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李渊和突厥的小规模冲突无需赘述,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突厥自行退走。
转回博济原战场。
宇文成都快马加鞭,不到二十个时辰,就赶到隋军大营,面见杨林。
“王爷,陛下有旨,令末将前来支援。”
杨林起身走到帅帐中央,接过圣旨扫了一眼,心中已有成数。
拍了拍宇文成都的肩膀,视线落在战甲上沾染的灰尘和血丝遍布的双目,杨林不禁老怀大慰。
“好!好孩子!辛苦贤侄,你先去休息吧。”
“是,末将领命。”
宇文成都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接受了杨林的军令。
杨林原本预计宇文成都会在五日后抵达,最好的估算也是日落之后。如今不过第五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宇文成都已经到达。
这一个白天的时间是怎么抢出来的,杨林沙场宿将,自然有数。
这也是即使和宇文化及有怨,杨林依旧毫不犹豫地称呼宇文成都“贤侄”的原因。
他能感受到宇文成都的一颗赤诚忠心。
这颗心,不容任何人亵渎。哪怕他是靠山王,皇室宗亲,也要予以尊重。
天色大亮,瓦岗军按照几日来的惯例叫阵。
杨林不急不缓,严防死守。
宇文成都的到来,杨林已经有了全盘战略。加上后续源源不断的支援,必胜的信心在杨林心中酝酿。
大日一寸寸上升,众将的影子已经和战马之影融为一体时,一道厚重的脚步声传入杨林耳中,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谁。
“贤侄,你休息的怎么样?”
“王爷放心,已经恢复巅峰状态。”
看着炯炯有神的双目中蕴含的战意,昂扬奋发的气势引而不发,杨林相信宇文成都没有硬撑。
“贤侄此来,是想出战吧。”
“正是!末将既已到来,王爷大可不必如此谨慎。而且,我军的士气也需要恢复。”
杨林深知宇文成都此言有理。经过四日的避战,大军士气确实下滑不少。现在出战,不仅可以恢复士气,还能迷惑瓦岗,让敌军以为宇文成都就是己方的底牌,堪称一举多得。
“好!老夫给你压阵。”
瓦岗大营。
秦叔宝的旧部王猛一把掀开帐帘,快步走到案前。“启禀军师,杨林出战,秦都督已经迎战。单都督要末将告诉军师,宇文成都来了,请秦先生压阵。”
徐茂公起身问道:“确定是宇文成都?你没有看错?”
“杨林身后有很多将领,其中一人手持凤翅镏金镋,身高九尺,着火凤鎏金甲,与宇文成都特征相符,且隋军诸将皆以其为首。”
“好!我们走!”
王猛没有问徐茂公为什么不去请秦先生,跟在军师身侧策马护卫。
来到阵前的那一刻,徐茂公第一眼就看到了隋军中心的那道人影。
不需要言语,也不必通名,只一眼,徐茂公就确定,那是宇文成都。
有些人,注定光彩夺目,照耀世人。
“茂公,你来了,秦兄呢?”
“单兄别急,我来了。”
秦真的声音冷不丁出现在单雄信耳边。回头一看,披甲执刀的秦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中间的战斗。
单雄信也习惯了秦真悄无声息地出现,转身继续和徐茂公叙话。
“雄信,待会宇文成都应该会出战牵制秦兄,届时叔宝缠住杨林,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杀伤隋将,为我军减轻压力!”
“行,我记住了。要不要我换下叔宝?”
“不用!叔宝心中的仇恨,宣泄出来也好。”
单雄信眼皮一跳,“你的意思是,叔宝这次还是报不了仇?”
这话,几乎是明着在问此战瓦岗是不是要败。
“我观杨林的面相,还不到寿终之时。或许......”
单雄信不语,转身盯着战场上杨林的出招,计算自己在场该如何应对。
至于相面算命,徐茂公多年前给单雄信算过,说他命途多舛,寿不长久。可自从学会浩然气后,对于单雄信的命理,却只有“看不清,不应该”六字真言。
铛~铛~铛~
金铁交击之声连绵不绝,秦叔宝双锏舞得密不透风,架住水火囚龙棒的连环重击。
对比前几次交手,已经能打得有来有回。
虽然还是防守居多,但秦叔宝十招之中还是有一两招发起进攻。
哪怕是毫无效果的进攻,但——
进攻就是进攻。
这不仅意味着秦叔宝功力大进,拉近了和仇人的差距,更意味着他实现志向的路上,又近多了一分力量。
二人你来我往,棒落锏起,打得风起云涌,震惊四方。
杨林日渐年老,战力不可逆地出现下滑,却依旧稳稳压制了秦叔宝。
两军大旗之影从黑点开始拉伸,直到第一百二十招,杨林手中的水火囚龙棒猛力一砸,击退将近力竭的秦叔宝。
看着面露不甘的秦叔宝,杨林冷冷一笑,驱动坐骑转身离去。
方才他要下杀手之际,突然感到一阵寒意如芒在背,这才收回杀招,回归本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