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半山坡上新播种的棉花苗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蔫头耷脑,急需水分的滋润。
林小薇正组织着妇女和半大的孩子们,用木桶从山脚下的溪流里一桶一桶地提水,再小心翼翼地浇灌在每一株棉苗的根部。
汗水顺着她们的脸颊滑落,滴在干渴的土地上,瞬间蒸发。
看着大家如此辛苦,效率却不高,林小薇眉头紧锁,心里盘算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人力终究有限。
就在这时,老村长拄着拐棍,沿着新开出的小路慢慢走了过来,花白的眉毛也因这暑气而拧着。
“薇丫头,忙着呢?”
“村长爷爷,您怎么来了?这大热天的,您快找个阴凉地方歇歇。”林小薇连忙迎上去。
老村长摆摆手,目光扫过正在艰难运水的人群,又望向远处初具规模的建房工地,沉吟了一下说道:“薇丫头,我过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建房的事。你那个围房的设计,老头子我琢磨了好几天,觉得大体上非常好,就是有一点,可能欠考虑了。”
“哦?村长爷爷您快请讲!”林小薇立刻虚心求教。
“薇丫头啊,你什么都考虑周全了,住的地方,做饭的地方,养牲口的地方……唯独忘了最要紧的一样——水井啊!”
老村长用拐棍轻轻点着地面,“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将来还要养牲畜,一天得用多少水?”
“你计划把厨房放在中间层,堂屋放在最里层,那水井打在哪里?打在围楼中间层,地方不够,打在围楼外面,取水又不方便,也不安全。”
我想着,不如把水井直接打在围楼最里层的正中央!
这样,井就在院子当中,在把堂屋设在中间层,厨房设计在最里层。这样四周的厨房取水方便,大家日常用水也方便。你看怎么样?”
“哎呀!” 林小薇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又是惭愧又是钦佩的神情,“村长爷爷!您说得太对了!我怎么就把这最基本、最重要的水井给忘了呢!真是……多谢您老提醒!姜还是老的辣,这话一点没错!”
她心中一阵后怕,若不是村长爷爷经验丰富,考虑周全,等房子框架完全定下来再改,可就麻烦大了。
事不宜迟,林小薇立刻小跑着找到正在指挥立房架的大堂哥林大川和木匠林子深,将村长的建议和自己的疏忽说了一遍。
两人也是恍然大悟,连连称是,庆幸发现得早,立刻着手调整内部布局规划,将核心区域预留出来给未来的水井。
解决了建房的一个潜在隐患,林小薇的心思又回到了棉花地的浇水难题上。
看着大家顶着烈日,步履蹒跚地往返于山坡与溪流之间,她吃饭都不香了,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思考着引水上山的方法。
娘亲苏荷看着女儿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关切地问:“小薇,你这几天是怎么了?魂不守舍的,饭也吃不下。”
林小薇叹了口气,用树枝指着地上的简图:“娘,我在想怎么给棉花地浇水。这样靠人提着太累了,我想把山下的水引到山上来。”
苏荷一听,失笑道:“傻孩子,你是不是热糊涂了?”
“娘只听说过‘水往低处流’,哪有水自己往高处走的道理?除非你是龙王爷,能呼风唤雨。”
“水往低处流”林小薇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像是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
“哈哈哈!对啊!水往低处流!娘,您太聪明了!我有办法了!哈哈哈!”
林小薇猛地跳起来,抱着苏荷高兴地转了个圈,把苏荷弄得莫名其妙,直念叨“这孩子,想水想魔怔了?”
林小薇却没有疯,她瞬间想明白了关键:既然水不能自己上山,那我们就去找比棉花地更高的水源!从高处引水,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不就能实现自流灌溉了吗?
她立刻找到爹爹林大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爹!我们不用费力把山下的水弄上来,我们可以去山上找更高的水源!只要找到山泉水或者溪流的源头,从那里挖沟开渠,把水引到咱们的棉花地,水自己就能流下来浇地了!”
林大山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这个法子好!还是我闺女脑子活络!走,爹这就带你上山找水源去!”
他立刻叫上了经验丰富、脚力好的林大河和林大金两位叔叔,四人带上柴刀、锄头和几个竹筒,沿着建房工地上方的山坡,向林木更茂密的高处攀去。
山路崎岖,植被茂密,爬了约莫半个时辰,众人都有些气喘。
就在这时,林小薇被旁边一株不起眼的小树吸引了目光。那树上结满了圆圆的、青绿色的果实。
她好奇地摘下一个,捏在手里仔细一看,心脏猛地一跳——这竟然是——油桐!
“爹!大河叔,大金叔!你们快看这是什么?”林小薇兴奋地举起手中的果实。
林大山凑近一看,脸色微变,急忙道:“小薇,快扔了!这是油桐子,有毒!不能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