耜道,“让他们上奏,言说云南百姓翘首王师,陛下招安乃是仁义之举。”

秦良玉也道:“老臣可在军方呼应,言明招安西营后,朝廷可集中兵力东征,光复广东。”

“好!”朱由榔最终拍板,“过段时间的朝会便如此安排。记住几个要点:”

“第一,绝口不提‘联合’,只说‘招安’、‘归顺’;

第二,强调西营愿改用大明旗号,接受朝廷节制;

…”

他目光扫过众人:“若有朝臣仍以‘君父之仇’反对,朕便亲自问他,是要守着虚名坐以待毙,还是要务实图强,光复河山?”

联孙之策的大方向已定,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执行环节——遣使。

首辅瞿式耜捋须沉吟:“陛下,出使云南的人选,关乎成败。孙可望枭雄之性,使者既要不辱国体,又要能随机应变。臣思来想去,此人须满足三要:一要官职够高,二要胆识过人,三要通晓军务。”

吕大器击节赞道:“陛下,臣举一人——太常卿郑逢元!”

朱由榔目光落到吕大器身上。

“陛下容禀:”

“其一,官威足以镇场。 郑逢元身为正三品太常卿,孙可望虽然在云南拥兵自重,但表面上还打着为沐天波报仇的旗号。见之必知朝廷重视,不敢怠慢。”

“其二,通晓西南军务。 曾任五省监军道,熟悉滇黔地形军情。谈判时既能识破虚实,又能切中利害。”

“其三,刚柔拿捏得当。 昔年平叛善用剿抚之策,如今执掌羽林兼管礼法。对孙可望这等枭雄,正需如此分寸。”

“其四,人脉扎根西南。 籍贯黔地,与滇中士民声气相通。既可联络沐氏旧部,又能分化西营将吏。”

“当此危局,郑逢元威、智、勇、缘四者兼备,实为不二人选。臣愿以身家性命保举,伏请圣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