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怒火中烧的汪参政不可置信的立在原地。
高坐主位的顾之衡也收起脸上的小觑。
把物流中心从江陵搬到武昌?
此举若是成了,那江陵府的功绩瞬间就会转到他们武昌府门下。
税收也自然是由他们武昌府支配,而不是江陵府。
江陵县衙从此也就没了底气和他们布政司衙门拍桌子。
再说了,据他所知,这望江镇每年的利润可是在十五万两以上。
这些还是粗略计算的。
要是落地在武昌府,他们布政司衙门就能名正言顺的将手给插进去。
这十五万两每年的利润,他们只需要轻轻挥手,就能从中掏出不少。
经商的乡绅士族,也会因为地点在武昌,会对他们更加尊敬。
若是真的能成,其中的利益多的让人无法想象!
顾衡之心动了!
他这种已经无法升迁的官员还能求什么?
权那是求不到了!求个财让后代无忧,也算是一条不错的路。
他的脸色瞬间转为严肃,认真的对着刘诚说道。
“刘大人可有什么章程?”
一听此言,刘诚就知道事情成一半。坐在椅子上的姿态更自如了一些。
只要能够提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继续听下去。
刘诚就敢保证,他们一定会同意。
毕竟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可是经过事实验证过的。
那望江镇还在那里呢!方言的那篇策论他还记在心里呢!
只要按照方言策论里面的方法来办。
这物流中心哪怕不能打败方言的望江镇,但是也可以对方言造成威胁。剥夺方言在曾培明心中的唯一性。
刘诚坦然自若,手指指向身后的白启明说道。
“这段时间我久居江陵,对望江镇其中的运行模式,也是弄明白了不少。”
“如今白家愿意出资三万两,助我将这武昌码头打造成第二个望江镇。”
“若是再有各位大人相助的话,哪怕不能取代,也能在武昌建立起第二个物流中心。”
一听此言,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白启明的身上。
白启明满头大汗的向前走了一步,拱手对着两人说道。
“刘大人说的没错。我们白家愿意为此肝脑涂地!”
此话一出,汪参政和台上的顾之衡纷纷脸色一变。
这刘诚居然是有备而来!
三万两银子!创造第二个望江镇?
虽说银子不多,但是只要用的好,其规模也可以对望江镇产生不小威胁。
顾衡之抚弄着身前的胡须思虑了一会。
“若是如此,想要打败望江镇,恐怕还是不够啊!”
“如果只是这些,我们恐怕无能为力了!”
顾衡之心中明明有所意动,但还是习惯性的出口贬低一番。
毕竟两边谈判,暴露己方意图,只会让对方的优势更大。
他必须打压一下刘诚的气焰,让他明白,这事情,若是没有他们布政司衙门支持。他们恐怕难以办成。
刘诚不以为意的笑了一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若是商贾在江陵商会那边,再也赚不到钱了呢?”
刘诚的这一句话,终于让顾之衡坐直了身躯。
“刘大人?此话怎讲?”
刘诚面对顾衡之的疑问,脸上那抹高深莫测的笑意愈发明显。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沫,却不饮用,仿佛在品味空气中凝滞的气氛。
“顾大人,汪大人,”
“这长江之上,有户部的钞关,又有漕运的抽检。”
“他们听闻江陵繁华,商贾云集,正有意……在望江镇专设分衙,就近‘服务’往来商船!”
“什么?!”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顾衡之猛地从太师椅上直起身子,汪参政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连站在刘诚身后的白启明都感觉心脏漏跳了一拍!
毒!太毒了!
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打在了江陵商会的命门上!
望江镇为何能吸引天下商贾?
其核心优势就在于“便利”与“成本”!
货物集中于此,交易便捷,省去了四处奔波之苦。而因为其规模效应和方言的经营,物流成本和隐性支出相对较低。
可一旦漕运和户部直接在望江镇门口设立分衙……
货物还没出望江镇,就要面临漕运衙门的盘查!
商贾在镇里面交易,当场就要面临户部的各种苛捐杂税!
各种成本骤然增加!这将吞噬掉商贾手中为数不多的利润!
商人逐利是天性。
当在望江镇交易变得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时,他们还会死守着那里吗?
届时,这些如同候鸟般的商贾和货流,必然会寻找成本更低的集散地!
而提前布局,拥有布政司支持,且承诺提供优惠条件的武昌码头,就将成为最理想的替代者!
刘诚这一手,是要借助官方权势,直接改写游戏规则,从根本上扭曲市场,将江陵商会的根基彻底掏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