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撰鼎记 > 第10章 砺刃辽东

撰鼎记 第10章 砺刃辽东

作者:鸣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3:52

崇祯九年 秋

秋高气爽,辽西走廊却弥漫着大战将至的凝重。得益于《皇明日报》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朝廷毫不掩饰的备战姿态,前线明军士气并未因之前的失利而低落,反而在一种悲愤与求战交织的情绪中愈发高昂。

锦州、大凌河(虽残破但核心区域经抢修已恢复防御功能)、宁远等坚城,如同嵌入辽东大地的楔子,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京营工兵指导边军,在西式棱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城防技术,构筑了更为复杂的防御体系:加深加宽的外壕、密布的铁蒺藜和陷马坑、错落有致的铳台炮位,以及城墙后方预留的反击通道。来自西山兵器局和遵化钢厂的新式火炮、充足的弹药、以及性能更稳定的崇祯六式燧发铳被优先配发至此。士兵们每日操练不休,熟悉新武器,演练守城、反击战术。

京营总督张之极坐镇宁远,统筹全局。他并未急于寻求与皇太极主力决战,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王聘率领京营精锐与部分关宁骑兵,以塔山、连山为支撑点,构筑了一条坚固的前哨防线,广派夜不收(侦察兵),严密监视清军动向。小规模的摩擦每日都在发生,明军依靠更优的火力和严密的阵型,屡屡击退清军的试探性进攻,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而真正的利刃,则握在曹变蛟手中。他的利刃营化整为零,以百人甚至更小的单位,如同幽灵般活跃在清军控制区的边缘。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猎杀哨骑,而是将目标对准了清军的后勤辎重、传令兵,甚至落单的中低级军官。崇祯六式燧发短铳在近距离内爆发力惊人,精心打造的三棱刺刀见血封喉,改进过的掌心雷更是夜袭和破障的利器。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曹变蛟亲率一队精锐,突袭了清军一个位于小凌河畔的临时粮草转运点。他们行动迅捷如风,杀人放火,将囤积的数千石粮草焚毁一空,并击毙了负责看守的一名甲喇额真,等清军大队人马赶到时,只看到冲天火光和满地狼藉的尸体。曹变蛟等人早已遁入黑暗,不知所踪。

此类袭扰虽不能决定战局,却极大地打击了清军的士气,延缓了其集结和进攻的步伐,让皇太极如芒在背。明军将士则津津乐道于“曹阎王”的赫赫战功,士气大振。

乾清宫内,朱由检审视着来自各方的情报。辽东稳中有进,让他稍感安心。他的目光更多投向了西域和东海。

关于李自成的情报由影卫通过特殊渠道送回,比官方驿报快了近月余。朱由检看着关于李自成整顿内部、罗刹与准噶尔加大援助、以及张献忠等人求战心切的描述,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对侍立一旁的王承恩和李若琏说道,“告诉洪承畴,河西防线保持压力即可,不必过分刺激李自成。另外,可以‘不小心’让一些淘汰的旧式火铳和破损的甲胄,‘流失’到西域,经那些与我们暗通曲款的部落之手,辗转落到李自成手中。”

王承恩楞了一下:“陛下,此乃资敌人,李自成势力越大,东进的念想岂不是更加强烈?”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朱由检神秘的一笑,“一切竟在掌握”

李若琏回禀:“陛下,俞咨皋将军回报,龙江舰队已实现对朝鲜海峡及对马、济州水道的常态化巡航,倭国诸藩船只无不避让。魏公公与李有德在长崎、平户等地推行‘商馆-货栈-工坊’一体模式,进展顺利,尤其对硫磺、铜料的收购卓有成效。只是……倭人表面恭顺,暗地里小动作不断,萨摩藩似乎仍在与荷兰人暗中往来。”

