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24章 进子对弈(一)

撰鼎记 第24章 进子对弈(一)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三年五月,沈阳。春日的气息终于艰难地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宫墙根下的积雪化作了涓涓细流,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杨花如雪,开始在微风中飘舞。然而,位于城中心的大政殿内,气氛却与这日渐暖融的春光格格不入,凝重得如同盛夏雷雨前积郁的浓云。

后金大汗皇太极,端坐在以鹿角装饰、铺着虎皮的宝座之上。他身形魁梧,面容沉毅,此刻却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风暴在酝酿。他手中紧攥着一份刚从蒙古草原加急送来的密报,羊皮纸的边缘已被他捏得微微变形,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显得苍白。

密报上的字句,如同根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

其一,大明使团携带大量“礼物”,在察哈尔部受到了林丹汗极其隆重的接待,双方“情谊甚笃”。

其二,明蒙边境新开设了数处大型互市场所,交易规模远超以往。大明获得了大量膘肥体壮的优质战马,而蒙古人则换回了堆积如山的茶叶、布匹、铁锅,甚至还有一些看似精巧,实则可能暗藏玄机的“精巧器物”。

其三,也是让他最无法容忍的一点——他派去接应晋商物资的大贝勒代善,他同父异母的兄长,以及那支五百人的精锐巴牙喇,连同那批足以支撑一场大战的物资,自去年寒冬出发后,竟如同被草原吞噬了一般,再无任何音讯!所有派出去探查的人员,历经数月,带回的线索都若有若无地指向了察哈尔部活动的核心区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对大金威严最**的挑衅!

“砰!”皇太极终于难抑怒火,一拳砸在宝座的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让侍立两侧的侍卫都不由得身形一颤。

“大汗!”性格最为火爆的饶余贝勒阿巴泰率先出列,声音如同洪钟,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林丹汗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忘了当年是如何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如今竟敢公然勾结南蛮,劫杀我大金贝勒,断我财路!此仇不报,我大金还有何颜面统御诸部?蒙古那些墙头草,怕是立刻就要倒向南明了!”

“阿巴泰贝勒说得对!”年轻气盛的贝勒萨哈璘紧跟着站出来,脸上充满了对战争的渴望,“晋商的渠道断了,我们的铁料、火药、药材都捉襟见肘。现在南蛮子又用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收买林丹汗,若让察哈尔凭借大明的补给重新壮大起来,必将成为我们背上的一根毒刺!必须趁其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一举将其歼灭!”

贝勒岳托也沉声附和:“大汗,林丹汗向来以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自居,野心不小。他如今与明朝勾结,绝非只是为了些茶布,其志恐怕在于整合蒙古,与我大金争夺这草原霸主之位!绝不能养虎为患!”

德格类等年轻贝勒更是摩拳擦掌,他们渴望通过战争掠夺财富、人口和奴隶,以此来提升自己在八旗中的地位。

在一片主战的激昂声浪中,一向以稳重着称的贝勒济尔哈朗,眉头紧蹙,出列提醒道:“大汗,诸位贝勒所言皆有道理。林丹汗背信弃义,确实该伐。然而,我们不可不防南面的明朝。宁远、锦州的袁崇焕,绝非易与之辈。我军主力西征,若明军趁虚而入,直捣我辽沈腹地,如之奈何?”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怒火,目光缓缓扫过殿中每一位贝勒、大臣。他将济尔哈朗的担忧听进去了,但这更坚定了他西征的决心。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权威,来获取急需的战略资源,来打破目前某种程度上被明朝封锁的困境。

“济尔哈朗,你的担忧,正是为大局着想。”皇太极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带着一种冰冷的决绝,“然则,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西征!”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羊皮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察哈尔部的位置。

“林丹汗,确如诸位所言,乃疥癣之疾。但如今这疥癣之疾,正与南明的剧毒勾结在了一起!他们交易战马,是在武装我们的敌人;他们断绝商路,是在扼杀我们的命脉;他们劫杀代善,是在践踏我们的尊严!”

