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 第13章 筹措钱粮之猛药

思虑片刻,焦琏还是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朱由榔自然明白这些。

他也并没有打算在西南就打造如此一支劲旅。

“焦爱卿,仅仅西南之地确不足以打造如此规模劲旅,尤其西南无足以匹敌建奴骑兵之好马。”

“不过,西南之地却有山地作战基础。”

殿内三位大臣尽皆看向皇帝,要论山地战,莫过于忠贞侯秦良玉的白杆兵。

“莫非陛下是想调忠贞侯来桂林?可忠贞侯如今已年过古稀,加之各地战乱,恐忠贞侯难以抵达桂林。”焦琏说道。

朱由榔摇了摇头。

“自然不是调忠贞侯来桂,不过朕有意派人前往四川请忠贞侯派熟知山地作战和训练良才来桂,协助焦卿训练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精锐。”

朱由榔说完看向三位重臣,他虽然知道这一时期有可能在西南之地训练一支强军,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三位大臣完善。

焦琏思索片刻说到:“此举确实可行,忠贞侯麾下白杆兵来源于四川石砫宣慰司,多为当地的土家族人。他们自幼生活在险峻的武陵山区,极耐艰苦,擅长山地跋涉和野战。”

“而广西狼兵、瑶族、壮族猎户,生长于艰苦环境,民风彪悍,骁勇善战。他们熟悉山地、丛林作战,擅长使用短兵器和埋伏战术。”

“若是钱粮到位,加上忠贞侯派来的训练良才,臣有信心为陛下训练打造一支精通野战强军。”

“至于兵员来源问题,除当上述各族猎户外,还可在广西、贵州招募青壮,以及收拢从其他战场上被清军击溃的明军残部,以及各地自发的抗清武装,如小股农民军、忠明义士等。”

“溃军之中不乏能征善战之兵,只需剔除老弱病残,加以整合。”

“至于忠诚度和纪律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军功、粮饷以及训练,并且严明军纪,赏罚分明,自然可以解决。”

焦琏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殿内几人纷纷点头,此法确实可行。

只是其中牵扯最大的还是钱粮问题。

严起恒察觉到皇帝的目光,心中明白,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钱粮。

没有钱粮,皇帝纵然雄才大略,将军如何善战,一切皆是无根浮萍。

严起恒面色严肃,声音低沉:“陛下,臣有两策可筹措钱粮,只是陛下须如秦孝公信任商鞅之信任臣,方可筹措足够钱粮!”

朱由榔神色郑重,目光灼灼的盯着严起恒,眼神之中尽是信任。

“臣之两策,分短期猛药及中长期财政改革。”

“短期内须筹措足够钱粮用以抵御建奴再次进攻及焦将军启动招募训练新军之用。”

“其一,行劝输鬻爵之非常法,以聚豪室之资。”

“当此乱世,忠义之士与趋利之徒并存。臣请陛下明发谕旨,着臣与部院详议,厘定捐输章程。

凡粤西巨室、富商,能纳粮千石、输银万两者,陛下可钦赐“忠义”、“护国”匾额,或授以散官勋爵;其愿效力者,更可委任如州同知、县丞等低级官职。对此辈,当以皇恩结其心。

然其间必有悭吝守财、罔顾国难者,臣请陛下授臣以权,可遣锦衣卫暗核其家资,明定其助饷之额,喻以利害:国若不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乃半劝半迫,虽非正途,实乃速筹军资之猛药。”

“其二,籍没逆产,追赃助饷,以清奸蠹而实军储。”

“凡有降虏从贼之官员,其田宅、商铺、货殖皆属逆产,理当悉数查抄入官,变价以充军实。

再者,可择一二民愤极大、劣迹斑斑之贪墨旧吏或为富不仁者,罗列其罪,明正典刑,抄没家产。

此举既可大快人心,彰显陛下肃清吏治之志,更能顷刻间得巨万之资。然此法须慎,务必证据确凿,师出有名,只惩首恶,不可滥及,以免人心动荡。”

“其三,专营盐铁,设卡征榷,握利权于朝堂。”

“广西虽非盐产地,然广西乃连接广东与西南腹地之“咽喉”。臣请陛下准臣立“粤西盐铁使”,总揽盐铁专卖。

盐主产自广东沿海,必经广西之地,我当于梧州、桂林设官盐局,官运官销,或发引招商,其利尽归朝廷。

于各水陆隘口设立税卡,对绸缎、药材、铜锡等货殖课以商税。此二项,若能雷厉风行,则月有定饷,可保军需不绝。”