“哼,疥癣之疾,然亦不可不除。”朱由检冷然道,“告诉俞咨皋和张靖海,寻个由头,对萨摩藩进行第二次‘惩戒’。目标,摧毁其所有可用于造船的设施和泊地。至于荷兰人……让郑芝龙派南海舰队的快船南下,与西班牙人‘碰巧’在荷兰人的香料群岛航线上联合演习一番。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鸦儿看(莎车),李自成闯王大营内,气氛热烈而微妙。

在李岩的辅佐下,李自成采纳了“远交近攻,逐步蚕食”的策略。利用叶尔羌汗国内部矛盾以及罗刹、准噶尔或明或暗的支持,闯军在过去数月里,连续攻占了叶尔羌东部数个绿洲城镇,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缴获的财富、吸纳的人口(包括大量技术工匠),使得李自成的实力如同滚雪球般增长,麾下战兵已超过六万,对外号称十万。

张献忠、老回回等将领在连续的胜利中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对李自成和李岩愈发信服。罗刹顾问伊万诺夫和准噶尔使者巴特尔也笑容满面,不断承诺更多的援助,并催促李自成向叶尔羌汗国核心区域或更东方的哈密、敦煌方向进军。

然而,李岩却在一次军事会议后,私下向李自成表达了忧虑:“闯王,连番征战,虽胜,然将士疲敝,新附之众心思各异,亟待整训消化。罗刹人与准噶尔人,所求者无非是我等为其火中取栗,牵制叶尔羌乃至大明。若我等一味猛进,恐成强弩之末,为人所乘。”

李自成深以为然,他并非莽夫,深知根基不稳的隐患。他看向李岩:“军师所言极是。只是……八大王他们求战心切,罗刹人和准噶尔人也催得紧,若按兵不动,只怕内部生变。”

李岩微微一笑,低声道:“闯王,或可效仿古人‘围城打援’之策。我军可做出大举西进,威逼叶尔羌城的姿态,但主力实则隐蔽待机。若叶尔羌派兵来援,则半路击之;若其坚守不出,我军亦可借此机会休整,并震慑四方。如此,既可安抚内部,亦可观望风色。”

李自成眼睛一亮:“好!就依军师之计!”

与朱由检的从容布局相比,盛京城内的皇太极,心情要沉重得多。

辽西明军稳如磐石的防御和曹变蛟利刃营神出鬼没的袭扰,让他预期的趁胜追击、扩大战果的计划严重受挫。明军新式火器的装备速度和威力提升,也超出了他的预料。更让他心烦的是,通过喀尔喀蒙古与罗刹的军火交易,虽然获得了关键的技术和装备,但代价巨大,且运输线漫长,极易受到威胁。上次运来的火炮和炮手损失不小,新的补给迟迟未到。

“大汗,明狗坚守不出,曹变蛟那厮又不断袭扰我军粮道,儿郎们士气有些……不振。”多尔衮面色凝重地汇报。

皇太极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朱由检是想跟朕拼消耗,拼国力!他以为他背后有整个大明,就能耗死我大?”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猛地点在辽东海湾:“既然辽西暂时难下,我们就换个方向!命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贝勒阿巴泰,集结汉军旗及朝鲜水师(被胁迫),准备再次跨海,攻击明国登莱、旅顺一线!朕要让他朱由检首尾不能相顾!”

他又看向更北方,那片广袤而寒冷的土地:“再派使者去见戈洛文,告诉他,只要罗刹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火炮和火铳,并派熟练工匠前来指导,朕可以答应他们,在解决明国之后,黑龙江以北,直至北海(贝加尔湖),皆可划归罗刹!”

为了打破僵局,赢得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皇太极不惜饮鸩止渴,引入更强大的外部力量,甚至准备牺牲更多的土地和利益。他知道这是危险的赌博,但他坚信,只要能摧毁大明,一切代价都是值得的。

辽东的战火并未停歇,反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酝酿。西域的“闯王”在扩张中积蓄着力量,也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