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撤离青石镇后的第三个月,深秋的寒意渐渐笼罩小镇。林记铁匠铺的炉火虽已重新燃起,“叮叮当当” 的打铁声却比以往轻了许多 —— 林建业和林卫国父子心里都清楚,日军只是暂时离开,镇上还留有他们的眼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可就在这样的紧张氛围里,一个秘密任务,悄然落在了林卫国肩上。
这天深夜,林卫国刚帮父亲收拾好铺子里的工具,就听到后院传来轻微的响动。他握紧腰间的匕首,悄悄绕到后院,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是镇上抗日救亡宣传队的老张,几个月前两人还一起在县城贴过抗日传单。老张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衫,脸上带着伤,见到林卫国,连忙压低声音:“卫国,我找你爹有急事,事关抗日游击队的安危。”
林卫国连忙把老张领进屋里,叫醒了已经睡下的林建业。老张喝了口热水,才急促地说道:“游击队最近缴获了一批日军的枪支,可不少零件都坏了,急需修补;另外,还需要一批简易的手榴弹引信零件,要是没有这些,枪支和手榴弹都用不了。日军查得严,镇上只有你们家的铁匠铺有能力打造这些零件,所以我冒险来求你们帮忙。”
林建业沉默了 —— 打造武器零件,一旦被日军发现,不仅全家会遭殃,整个青石镇的乡亲都可能受到牵连。可他看着老张焦急的眼神,又想起日军在镇上烧杀抢掠的场景,心里的天平渐渐倾向了民族大义。“老张,你放心,这个忙我们帮。” 他顿了顿,看向身边的林卫国,“只是白天日军的眼线在镇上巡查,只能晚上偷偷打造,卫国,你年轻,眼神好,这事就交给你负责,我给你打下手。”
林卫国立刻挺直身子,坚定地说:“爹,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绝不让日军发现!”
从那天起,林记铁匠铺的夜晚,多了一丝隐秘的忙碌。为了不引起怀疑,父子俩白天像往常一样打制农具,把打造武器零件的工具和材料藏在地窖深处;一到深夜,就悄悄点燃炉火,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工作。
打造武器零件,比打制农具难得多 —— 枪支零件要求精度极高,差一丝一毫都用不了;手榴弹引信零件更是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林卫国拿着老张带来的零件样品,反复琢磨,先用废铁练习打造,直到每一个尺寸都精准无误,才敢用优质的熟铁正式打造。
林建业则负责控制炉火的温度,还特意把铺子里的风箱换成了手动的小风箱,这样既能保证炉火的温度,又能减少动静。王氏知道了这件事,也主动承担起放哨的任务,每晚坐在院子里缝补衣服,一旦听到镇上有动静,就立刻敲响屋里的铜盆示警。
有一次,林卫国正在打造手榴弹引信的弹簧零件,突然听到王氏敲响了铜盆。他立刻熄灭炉火,和父亲一起把零件、工具藏进地窖,还在地上洒了些水,掩盖炉火的痕迹。没过多久,就听到镇上传来日军的脚步声和狗叫声 —— 原来是日军的巡逻队深夜巡查,幸好王氏及时示警,才没被发现。
巡逻队走后,林卫国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继续回到铺子里工作。林建业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心里既骄傲又心疼:“卫国,要是觉得累,就歇会儿,别硬撑。”
林卫国摇了摇头,手里的锤子没有停下:“爹,游击队还等着用这些零件打日军呢,我不能歇。多打造一个零件,游击队就多一分胜算,乡亲们就多一分安全。”
打造零件需要的材料,很快就不够了。林卫国不敢去县城买,怕引起日军的怀疑,只能悄悄联系老张,让他从游击队那边运来;打造好的零件,也由老张每隔几天深夜来取,再偷偷送到游击队的驻地。每次送零件,林卫国都会把零件用油纸包好,藏在装满蔬菜的篮子底部,确保万无一失。
有一次,老张来取零件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游击队用你们打造的零件修好了枪支,还组装了一批手榴弹,昨天在邻县打了个胜仗,缴获了日军不少物资!战士们都让我谢谢你们父子俩,说你们是游击队的‘幕后英雄’!”
林卫国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看着手里的铁锤,突然觉得,这把原本用来打制农具的铁锤,此刻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 它不仅能守护家族,还能为抗日出力,为国家出力。
可危险,很快就再次降临。日军发现游击队的武器突然多了起来,怀疑是镇上的铁匠铺在暗中支援,便加强了对铁匠铺的巡查,还派了一个汉奸来盯着林记铁匠铺。这个汉奸是镇上的混混李四,以前常来铁匠铺赊账,被林建业拒绝过,如今投靠了日军,正好趁机报复。
李四每天都来铁匠铺转悠,东看看西摸摸,还故意问林卫国:“卫国,最近晚上总听到你们铺子里有动静,是不是在偷偷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啊?”
林卫国心里一紧,表面却装作镇定:“李叔,您说笑了。晚上只是在收拾工具,哪能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您也知道,日军刚走,我们得小心点,别让人偷了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