“其四,请旨敕谕丛林,劝纳“护国香火”。

粤西之地,寺观林立,僧道众多。天下梵刹道宫皆受国恩百年积累,田连阡陌,仓廪充实,香火之盛,过于墟市。彼等方外之人,常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今社稷危殆,苍生倒悬,正是其彰显功德、护国佑民之时。

臣恳请陛下颁下恩旨。可宣召各大寺院住持、宫观道长入宫,由陛下亲赐素斋,晓以大义。言明朝廷艰难,王师缺饷,但为保境安民,使佛法道统不堕于胡尘。请其自愿捐纳钱粮,以为“护国香火”之资。

对于捐输踊跃之寺观,陛下可御笔亲书“护国佑民”、“敕建忠义”等匾额颁赐,或加封高僧大德以“国师”、“真人”尊号。如此,则彼等得享殊荣,朝廷得实利,且不伤陛下仁德之名,亦全其方外之体的。此事若行,所得粮米,足可充数月之军需。”

说到此处,严起恒声音转低而愈显凝重。

“至于桂林府城,当行临时户捐之法。请敕令知府衙门依黄册所载户等,上户捐银十五两、中户八两、下户三斗粮,鳏寡孤独者免之。可晓谕士民:今日捐一缕粟,便是明日保一分家,但使王师得饷,则桂林城垣永固。”

“此猛药虽非常例,然社稷倾危之际,正需非常之举。”

“然陛下!以上诸策,皆乃剜肉补疮之权宜,仅可解燃眉之急。若欲根基永固,非行根本之策不可!”

严起恒正待继续谈根本之策,但此时坐在一旁的瞿式耜突然出言打断。

“严大人!我知你为筹军饷,殚精竭虑,此心此志,日月可鉴,我深感敬佩。然则,你这“保城户捐”之策,请恕我万万不能苟同!

他转而面向御座上的朱由榔,深深一揖。

“陛下!严尚书此策,名曰“保城捐”,按户等征收,看似公允,然则施行起来,实则与横征暴敛无异,必将尽失桂林百姓之心!”

朱由榔看向瞿式耜,示意其继续。

严起恒提出的这四项短期搞钱的策略,除保城捐,向桂林老百姓征钱粮之策不会同意之外。

其他四策中他想到除专营盐铁之策外的剩余三策。

原本今天的想法就是先试探这三位重臣的态度,之后准备派马吉翔带锦衣卫去执行,徐啸岳监督。

这个时代老百姓过得已经很苦,他实在下不了手。

但对于富不仁的豪强以及官员寺庙等下手心中则毫无压力。

钱粮大多数都在这些人或势力的手中,若是能将这些人手中的财富积累起来,除了桂林防务所需,自己的新军计划也可以展开。

原本以为自己心中所想会遭到两位文臣的反对。

没想到户部尚书严起恒提出的猛药更狠。

朱由榔再看向严起恒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欣赏。

“不过,严起恒应该知道短期筹措钱粮,不可强制征收百姓钱粮,否则肯定会激起民变,但严起恒将这一条仍然加上是几个意思?”

一瞬间,朱由榔的目光变得狐疑起来。

就在此时,严起恒似是察觉到朱由榔的目光,转头看向朱由榔。

二人目光交汇,朱由榔读懂了严起恒的意思。

“好一个老狐狸!”朱由榔心中暗道。

此时瞿式耜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陛下,严大人,其一,百姓膏血已竭,安能再堪此重负?

陛下居於深宫,或未知民间之惨状。臣终日奔走于城防,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桂林百姓,连年经受战乱、溃兵、徭役之苦,早已是室如悬磬,野无青草。

中户之家,已难得一饱;下户贫民,鬻儿卖女者比比皆是!此时再行“户捐”,即便是劝谕,到了胥吏手中,必定层层加码,鞭扑催逼。这哪里是“捐”,分明是夺其口中之食,活命之粮!我等日日言说为国为民,岂能如此盘剥百姓?

其二,名为“劝捐”,实为强派,必生民怨!

严尚书言“下户贫苦,则可免之”。此话……唉,何其天真!一旦朝廷开了“捐”这个口子,定了章程,那些如狼似虎的差役、亟需钱粮的军汉,岂会区辨谁是上户、谁是下户?