他的手指向西移动,划过广袤的蒙古草原。

“蒙古诸部,地广人稀,但其骑士骁勇,来去如风。他们就像草原上的野马,谁能驯服,谁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晋商之路既断,我们就必须打通北上之商道,从蒙古人那里,获取我们需要的牛羊、马匹、皮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收服这些蒙古部落,将他们的人丁编入八旗,将他们的骑兵纳入我们的麾下!这不仅是为了惩罚林丹汗,更是为了斩断明朝一臂,为了我大金的长远生计和霸业!”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看向济尔哈朗、阿济格和多尔衮:“济尔哈朗,你所虑极是!本汗命你与阿济格、多尔衮,统率正白、镶白二旗精锐,再给你留下部分蒙古科尔沁、喀尔喀的附庸兵,给本汗牢牢守住沈阳,盯死宁远、锦州的袁崇焕!记住,你的任务不是主动出击,而是严防死守!若明军有异动,务必将其死死钉在关宁防线,不得使其北上一步,确保我西征大军后路无忧!可能做到?”

“臣弟领旨!定不负大汗重托!”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三人齐声应诺,神色肃然。他们深知肩上的担子沉重。

接着,皇太极的目光投向岳托、萨哈璘、德格类、阿巴泰等主战贝勒,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煽动力:“岳托、萨哈璘、德格类、阿巴泰!还有在座的各位勇士!随本汗亲征,尽起八旗主力!同时,传令科尔沁、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所有依附我大金的蒙古部落,征调他们的精锐骑兵,自带马匹粮草,于六月末抵达沈阳外围集结!”

“此番西征,目标只有一个——察哈尔林丹汗!”皇太极的声音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的心头,“我们要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席卷草原!我们要夺回被劫的物资,我们要为代善贝勒讨还血债!我们要让林丹汗知道,背叛大金的下场!我们要让所有的蒙古人看清楚,谁才是这片草原真正的主人!此战,务求全功,擒杀林丹汗,荡平其部众,将其人口、牛羊、财物,尽数掠来,以壮我大金声威!”

“谨遵大汗之命!踏平察哈尔!扬我大金威!”殿内所有贝勒、将领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对战争和掠夺的渴望。

誓师之后,更具体的谋划在十王亭和皇太极的书房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皇太极并非一勇之夫,他深知此战的关键。

“范先生,宁先生,”他召来汉臣范文程和宁完我,“西征之后,与明朝的边市几乎断绝,如何获取物资,你们有何看法?”

范文程捻须道:“大汗,短期来看,唯有以战养战,从察哈尔和沿途不肯臣服的部落获取。长期而言,需尽快打通与漠北喀尔喀三部乃至更西卫拉特蒙古的贸易路线,同时加紧在辽东鼓励农耕、发展匠作,以求自给。”

宁完我补充:“大汗,此次西征,政治招抚与军事打击需并重。对非察哈尔部的蒙古部落,当以怀柔为主,宣示林丹汗之罪,彰显我大金威德,分化瓦解,避免其拧成一股绳对抗我军。”

皇太极深以为然,下令准备大量印信、赏赐物品,随军携带。

对于蒙古各部的态度,皇太极也心知肚明。最忠诚的当属最早归附的科尔沁部,他们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紧密,利益捆绑最深,是此次西征的重要依靠力量。奥巴台吉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清点人马。

扎鲁特、巴林、敖汉、奈曼等内喀尔喀部落,则在观望与服从之间摇摆。他们既畏惧后金的兵锋,又对林丹汗的“共主”地位心存幻想,同时也担心在后金与明朝的夹缝中难以生存。皇太极的征调令对他们而言是一次站队的选择,最终,在权衡利弊后,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但能出多少力,则要看战场形势。

而更西面的漠北喀尔喀三部(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以及青海的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则基本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场决定漠南蒙古命运的大战。

皇太极将出征日期定在了七月。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是,此时草原上水草最为丰美,利于大军长时间远程机动和马匹保持体力。二则,经过春季的育肥,战马膘肥体壮,正处于一年中体力最巅峰的状态,最适合发起长途奔袭和强力冲锋。三是,秋季将至,若能速战速决,正好可以携大量俘获的牲畜物资返回,以备过冬。若战事迁延,也有足够的时间在就地和周边就食。

整个沈阳,乃至整个后金控制区和附庸蒙古部落,都开始为这场规模空前的西征忙碌起来。刀枪被磨亮,箭矢被补充,战马被精心喂养,粮草被集中调运。一股肃杀之气,取代了短暂的春日暖意,弥漫在辽东大地上。

崇祯三年七月,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及蒙古附庸军,号称十万,自沈阳誓师出发,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滚滚向西,直扑察哈尔部。草原的宁静,被震天的马蹄声彻底打破,一场决定漠南归属的狂飙,就此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