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到激动之处,王伯当不仅喃喃自语,还手舞足蹈。所过之处,毫无阻碍,所有人都迅速让步,生怕惊醒他。
“若是掀起外战,是西域?突厥?还是高句丽?”
“不对,不对!关陇集团势力最强,遍布全国。江南世家集团借大运河北上,势力蔓延至中原。那山东世家集团呢?他们的利益呢?”
“山东?山东?登州?瓦岗?”
“不好!!”
“朝廷的下一步,就是消灭瓦岗。”
王伯当清醒过来,语出惊人。
“我们挡了朝廷的路。不久的将来朝廷一定会集结重兵,意图消灭瓦岗,解放山东世家集团的势力。”
“伯当,此言何意?”
随着王伯当出声解释,徐茂公和魏征的神色愈发凝重。
无论隋二世是不是要发动对外战争。越是心怀抱负的君主,越是无法忍耐瓦岗的存在。
“秦兄,那宇文成都?”
“他到了大宗师,我也无法速胜。何况还有专属骁果军,他依托军阵,我最多不败。”
“这就难了啊。一个杨林我们还能应付,就怕朝廷从各地抽调精兵强将,以多欺少。”
“杨林可能还有隐藏实力。根据祝宗主的情报,开隋九老统率嫡系部队布下军阵时都有大宗师战力,杨林身为靠山王,不可能没有。”
眼见秦真和单雄信你一言我一语,就让己方最高战力被禁,局势朝着最坏的方向而去。徐茂公不由插话进来。
“无妨,从一字长蛇阵的表现来看,遇上真气一脉的武者才能展现大宗师战力。遇上沙场武将,就没有压制实力的效果。”
“就算茂公你说的对,可如今的瓦岗,只有我和叔宝有与杨林一战之力。一旦杨林布下大阵,我们很难有胜算。”
“雄信......你...”
徐茂公无言以对。
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
俗话说一个人知道的秘密才是秘密。生民堂议事的内容虽然没有外泄,但瓦岗备战的氛围还是显露出来。
或许,众人也有意让瓦岗的氛围紧绷起来。
说实话,自从去年击退杨林,瓦岗军再也没有经历战事,都是训练,训练。
渐渐地,各地安插的情报网逐渐传回的消息汇总,瓦岗军开始囤积物资。
杨玄感上任运河总督后,有宇文阀和独孤阀两派官员支持。运河的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除了朝廷承诺下发给民夫家中的钱粮经过层层盘剥,给到百姓家中时只剩一粒米了。
至于隋二世杨广下令修建的恤孤院和敬老院,岂是草民可以享用。各级官员直接收为己用,百姓们的钱粮照收不误。
有了麻叔谋的教训,各方势力联合起来,这些事根本无法传入杨广眼前。
隋二世杨广每日听到的好消息,都是运河疏通了多少里,哪个地方的匪患平定,关陇世家集团和江南世家集团又发生了什么冲突,以及勘定州县边界时查出了多少被世家隐匿的人口和土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切顺利,稳步推进,形势一片大好。
而瓦岗方面收到的消息则是:
南阳朱灿,兵败,遁入山林。
江淮流民首领杜伏威,兵败出海。
河北李子通,战败逃入幽州。
太行山内,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闹出大动静,连破数十座县城,收获无数。却后继无力,回归山林。
兵败,兵败,兵败。
逃遁,逃遁,逃遁。
这才是巅峰大隋治下作乱的下场。
徐茂公日渐不安。
尤其是靠山王杨林率登州水军出海,覆灭海寇,慑服琉球和东瀛两国,平定海疆后。
七月初八,最新消息传来。
山东节度使唐璧起兵三万,兵锋直指瓦岗。
登州水军封锁水路。
杨林近一年训练的五万新军,加上江淮一带调来的五万大军,合计十万,紧随唐璧军之后。
当夜,生民堂,徐茂公召开会议,商议对策。
程咬金、翟让、樊虎等人作为主要战将,秦真为第一战力,听取战略。
会议一开始,魏征神态严肃,定下基调。
“诸位,我们不能一次又一次被隋军攻至瓦岗山下。如今瓦岗治下九城正是生机勃勃之时,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将战火引离。”
“否则,就算我们胜了,九城数十万百姓这一年的生计也足以拖垮我们。”
“难啊,魏兄。”徐茂公身为军师,深知魏征所言有理,也实在是强人所难。
“我军只有四万,还要留下足够的守城军。即使按最低一城五百守军,加上瓦岗本寨,这就是五千人。面对唐璧加上杨林十三万大军,实力相差悬殊。何况朝廷还有源源不断的猛将和大军。”
魏征也明白徐茂公所言不虚。
但他身为政务首席,更清楚一个安定的环境对于治下百姓有多重要。尤其是博州九城刚刚安定一年,经过一次丰收的喜悦。百姓才刚刚建立对瓦岗政权的信任,若是短时间再次经历战火,不利于未来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