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6章 余波暗流

撰鼎记 第6章 余波暗流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八年 秋九月 漠南 明军撤退途中

塞外的风已带了刃,刮在脸上生疼。枯黄的草原一望无际,唯有明军南返的队伍,如同一条蠕动的巨蟒,在苍茫天地间留下深刻的辙痕。后队辎重车上,满载着此次北征最实在的收获——数以万计掳获的牛羊,这是插向漠南蒙古心肺的一把软刀子,足以让他们在未来数年内恢复不了元气。

真正的杀机,潜藏在这支庞大队伍的末尾。曹变蛟和他的利刃营,如同蛰伏的猎豹,隐在一处背风的丘陵后。人与马皆覆着枯草黄土,呼吸都压得极低,只有目光透过伪装,冰冷冷地锁死北方。

岳托果然不肯甘心。一支千余人的蒙古精骑,如同离弦之箭,蹄声如闷雷,朝着明军后队扑来。他们看见了前方扬起的烟尘,以为断后的不过是疲敝之师,可以任其宰割。

就在骑兵前锋即将掠过丘陵的刹那,曹变蛟动了。没有呐喊,只有手中马刀划破空气的锐响。

“杀!”

死寂的丘陵瞬间活了!黑甲的死神从地底涌出,崇祯五式连发双管手铳在三十步内爆发出令人牙酸的齐鸣,铅弹如同泼水般扫过蒙古骑兵的前排。人喊马嘶间,阵型大乱。利刃营士卒弃铳拔刀,沉默着撞入敌群,刀光闪处,血肉横飞。

战斗短暂而残酷。曹变蛟亲自斩杀了那名冲在最前的蒙古台吉,千余追兵几乎被全歼,只有寥寥数骑带着无尽的恐惧逃回。消息传回,岳托帐内一片死寂,再无人敢提追击之事。明军主力,得以带着战果与威名,安然返回边墙。

同时间 东海 长崎港 大明商馆

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拂着商馆上空那面崭新的日月旗。码头上一片喧嚣,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与日本的银箱、铜料正在进行着不对等的交换。一个面皮白净、眼神活络的年轻太监,身着六品宦官服色,正含笑看着这一切。他便是魏忠贤一手提拔,如今全权负责对日事务的“小李子”——司礼监太监李有德。

“李公公,这月的账目请您过目。”一个倭国通译恭敬地递上账簿,姿态谦卑至极。

李有德随手翻看,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嗯,魏公爷定下的章程,尔等需得用心办差。陛下天恩,许你们开门通商,乃是莫大的恩典,莫要自误。”

“是是是,小人明白。”通译连连躬身。

看着通译退下,李忠贤转身步入内室,关上房门。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玲珑、刻有暗龙的玉牌,用手指细细摩挲着。这玉牌,是当年朱由检刚登基时,亲手赏下的,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文华殿,他用随身的一柄短剑,换来了这枚玉牌和一句“朕要谢你”。

魏忠贤只当他机灵能干,是自己在福建养老后,派往日本延续影响力的得力干将。却不知,这位“小李子”,从来都是陛下的人。他在此地的任务,不仅仅是赚钱,更要监视倭国动向,分化其内部,确保这条新开的财路与战略通道,牢牢握在陛下手中。

西域 叶尔羌汗国 鸦儿看(莎车)

攻占这座绿洲名城已过去月余,李自成站在原本属于叶尔羌贵族的府邸露台上,望着下方略显混乱的街市。他的‘联军’在此获得了宝贵的补给,但也陷入了新的困境。

张献忠对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爱不释手,终日与部下饮酒作乐。老回回马守应则忙于与本地残留的势力周旋。罗刹顾问伊万诺夫和准噶尔使者巴特尔,则不断催促他向下一个目标进军,言辞间充满了对更多战利品的渴望。

军中的气氛也变得复杂。除了原本的老兄弟,如今又加入了被裹挟的流民、投降的叶尔羌士兵、以及一些来历不明的佣兵。在这鱼龙混杂之中,一些微妙的声音开始在某些营地里悄然流传。

一个负责管理粮秣的老兵,在分发食物时,总会对来自陕西的士兵念叨两句:“唉,也不知家里婆娘娃娃咋样了……这西域的馕,总归没咱老家的馍馍香。”

另一个曾在边军待过的教官,在操练间隙,会“无意”间说起当年戚家军抗倭、俞大猷平海寇的旧事,末了总会叹一句:“都是好汉子,可惜了,要是用在正道上,何至于让鞑子猖狂……”

这些话语,如同水滴石穿,悄无声息地浸润着一些人的心田。他们远离故土,在这陌生异域挣扎求存,内心深处对家国的模糊眷恋,被这些看似无意的闲谈悄然勾起。李自成并非没有察觉,但他眼下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叶尔羌汗国可能的报复,以及如何满足罗刹人和准噶尔人那填不满的胃口。内部的这些细微变化,暂时还无法引起他足够的警惕。

紫禁城 乾清宫

朱由检看着来自漠南的捷报和东海贸易的初期汇报,脸上并无太多喜色。漠南之役达到了战略目的,东海开了局,但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

“告诉孙传庭,论功行赏,抚恤伤亡,不得有误。各部撤回后,加紧休整,冬训亦不可松懈。”

“东海那边……”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朱由检心中了然,李有德已经就位。“告诉……负责日本事务的人,稳扎稳打,既要获利,亦要固本。倭人反复,不可不防。”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地图西域那片广袤的区域上。关于李自成部的详细消息,因路途遥远且混乱,传递回来需要时间,且往往语焉不详。但他并不急躁。影卫的棋子已经布下,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时间发酵。他现在要做的,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传旨洪承畴,河西防线,需如铁桶一般。”朱由检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至于西域……暂且静观其变。”

秋日的余晖透过窗棂,映在皇帝年轻却已刻上风霜的脸上。三线烽火的余波尚未平息,更深沉的暗流已在各方势力间涌动。帝国的航船,正行驶在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礁密布的水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