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59章 秦良玉来桂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第59章 秦良玉来桂

作者:文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17

给陈邦傅的这封诏书,主要内容是给寂云寺案定性为狂悖逆举,国法难容,占据了道德和法理的绝对制高点。

同时,明确指出陈邦傅有绥靖不力、督察疏忽的责任。这意味着,在法理上,陈邦傅已经处于待罪的被动地位。

诏书之中命陈邦傅抽调手下文臣加入临时衙门,共同处理寂云寺以及香火劝捐一事。

原本他发给皇帝的急递,想通过给皇帝和朝廷施压将张同敞调回去。

但皇帝新下的这道诏书,直接命张同敞担任临时衙门副使。

虽然自己的目的并未达成,朝廷仍旧要处理寂云寺,和继续进行香火劝捐。

但总算有了让步,这个名为钦命广西军务、粮饷、刑名协调会勘衙门相当于双方的缓冲地带。

这是朝廷给他的态度,若是不想和朝廷现在就撕破脸,那么他就得按照朝廷的意思走。

一时间陈邦傅有些犹豫。

思索良久,陈邦傅也没能做出决定,随即便召部下一众官员将领前来议事。

不多时,浔州一众陈邦傅文武官员陆续抵达。

等人到齐后,陈邦傅将皇帝旨意告诉众人,商议接下来该如何做。

总兵姚春登思索片刻沉声道:“公爷,朝廷搞个什么会勘衙门,说白了就是不敢跟咱们动真格!要我说,这就是朝廷退了一步,咱们就该进一步!

要钱?一分没有!他们要是敢硬来,咱的刀也不是吃素的!大不了…”

说到此处,他压低声音:“我等不妨学学左良玉!”

总兵姚春登说罢,监军道顾奕缓缓摇头:“不可!”

众人目光落在顾奕身上。

“姚将军,勇武可嘉,但如此做,怕是会引火烧身。”

随后他看向陈邦傅道:“公爷,皇上此举,已经是退了一步,作为臣子,我等不可眼下最好还是退一步,如此双方不至于立刻撕破脸…”

“怕个甚么!小皇帝还敢与我等开战不成?”

顾奕还未说完,便被总兵姚春登出言打断,顾奕先是一愣,随后眼神之中闪过一抹厌恶与不屑。

“有勇无谋的莽夫!”顾奕心道。

“听顾奕把话说完!”陈邦傅眉头微皱,出言呵斥姚春登。

总兵姚春登缩了缩脖子,闭口不言。

顾奕继续道:“公爷,诸位,若我们断然拒绝,那便是公然抗旨,形同谋逆。届时岂不是给了朝廷出兵讨伐的借口?若皇帝令焦琏、卢鼎等人对我们形成合围。我们便从地方柱石,变成了天下公敌,得不偿失。”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陈增禹忽然问道:“顾大人,朝廷与李成栋一战,虽胜,但也是惨胜,朝廷同样损失惨重,若朝廷派兵来攻,我等一万五千部重难道无法抵挡朝廷大军?”

顾奕摇了摇头:“小公爷,桂林一战,朝廷早已不复从前,皇帝也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皇帝,李成栋部尽皆悍勇兵将,其战力远超朝廷,可桂林城外,朝廷兵力进出,与之野战,竟与李成栋部战了个旗鼓相当,硬生生顶住李成栋部主力攻杀一个时辰。”

“此等战力,诸位我浔州部众若是与李成栋部野战,可能打出如此战果?”

此言一出,方才还在叫嚣的总兵姚春登呼吸一滞。

别人不知道,他作为军中将领,还能不知道浔州士卒是个是什么样子。

除了直属陈邦傅手下的四千余精锐,其余的要是让他们对百姓烧杀抢掠,他们一个个都能嗷嗷叫的冲上去。

但若是面对李成栋部那等战力军队,恐怕第一波冲锋,己方阵型便得溃散。

根本不可能与李成栋部主力野战。

“而根据我方探子传来的消息,皇上除了拿钱给焦琏和卢鼎继续补充京营和桂林卫兵员,同时还重建腾骧左卫,这一点便足以证明,皇上,是有收复河山之决心!”

