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很快过去。
七太保和刘黑闼带领四路隋军骑兵分头出击,绕过博济原战场,直扑博州。
瓦岗军收到消息,徐茂公立即派出程咬金、大刀王君可、樊虎和贾甫顺、史大奈和单冰冰分四路出击。
可惜的是,即使有缴获唐璧军的战马,依旧只能一路派出两千骑兵。
杨林这一招,可谓是掐住了隋军的软肋。
秦叔宝和单雄信要统领大军难以脱身,秦真紧盯杨林,都被锁在了博济原战场。
徐茂公一合计,敌军以博州百姓突破口,那我军就以杨林为突破口。
秦叔宝和单雄信日日叫阵,瓦岗军士卒以杨林本人为圆心,十八代的祖先为半径,以杨林绝嗣的后代为终点,进行全方位立体声打击,声震八方,响彻云霄,誓要逼出杨林。
仅半日,隋军二十余位勇将不堪受辱,披甲出战,然而无论单挑还是群殴,纷纷折戟沉沙。最多的一次,五将围攻单雄信,依旧被金钉枣阳槊打得头破血流,横尸当场。
隋军士气低落到极点,杨林索性放弃进攻,一心防守,任凭外面叫骂不息,死活不出战。
八万大军摆下大阵,依托营盘,守住秦叔宝和单雄信的连番猛攻。
秦真不出手,杨林也不敢露面。
局势就这么僵持住了。
如今的局势,双方都有顾虑。
杨林怕一露头就被秦真强行击杀,大军失去指挥,溃败就在眼前。届时后续支援再来就晚了。
秦真也怕。
正常军阵冲杀还好,可要是如同前次破一字长蛇阵那般屠戮过万,万一激起杨广的反骨,不惜一切代价屠灭博州,到时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非他所愿。
世间是一张大网,网住恩怨情仇,网住人生百态。
每一个节点,都是因果汇聚之处。
网眼的大小,就是自由的归处。
大宗师的网眼,也不过是比常人更大一些。但终究还在网中。
......
七月二十一日,酉时,杨林的信件毫无波折地抵达隋二世杨广案头。
洛阳,皇宫,勤政殿。
依旧是熟悉的殿堂,熟悉的老中青三人。
“皇叔的计划都看了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陛下,围杀一位大宗师,必须慎之又慎,一击必杀!”
“朕当然知道!可瓦岗和杨家,注定不能共存。宁道奇神龙见首不见尾,对我大隋的统治并无太大影响。秦真则不同,瓦岗存在一天,都是对大隋统治根基的动摇。”
杨广很烦躁,秦真和瓦岗,就是挡在他宏图伟业上的绊脚石,有机会他势必要将这块绊脚石搬开,碾碎。
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成都,你怎么说?能不能拿下秦真?”
鎏金火凤甲在身的宇文成都也神色凝重。
“同为大宗师战力,谁强谁弱要打过才知道。但要是想留下一个大宗师的性命,必须要阵法的协助,封锁退路,逼其死战。”
“必要的时候,还要有高手能阻断其退路。”
杨广身为帝王,对于当世顶级高手有所了解,但不多。
还是宇文化及关注各方,更有发言权。
“有资格和大宗师交手之人本就不多,三大宗师中宁道奇行踪飘忽,另外两人更是异族,绝不可用!若要拦截瓦岗秦真,炼气一脉高手,朝中以家父、天刀宋缺、尤老太太和李渊最强。江湖上,则首推阴癸派祝玉妍和石之轩。”
“佛门高手以四大圣僧为尊,但这些和尚的想法实在不可控。”
“军中够资格参与此战的高手,唯有幽州罗艺。还有潼关守将魏文通,兵法娴熟,深谙军阵。”
宇文化及越说越是小声。
尤其是杨广的脸色,黑得像锅底一般。
先帝在世时,开隋九老威压天下,军中人才济济,大宗师销声匿迹,江湖失声。如今新帝继位三年,军中力量竟是凋零至此。唯有宇文成都能挑起大梁。
朝中武将自然不只这些。
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一向与宇文化及不和,虹霓关总兵新文礼则是不愿将妹妹献给宇文化及次子宇文成龙为妾,自然不会举荐。
宇文化及没说的是,自忠孝王伍建章身死,高炯与贺若弼因倚老卖老,逐渐闲置。
韩擒虎在剿灭伍云召之战时放水,被杨广所忌。
越王杨素已于大业二年病逝。
除靠山王杨林,开隋九老最后的三人中,双枪将定彦平早已辞官归隐,不知所踪。
昌平王邱瑞虽在朝中,却低调至极,近乎不理朝政。
而九老中最强的鱼俱罗,正是宇文成都之师。自培养出宇文成都,鱼俱罗深信弟子必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是潜心修身养性,寻求突破。
若要出战,唯有昌平王邱瑞可以出征。
但有杨林坐镇战场,邱瑞的作用就与杨林重叠了。
九老之中,唯有杨林掌握了军阵叠加之法,一人身兼两大军阵,这才得领靠山之王号,位列众王之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