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10章 震慑朝堂

撰鼎记 第10章 震慑朝堂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元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北京城处处飘着祭灶的烟火气,可紫禁城皇极殿前,文武百官在寒风中肃立,不少人官袍下的身躯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刺骨的北风,还是因为即将到来的风暴。

辰时正,钟鼓齐鸣。朱由检身着绛纱袍,头戴乌纱折上巾,缓步登上丹陛。今日他特意不穿龙袍,这身祭祀礼服在肃穆中更显威严。

今日小年,年轻皇帝开口,声音平静中带着寒意,朕本欲与诸卿共话来年农事。可惜啊...他突然将一叠文书重重摔在御案上,有人不让朕过这个安生年!

满殿死寂,只有文书散落的哗啦声格外刺耳。

王承恩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有旨:袁督师及众将士血战护国,功在社稷,特恩准尔等戎装佩剑,入殿觐见”

袁崇焕、曹文诏、曹变蛟、张之极等将领披甲执剑大步进殿,甲胄上还带着战场厮杀的余威。不待行礼,御史罗万爵便迫不及待地出列:

陛下!臣弹劾袁崇焕三大罪!一曰纵敌深入,坐视建奴兵临城下;二曰拥兵不前,延误战机;三曰...

够了!朱由检猛地拍案而起,罗御史好利的嘴!朕来问你,袁督师率关宁铁骑三日奔袭四百里,连破建奴三道防线时,你在何处?关宁将士在焚毁建奴粮草时,你又在何处?你有何面目弹劾袁督师?”

罗万爵闻言畏畏道:“陛下!袁崇焕行军迟缓,致使京畿遭难,这也是事实啊!还有建奴遁走,言传和袁崇焕达成协议,这也是众所共知啊”

“共知?”朱由检冷笑一声,突然抓起案上一封边角磨损的密报掷下丹陛,“那朕就让诸卿也‘共知’一下!王承恩,念!”

王承恩拾起密报,尖细的嗓音念出令人心惊的内容:“...腊月初三擒获建奴细作喇诺昆供称,大汗...皇太极有令,散播流言,务使南朝气量狭小之君疑其大将...若南朝自毁长城,则我大金入主中原可期...若袁崇焕被问罪,许以金银犒赏散谣之人...”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那“气量狭小之君”几字,像一记无形的耳光,抽在不少人脸上。几个原本准备附议的言官悄悄缩回了踏出半步的脚。

朱由检站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罗万爵及其身后几个蠢蠢欲动的言官:“好一个‘人所共知’!尔等读圣贤书,不明兵事,不查实情,人云亦云,竟甘为建奴做喉舌,行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他猛地一拍御案,“这,就是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尔等是要帮着他,来杀朕的袁督师,毁朕的长城吗?!”

罗万爵等人噗通跪倒,面无人色,磕头不止:“臣...臣等愚昧!臣等有罪!”

“愚昧?”朱由检的声音冷得像殿外的寒冰,“朕看是太聪明了!罗万爵,你昨夜收受的那三千两银子,可还烫手?”

罗万爵如遭雷击,瘫软在地。两名锦衣卫无声上前,将他拖出殿外。

不待群臣反应,朱由检已步下丹陛,声音在殿中回荡:

兵部尚书王洽!

臣在!

你来说说,此战伤亡几何?

启奏陛下,京营阵亡一万三千人,伤两万;勇士营阵亡两千,伤八百;关宁军阵亡九百,伤两千...百姓死伤逾五万。

“朕来问你对督战不力,畏战怯战的将领该如何处置”崇祯冷冷的问道

王洽感觉到了一道寒意赶紧回禀:“蓟镇总督刘策、宣大总督张晓,虽未能阻敌于边墙,然亦曾力战...”

“力战?”朱由检猛地打断,声音陡然转厉,“刘策、张晓,坐拥重兵,任由建奴破关而入,荼毒京畿!遵化陷落,总兵赵率教力战殉国,他们却安然无恙!这叫力战?!”他抓起兵部呈上的战报重重摔在地上,“传旨:刘策、张晓,贻误军机,丧师失地,即刻革职拿问,交三法司从重拟罪!赵率教追赠太子太保,谥‘忠烈’,其子授锦衣卫千户!”

这道杀气腾腾的旨意让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分。皇帝环视武将行列,声音沉痛而坚定:

“曹文诏、曹变蛟亲率勇士营以新练之师,血战不退,力保德胜门,赐金帛,擢升一级!”

“张之极、王聘,整顿京营初见成效,临阵不退,各赏银币,记录功勋!”