“焦琏与卢鼎二人英勇善战,且通兵法,朝廷抵达桂林才多久?也不过一月有余,一月时间通过收拢溃兵,招募训练新兵,便能与李成栋部主力一战,若是此刻出兵讨伐,我等真的能守住这浔州城吗?”

顾奕的这番话说完,大堂内一阵寂静。

一众文武包括陈邦傅都明白,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以前的皇帝,这也是为什么陈邦傅面对朱由榔的这封旨意会如此犹豫。

若是朝廷真的派兵讨伐,他也没有把握。

且,李成栋如今被击败退守广东,他若是真的与朝廷撕破脸,只能投降清廷,但他们真的能走出广西吗?

想到此处,陈邦傅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顾先生,依你之见,我等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公爷,这会勘衙就是个扯皮的衙门。朝廷想用它来拖住我们,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也用它来拖住朝廷?”

“我等派几个能言善辩的人去,与他们扯皮。彻底把这潭水彻底搅浑。”

“桂林一战,相必清廷高层也会重点关注皇帝与桂林,届时必然会遣大军主力进攻广西,到了那时,我等进可与朝廷抵御建奴,建功立业,退可…”

顾奕并未说完,但众人心中都明白,他的意思是与清廷联合,剿灭拥立朝廷,届时同样是大功一件。

陈邦傅点点头,但一想到广西士绅又是一阵头疼。

他们现在已经和广西的士绅绑在一起,若是退一步,那些人又该如何安抚。

顾奕看着陈邦傅面色一变再变,心中已然明白陈邦傅的担心。

当即开口道:“公爷,此事我等退一步,广西士绅豪族必然不满。”

陈邦傅也是头疼的点点头。

“不错,届时,若是这些士绅豪族不满,我等该如何?”

“呵呵。”

顾奕冷笑一声。

“公爷,此辈不值一提,他们若是蹬鼻子上脸,公爷可派兵与此辈交涉,他们手中的确有钱粮,但,我等手中有兵,他们若是顺从,一切安好,若是此辈想暗中做什么手脚,我等也可趁此机会收了他们手中所有产业。”

“如此一来,我等将这些产业掌控在手中,日后也不必再受此辈掣肘。”

顾奕话音落下,大堂内,一众文武官员脸上露出笑意。

在这个时代,手里有兵,只要道德底线够低,根本不缺钱粮。

当即陈邦傅拍板决定,按照顾奕的意思参与到朝廷的临时衙门扯皮。

广西各种事务一团乱麻的时候,逃回广东的李成栋,此时也同样焦头烂额。

顺治三年十月,也就是去年1646年,清廷任命佟养甲为两广总督,李成栋为两广提督,二人合军进攻广东。

同年十二月,李成栋攻陷广州,随后佟养甲、李成栋又向肇庆进军,李成栋亲自提兵西进,先占肇庆,再克梧州,进逼桂林,很快广东全境陷落。

之后,佟养甲留在广州,调兵遣将,收取广东全境,李成栋则继续率军追击朱由榔。

李成栋随清军一路南下,在平定广东等地的过程中战功赫赫,但清廷却任命没有多少军队和战功的佟养甲为两广总督,

李成栋仅被任命为两广提督,不仅无权过问地方政务,军事行动上还要接受佟养甲的调度和节制。

两人原先的同僚地位变成了上下级关系,这让心高气傲的李成栋内心极为不满。

李成栋桂林之战惨败,仅带着不到五千兵马返回广东。

佟养甲趁机向清廷高层告状。

清廷考虑到李成栋南下征战有功,且考虑到安抚投降汉臣,故而只是下旨申斥一番,并未处置李成栋。

由于李成栋在桂林的惨败,广东等地百姓得知消息,民心大振,这段时间各地不时有大大小小的起义发生。

李成栋处理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已经焦头烂额,在广东一地招募新兵困难重重。

且佟养甲还在暗中掣肘。

这些日子,李成栋肉眼可见的苍老不少。

此时的李成栋,看着自己最看重的样子李元胤一阵头疼。

自己这个义子明里暗里,不断劝说自己反正归明,可他手中沾满了明朝官员将士以及百姓的鲜血。

他若是反正归明,永历朝廷会接受吗?

