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群中走出一人,手持一奇门兵器,足有六尺长的鹰爪铁杖,探手一伸,就要以一尺长的鹰爪杖头,划过女童的脸颊。
人群中,一些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却没有人发现,低眉垂目的女童,强行压抑着的滔天杀意。
秦真这边,朱辞有意出手,却始终有自知之明,先以目示意征求乔峰和秦真的意见。得到两人的许可,方才冲出。
而王语嫣和段誉就没有那么谨慎了。二人本就心思单纯,最是见不得这种伤害幼女的恶事。一腔热血上涌,毫不顾忌,径直冲上前去。
段誉当先出手,一指点出,习练多日的六脉神剑之少冲剑,激射而出,鹰爪铁杖杖头受此一击,当即折断,“咣当”掉在地上。
手持铁杖的那人,只觉手中铁杖一松,待反应过来,已被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一道掌力击中,掉落在高台之下。
变故乍起,乌老大反应迅速,抽刀就砍。三人齐使凌波微步,一时间,高台之上人影重重,变幻莫测。人群中桑土公、红娘子、书生共五六位高手齐齐出手,兔起鹘落之间,已是数次变换身位,却依旧无法捕捉到敌人的身影。
“来人!点火!!”
应喏声四起,随后十数支火把齐齐点燃,以人传人,以点传点,不消片刻,燃起近百只火把、数十堆篝火,照的场间一阵大亮。
这时,众人才发现,卓不凡长剑在手,已是逼停了这些不速之客。
高台中央,一男两女呈品字形站位,将那个女童围在中间。
卓不凡不愧是一行人中武功最高之人,瞬间抓住女童没有武功的弱点,将攻击的焦点指向她,逼迫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不速之客停下脚步。
话不投机半句多,眼看敌人不过是三个年轻人,想来是哪家初出茅庐的小辈,乌老大等人也不废话,走出三人分别对付段家三兄妹,也算是照顾晚辈。
其中,卓不凡对上段誉,书生对上王语嫣,乌老大对上朱辞。
卓不凡号称剑神,自然不是浪得虚名。手中长剑随手一挥,就是常人难得一见的精妙剑式。加上手中神兵加持,战力非凡。
段誉则从未学过剑法,唯一的依仗,就是六脉神剑。
少商剑,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
商阳剑,巧妙灵活,难以捉摸。
中冲剑,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关冲剑,以拙滞古朴取胜。
少冲剑,轻灵迅速。
少泽剑,忽来忽去,变化精微。
六脉神剑,并无招式之别,本质上是六种性质的剑气。若是天赋异禀之辈,甚至可以领悟出六种剑意,融合出自身独特的剑道。
为了打磨一身内力,段誉如今,已逐渐习惯以一路剑法应敌。
卓不凡剑法不凡,但段誉毕竟见识过大轮明王鸠摩智天龙寺一战的大场面,当即发挥自身优势,以轻灵迅速的少冲剑,配合缥缈莫测的身法,和卓不凡对攻。
二人互有攻守。
段誉强在有攻击距离优势,但内力外放,总有衰弱,这一点,即使六脉神剑的剑气也不例外。加上身后的两个妹妹和女童,段誉也不敢拉开太远的距离。而卓不凡手持长剑,三尺剑芒挥出,身周九尺之地,尽在打击范围。看到对方的无形剑气,也是深受启发,刻意放缓攻势,专心感受这种奇特的剑法。
因此,不过片刻功夫,二人已是一前一后,在场上开启追逐战。
段誉边战边退,始终保持安全距离,无形内力激射而出,落点却只在卓不凡四肢,并无取其性命之意。这一点,旁观的乔峰和秦真明白。剑法造诣不凡的卓不凡,更为清楚。
卓不凡深山苦练三十年,内力深厚,剑法自带一股凛然寒意。见对手没有杀人之心,也略微放下戒备,改杀剑为困剑,意图生擒面前携美同行的公子哥,逼问神秘剑法。
书生作为谋主,甚少出手,偶有出手,也是以招式称雄,不以内力见长。他的对手,恰恰是武学宝典王语嫣。这两人的比斗,也最有观赏性。
两人你一招我一式,也不拉开距离,就在数丈方圆之地,你来我往,和谐得不似生死厮杀,更像切磋比斗。
在场下众人看来,前二十招的比斗是这样的。
书生出一招,对面的白衣女子抬眸一观,手到剑到,轻松打断书生的招式,并攻向其破绽,逼迫书生变招。
于是,书生再变招,女子再破招。就这么你出招,我破招...战斗极具观赏性,就是简单得像是师父打徒弟。
二十招后,书生深知继续下去,败局已定。于是一咬牙,使出从未示人的绝学剑法,手腕一抖,攻势加快,试图以快攻,拿下对面的诡异对手。
然后,形势更诡异了。
那女子步法神妙,避开书生剑式之余,抬手一挥,使出的招式,竟是和对面的书生一模一样。
他追,她逃,他继续追,她继续逃。
他穷追不舍,她依葫芦画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