他们必定挨家挨户,敲骨吸髓!最终必然是富者设法转嫁,贫者家破人亡!届时,满城怨声载道,百姓视朝廷如寇仇,视王师如虎狼。陛下,民心若失,我等纵然守住桂林孤城,又有何意义? 岂不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起恒兄! 你只道此举可聚民之财力,却未见其足以催生民变之祸啊!前朝旧事,犹在眼前!杨嗣昌辈为何功败垂成?非兵不利,战不善,实乃失尽民心!我等若效仿之,岂非重蹈覆辙?”

“陛下!臣并非迂腐,亦知无饷则兵溃。然筹饷之道,当有先后,有本末!

为何不先彻查军中空饷、严惩克扣贪墨之军官?

为何不全力清丈那些被豪强隐匿的田亩,迫使其纳粮?

为何不对那些发国难财、囤积居奇的奸商课以重税?

这些事,虽艰难无比,得罪权贵,然却是正道!是将刀口向外的强国之术!

而严尚书此策,却是将刀口向内,对准了最无力反抗、最为困苦的升斗小民!此乃剜肉补疮,疮未补而肉先溃之下下策!臣誓死反对!

臣愿捐出全部家产俸禄以充军资,亦愿率百官节衣缩食,与士卒同甘共苦!然,绝不可再向桂林百姓,加征一文钱、一粒米!

“臣泣血上奏,伏惟陛下圣鉴!”瞿式耜说到激动处,已是老泪纵横,声音哽咽。

“瞿卿平身,卿所言极是!民心乃中兴之本,根基若失,纵有雄兵百万,亦如沙上筑塔。 朕若为一时之军饷,而寒了桂林百姓之心,失了天下人之望,则有何面目自称天子,又有何资格妄谈中兴?”朱由榔适时开口。

“陛下圣明!”

瞿式耜与严起恒二人同时拜倒,只是严起恒嘴角闪过一缕不易察觉的笑意。

“二位爱卿平身,除保城护捐之策外,其余四策,朕会派锦衣卫去做,只是此事还需户部协助,严爱卿之后和户部及内阁议一议,再拿个详细章程出来。”

“猛药之策就这么定了,严爱卿,接下来说一说你的提升赋税与财政改革的中长期策略。”

“陛下圣明,体恤民艰,臣感佩万分。速成并非长久之策,只能解一时之困。”

“然长期获得足够钱粮,那便唯有下定决心,行固本培元、正道征税之法。此法如同良医治病,去疴除根,虽见效稍慢,然一旦成功,则军饷可有源源活水,朝廷根基方可稳固。”

朱由榔与瞿式耜正襟危坐,皆是目光灼灼的盯着严起恒。

“其一,清丈田亩,此乃万世之基,亦今日第一要务!

陛下明鉴!如今并非田亩不足,而是奸猾豪强、不法胥吏上下其手,将十成良田隐匿了七八成!他们或仗功名免赋,或凭权势欺隐,致使朝廷税赋年年短缺。

臣请陛下赐臣一道严旨,简派敢作敢为之御史与户部干员,再由陛下钦点一队忠勇亲军护卫,就从桂林府始,重新丈量土地,逐丘核查,编造新的鱼鳞图册。遇有阻挠清查、隐匿田产者,无论其是何功名、有何倚仗,皆以抗旨论处,严惩不贷,其所隐田产尽数没官变卖!此事虽开罪四方,然却是扩增税基、充盈国库的根本!臣愿亲自主持,为此得罪天下豪强,亦在所不惜!”

“其二,广兴屯田,自给自足,以养战守之气。

眼下桂林周边,荒地甚多,流民亦众。臣以为当军民并举:

军屯,即可令新练之军,于操演之余,划地垦荒,种粮种菜。当年所产,即可补充本军食用,极大减轻朝廷转运之耗。

民屯,招抚流亡百姓,由官府贷予牛、种,鼓励其开垦荒地。并颁下明诏:凡新垦之地,免其三年钱粮,三年之后方许起征。如此,则流民有所归,荒地不复废,数年之后,朝廷便多一稳定税源。

陛下!此二策,皆非旦夕可成之事,处处艰难,必谤议满朝,阻挠四起。然臣深信,此乃中兴正道,别无他途!

臣不敢惜身,唯请陛下赐臣专断之权,并遣一军护持。臣愿立军令状,一年之内,若不能使朝廷粮饷窘境稍有缓解,臣甘愿伏斧钺之诛,以谢陛下!

臣愚钝之言,皆出自肺腑,伏惟陛下圣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