明朝的那些文官,他见识过,如此时局下,他们宁愿看着朱明皇室步步败退,最终被灭,也要和农民军打内战。

他们这种原本是农民军出身,随后投降明朝却又再次反叛的人,朝廷会放过他们吗?

“父亲,皇帝陛下在桂林的所作所为有中兴之兆,大明气数未尽,我等毕竟是汉人,而清廷却是异族。”李元胤苦口婆心的劝说。

李成栋面色复杂的看着自己这位仍旧忠心明朝的义子,心中轻叹一声。

在桂林之战前,他是绝对不会考虑反清归明的,但现在他原本坚定的心已经出现动摇。

“元胤,让我想想吧。”

李成栋疲惫的挥了挥手,李元胤见此轻叹一声,行了个礼后转身离去。

不多时,手下前来禀报,陈子壮在南海九江村组织义兵,与朱实莲等官绅联络各地义军,准备与陈邦彦共同攻打广州,其手下人数有数千人。

而陈邦彦在高明一带山区重组反清武装,并会同拥有 2 万余人的农民军首领余龙部联合。

“唉…”

听到这个消息,李成栋长叹一声,立即前往大营,准备应对陈子壮和陈邦彦接下来可能得进攻。

陈子壮和陈邦彦二人的事情也传到广西桂林。

朱由榔此刻坐在圜殿内,看着锦衣卫指挥使赵城送来的密报,心中激动不已。

这二人中,陈子壮目前的官职是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等地军务。

陈邦彦的官职是兵部职方司主事。

根据历史记载,在今年的八月,二人因战略失误,兵力悬殊和叛徒出卖导致城破被俘,最终不屈被杀。

这两人以文韬武略兼具着称。

陈子壮出身官宦世家,长期任职明朝中枢,其能力集中体现为顶层统筹、号召力及气节担当。

其战略规划与协调能力极强,作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他能统筹广东、福建等多省军务。

制定合兵攻广州的核心抗清战略,主动联络陈邦彦、张家玉等义军首领,试图整合分散的抗清力量,形成统一作战体系。

凭借自身官声和家族影响力,他能快速在南海九江村募集数千义兵,还说服海上武装提供 6000 余艘战船。

短时间内组建起水陆结合的抗清队伍,可见其在广东官绅与民众中的威望。

高明城破后,他拒绝清军劝降,即便被押赴刑场仍痛斥清廷。

其生为明臣,死为明鬼的气节,成为当时抗清义士的精神象征,进一步凝聚了抗清士气。

而陈邦彦虽为文人,但更以军事谋略、临场指挥及敌后渗透能力闻名,有岭南孤臣之称。

陈邦彦擅长出奇制胜,曾制定围魏救赵之计,在清军围攻桂林时,率军突袭广州城郊,迫使清军回援,间接解除桂林之围。

进攻广州时,又设伏禺珠洲,以火船突袭清军舰队,焚毁数十艘敌舰,展现出精准的战术预判能力。

陈邦彦深入高明山区重组武装,还成功说服农民军首领余龙2万余人、甘竹滩绿林豪强2000余人归顺。

将零散的民间力量整合成抗清主力,短时间内使麾下人马扩充至两万余人。

清远保卫战时,他率少量兵力坚守孤城,面对清军猛攻多次击退敌军,直至城破仍巷战到底,被俘后始终不屈,其实战韧性与战斗意志在史料中多有赞誉。

这两人的能力极强,未来想要收复河山,这两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故而,朱由榔绝不会看着这两人重蹈历史覆辙,在明年被杀害。

当即朱由榔亲写两封密诏,令锦衣卫派人送到二人手中。

昨完这些事情后,又过了一日。

一则更好的消息传来。

派去四川给忠贞侯秦良玉送信的人回来了。

而且忠贞侯秦良玉带着自己孙子马万年,以及两百余名白杆兵旧部抵达广西。

听到这个消息后,朱由榔大喜。

原本只是希望忠贞侯秦良玉能派遣几位旧部前来协助训练一支山地强军,万万没想到这位七十多岁高龄的忠贞侯,竟然亲自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