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37章 血火畿辅

撰鼎记 第37章 血火畿辅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皇太极亲率的六万大清精锐,自八月廿八破独石口后,并未丝毫停顿。按照既定方略,前锋阿济格、硕托如同两柄锋利的尖刀,不顾一切地向南穿插,沿途明军小型堡寨、驿站塘哨被迅速拔除,通讯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岳托、图赖等部随后扩大战果,驱赶溃兵,制造恐慌,整个京北地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

九月初三,清军前锋已兵临延庆州城下。然而,他们遭遇了与以往入塞时截然不同的抵抗。延庆知州率全城军民死守,城头火炮、火铳齐发,虽未能阻止清军绕城而过,却也使其无法轻易获取补给,并付出了些许伤亡。类似的场景在怀来、永宁等地接连上演。孙承宗的“坚壁清野”令得到了坚决执行,各城皆闭门死守,城外可供掳掠的物资大为减少。

更让皇太极隐隐感到不安的,是来自民间的抵抗。九月五日,一支约两百人的清军斥候队,在昌平州境内试图劫掠一个未及完全撤离的大型村落时,竟遭到了村民有组织的伏击。这些村民利用熟悉的地形,以土地、弓箭甚至锄头为武器,悍不畏死地搏杀,虽最终全村壮丁几乎伤亡殆尽,却也留下了二十余具清军尸体,其中还包括一名分得拨什库(护军校)。此事虽小,却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大明百姓,非复昔日任人宰割的羔羊。

“皇上,明人抵抗之烈,出乎意料。我军虽进展神速,但所得粮秣有限,若长久顿兵于坚城之下,恐非良策。”老成持重的劳萨向皇太极进言。

皇太极面沉如水,他望着南方北京城的方向,缓缓道:“朱由检……看来你确实做了不少准备。不过,朕既然来了,岂能空手而回?传令诸军,加快速度,绕过所有顽强抵抗的城池,直逼北京!朕要看看,他那京城,是否也如这些小城一般硬气!”

九月初八,清军主力如汹涌的潮水,掠过昌平,前锋游骑已出现在北京德胜门外十余里处,京师大震。

北京城头,龙旗招展,盔明甲亮。京营将士在孙承宗的调度下,已严阵以待多时。神机营的火炮褪去炮衣,露出森然的炮口。

孙承宗与曹变蛟并肩立于德胜门城楼,望着远方天际线上升起的滚滚烟尘。

“曹将军,看到了吗?豺狼来了。”孙承宗语气平静。

曹变蛟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元辅放心,猎弓已张,只待其靠近。‘利刃’营儿郎,早已饥渴难耐!”

他们的策略很明确:凭借坚城利炮,消耗清军锐气。待其久攻不下,士气受挫,或分兵劫掠之时,便是曹变蛟率领“利刃死士”营出城反击,执行斩首或重创其一部的最佳时机。周遇吉的破阵骠骑营也已抵达密云一带,如同潜行的猛虎,窥伺着侧翼。

皇太极的大军在北京城外扎下连营,旌旗蔽日,气势骇人。然而,面对这座武装到牙齿的巨兽,皇太极没有立刻下令攻城。他深知骑兵的优势在于野战,强攻坚城乃兵家大忌。他在等待,等待明军露出破绽,或是辽东的消息迫使朱由检回援。

京畿战局,一时陷入了诡异的对峙。

与此同时,辽阳城下的血战已持续十余日。明军攻势如潮,但多尔衮守得极稳,罗刹火枪兵与汉八旗炮兵给天雄军和京营造成了巨大伤亡,城墙数次被打开缺口,又都被清军舍生忘死地堵上。

面对坚城和顽敌,朱由检并未一味强令蚁附攻城。他召集卢象升、黄得功等将领,以及随军的工部匠师,商议新策。

“陛下,臣观察良久,辽阳城坚,强攻损失太大。臣有一策,或可奏效。”卢象升指着沙盘上辽阳城墙的一角,“此处墙体曾被我军重炮轰击,内部已有损伤。可命工兵挖掘地道至此,埋设大量火药,炸塌城墙!”

“掘地道爆破?”黄得功眼睛一亮,“此法虽古已有之,但配合我军强大火力掩护,或能出其不意!”

朱由检点头批准:“可!卢卿负责调度兵力,佯攻其他方向,吸引敌军注意。黄卿,你的火炮要打得猛,打得准,压制城头,掩护工兵作业!祖大弼,关宁铁骑扩大巡弋范围,绝不能让沈阳援兵干扰此事!”

明军迅速调整战术。表面上,攻城力度不减,日夜不停,让多尔衮疲于应付。暗地里,精选的工兵夜以继日,从数里外开始挖掘地道,直通辽阳城墙基底。辽阳攻防战进入了更残酷、也更考验智慧的新阶段。

遥远的日本,江户幕府对大明要求挂牌“靖国神厕”的敕令抵触情绪日益加剧。部分激进藩主和浪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九月初,浪人集团在长崎附近悍然袭击了大明水师的巡逻船队。

然而,他们低估了大明水师的战力。俞咨皋与张靖海反应迅速,指挥舰队迎头痛击。装备了改良版火炮和燧发铳的大明水师,以密集而精准的火力,将来犯的十余艘倭船大部击沉,浪人死伤惨重。此战虽小,却彻底暴露了日本方面不甘屈服的野心,也为大明后续可能的征伐提供了口实。

与此同时,遵照朱由检之前的旨意,广州水师一部与郑芝龙派出的部分精锐舰船,携带着大量粮秣、火药等补给物资,抵达登州港。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登莱水师的力量,也为跨海支援辽东任务奠定了基础。

东西两线的战火在燃烧,海疆亦不平静。朱由检稳坐辽阳大营,手握重兵,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要拔除辽沈钉子,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着京畿战局。他知道,与皇太极的这场国运对赌,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大明的韧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胜利的天平,将在最惨烈的消耗与最坚定的意志之间,缓缓倾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