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迫,四人都是江湖男儿,又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也不多作儿女情长,迅速分头采取行动。
且说秦真,运起轻功全力赶路,不到三日就赶到雁门关外。
此时的雁门关,还是一片风平浪静。斑驳沧桑的城楼上,守军正无所事事地游荡着。偶尔有一队哨骑从关外归来,带着一些辽人的头颅和抢来的物资。
也有一些小队狼狈地回来,显然是遇到辽军吃了大亏。
边关的日子,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秦真干脆就地闭关,等待时机。
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
卓不凡行动最快,分开后直奔擂鼓山,会合在此等候消息的苏星河,直奔天山而去。而无涯子带着逍遥派武功较弱门人,早已先行离去。
听闻乔峰和秦真的行动计划,逍遥子心急如焚。任他年轻的时候,也是目空一切的人物,也不禁为这两人心惊。
自古起义,成则尸山血海,败,则一切成空。尤其是为王先驱者,少有善终。
然而,这件事却得到了天山童姥的大力支持。不为别的,虽然已经放下和师妹李秋水的恩怨,但能给她找点麻烦,天山童姥很是乐意。
况且,对这个世道,天山童姥早有不满,否则她何必创建收容女子的灵鹫宫。自己隐居深山,收四五徒弟,岂不更符合逍遥真意?
天山童姥忙于闭关融合逍遥派三大神功,有无涯子坐镇,卓不凡主事,九天九部负责行动,不需要多做什么,依旧在西夏境内继续灵鹫宫部众常做的事务就行。
毕竟在这个时代,以灵鹫宫偏向女子的行事风格,她们针对的对象,自然会指向那些身居高位之人,届时西夏朝廷必需抽出力量对付灵鹫宫。
单正的五个儿子和函谷八友一起,负责收养孤儿、传授知识,培养未来的人才,同时壮大逍遥派。
而单正收到五个儿子的消息,老怀大慰。回乡之后,一头扎进水灾影响到的地域。被乔峰一行人梳理过的州府,由于朝廷委派的官员还未到任,秩序越发混乱,各方势力疯狂掠夺,敬献给背后的大佬。
从绝望到希望,又一无所有的百姓们,对朝廷不满、愤恨世道不公者不在少数,且每一日都在以一个惊人的比例激增。
单正本就在当地颇有名望,如今他亲自组织,反抗的意识开始在鲁地村庄发酵,只待时机成熟,必将成为烧毁一切黑暗和污秽的滔天烈焰。
......
乔峰孤身前往幽燕之地。果不其然,大辽国内生乱,在幽燕之地的统治也越发严苛,想来是从此地攫取资源,消减国内矛盾。
家破人亡已不足以形容幽燕之地的百姓,乔峰所过之处,十室九空,靠近边境的小城,更是街市萧条,冷冷清清。
如果秦真来到此地就会明白,数十年后朝廷提出赎买燕云十六州的要求,并非虚妄。或许那个时候,燕云之地已成为荒芜之所,渺无人烟。
乔峰虽不擅练兵,但他从丐帮底层做起,深谙招揽人手之术。在两掌打破一座小城城门之后,乔峰轻松整合周边村落的青壮,重建小城秩序,拉起一支三百人的队伍。
一手粮食、一手主持公道,发自本心全无做作的行为,反而让乔峰得到了百姓发自内心的支持。
短短十日,这座萧瑟的边境无名小城,时隔数年再一次恢复了生机。经过城中上下一致推选,小城改名为希望,青壮护卫队伍命名为护炎军。
生活在两国边境的百姓,最明白世界的残酷。身处这个地域,百姓不能称之为人,而是资源,军功,乃至牲畜、军粮。如今希望之火出现,哪怕力微,他们也要尽自己毕生所能,护住这初生的火苗。
一个月后,乔峰麾下的护炎军猛增至千人,又收服周边两座小城。只是苦于人口不够,而且千人的新军,没有经历过硬仗,还显得非常稚嫩。
......
而过去的半个月,汴京城中天子遇刺的消息,终究还是没有瞒住。
老道和太医院正用尽一切办法,始终无法在保证天子无恙的情况下,驱除其体内的异种真气。
最终,皇后难以控制朝堂,王蔡二相联手,将天子心腹或是贬谪出京,或是明升暗降,就连苏姓官员也被二人以追捕凶手不力的罪名,幽禁在府。
眼看着江山即将倾覆,朝堂党争再起,皇后发了狠,请太医院正和老道将天子唤醒,让其自行选择。
最终,天子放不下手中的权力,选择强行苏醒。
至于代价——
仅剩十年寿命,而已。
苏醒的天子,目之所及,朝堂上无一心腹。面对这些往日的忠臣良将,天子又一次起了杀心。
都说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疯狂的天子以极乐楼造反为由,勾连上朝中不法官员,进行了一波大清洗。不仅轻松将心腹调回,还顺带清理并打击了各个派系,在朝廷上构建起一言堂。
而在知晓黄河两路一十八州的官员还没有委派出京,天子借机发难,收回王蔡二相的部分权柄,分配给心腹苏姓官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