“李若琏,督率锦衣卫协防城垣,侦缉奸细有功,擢升锦衣卫指挥使”

“袁崇焕,”他看向一直沉默的督师,“洞察虏情,千里驰援,焚敌粮草,力挽狂澜,加太子太保,赏银万两,赐蟒袍!其下将领各有封赏”

封赏完毕,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他思虑已久的决定:“王承恩,传朕旨意,于德胜门外择吉地,敕建‘忠魂塔’,凡为国捐躯之将士,无论官兵,皆录其名姓于塔内,享四时祭祀,永垂不朽!工部负责督造!”

工部尚书南居益与袁崇焕等人一同跪倒,声音哽咽:“臣等,代将士们叩谢陛下天恩!”

户部尚书毕自严!

老臣在!

抚恤如何安排?

阵亡将士家属抚恤银二十两,伤者十两;百姓房屋损毁,每间补贴五两;减免京畿三年钱粮...

皇帝满意地点头,突然转身厉喝:

都听见了吗?这才是为国分忧之臣!可有些人...他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群臣,该算算总账了,王承恩,念!

司礼监太监应声展开文书:

查,户部侍郎周道登,天启六年至今,贪墨漕银十八万七千两...

好个漕银!朱由检一把夺过文书,周道登!你告诉朕,这些银子能养多少将士?能救多少百姓?!

周道登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皇帝的怒火如火山喷发,他一个个点名,一件件罪证掷地有声:

“杨景辰!卖官鬻爵,一个举人五千两,进士两万两,你将朝廷科举当成了你家店铺?!”

“来宗道!把持市舶司,苛索商税,逼良为私,致使海关税银年年短缺,该当何罪?!”

“李国!身为言官风宪,却收受盐商重贿,包庇私盐,两淮盐税三年亏空八十万两,你吞了多少?!”

“施风来!工部河工银也敢伸手,黄河决口的冤魂,夜里可曾入你梦中?!”

“崔呈秀!兵部抚恤银你也敢克扣!辽东前线将士趴冰卧雪苦战建奴,那些个阵亡将士的家属,至今未领到抚恤!你的良心何在?!”

“周延儒!”皇帝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一直低着头的这位内阁重臣身上,“朕的股肱之臣!朕记得天启五年,你在经筵上讲民为贵,社稷次之,讲得声泪俱下。”

说到此处崇祯闭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可实际呢!你贪墨九边军饷,纵容家奴强占民田,收受盐商贿赂三十万两!单是去岁,你通过钱庄洗白的赃银就达八十万两!你在苏州的园子,比朕的御花园还要精巧!最可恨的是,你竟敢扣压军情急报!

说完朱由检把一本账册狠狠的丢了过去。

周延儒闻言瘫软在地,老泪纵横,羞愧难当。

朱由检气愤填胸,声色俱厉:

“还有田尔耕、洛养性!你们都是世家出身,世受皇恩,一个个执掌锦衣卫,却成了拿钱消灾的恶徒!个个纵容家奴,草菅人命,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一个个结党营私,不思忠良”

“宦官涂成辅、王体乾,窥探禁中,交接外臣,贪墨内帑,罪无可赦!”

每一声喝问,都伴随着确凿的罪证被摔下丹陛。被点名的官员瘫倒一片,有人痛哭流涕,有人面如死灰,更有人当场失禁。

他重重坐回龙椅,声音中带着痛心:

漕银、盐税、关税、河工银,甚至连将士的抚恤银,你们都不放过!前线将士在流血,百姓在饿肚子,你们却在家数着沾血的银子!

传旨!将这一干蛀虫革职拿问,抄没家产!三司会审,从重定罪!

锦衣卫应声而入,将面如死灰的官员们拖出大殿。

朱由检环视剩余群臣,语气稍缓:

王承恩,把东西抬上来。

十余口大箱抬进殿中,打开后珠光宝气耀人眼目。

这些,只是从周道登一处别宅搜出的赃物。皇帝抓起一把珍珠,任其从指缝滑落,一颗珍珠,够五口之家一年吃用。这一把,就是五十户百姓一年的口粮!

他重重合上箱盖:

毕自严!

臣在!

着你总理清查事务,给朕一笔一笔算清楚!

臣领旨!

传旨:这些赃物一半充作军饷,一半在城外设粥厂。这个年,总要让百姓吃顿饱饭!

退朝时,已是正午。朱由检独自站在丹陛上,望着空荡的大殿。

王承恩轻声道:皇爷,用膳吧。

朕吃不下。皇帝摇头,告诉御膳房,自今日起朕的膳食减半。前线将士还在饿肚子,朕...惭愧啊!

午门外,抄家的锦衣卫络绎不绝。当百姓听说这些钱财要用来设粥厂、发军饷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欢呼:

皇上圣明!

大明有救了!

欢呼声穿过重重宫墙,传到乾清宫。朱由检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自语:

这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