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银窟龙虎斗 > 第229章 数字人民币的"乡味"

沪上银窟龙虎斗 第229章 数字人民币的"乡味"

作者:凌尘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12:42:28

2028年春节,浙江安吉的乡村集市像口沸腾的大锅。

沈逸风裹着件藏青棉袄,挤在卖糖画和炸油墩子的摊子间。

竹篾蒸笼腾起的白雾里,他看见卖年糕的陈大娘正踮脚够晾衣绳上的收款码——红底黄字的“数字人民币”标识被风吹得晃,下面压着张手写的“支持扫码,找零方便”。

“大娘,今儿生意好啊?”沈逸风凑过去,鼻尖沾了点糯米香。

陈大娘转身,围裙兜着半袋硬币,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个不停:“好啥哟!以前收现金怕假钞,找零要数半天。现在年轻人举着手机‘滴’一声,钱直接进账,连找零都不用备!”

她点开微信,给沈逸风看收款记录,“您瞧,今早不到一小时,三十单!这数字人民币,比存银行还方便!”

集市角落的村头小店更热闹。

五十来岁的王老板擦着柜台,玻璃展柜里摆着新到的春联和福字。

他指着收银台上的二维码牌:“我这小店,从前游客用现金,我得跑镇里银行存,来回半小时。现在好了,外地游客用数字钱包,钱直接进我农商行账户,连跨行手续费都免了!”

他翻出记账本,指节敲着纸页,“您看,上月靠数字人民币收了八千多,比前年同期翻番!”

沈逸风没接话,目光扫过小店墙上的“助农服务点”标识。

这是他推动的“数字人民币下乡”工程的一部分——在每个行政村设服务点,教村民用数字钱包,帮商户开通收款功能。

农商行李经理跟在他身后,翻着最新的统计报表:“沈老,试点三个月,咱们县数字人民币交易笔数月增300%,假钞投诉直接归零。更奇的是,好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用数字红包给家里打钱,老人手机一响,钱就到账,连银行都不用跑。”

中午,沈逸风在村支书家吃土鸡汤。

老支书端着粗瓷碗,碗沿沾着油星子:“逸风啊,你那数字人民币,真是给咱村添了新味儿。前儿我家小子从上海寄钱,我点开手机,‘叮’一声就到账了。我跟他说,这钱比你寄的腊肠还香!”

沈逸风笑了,夹了块粉蒸肉:“这才是金融该有的样子——不是高楼大厦里的数字游戏,是能让老乡数着手机到账提醒,笑出褶子的实在劲儿。”

他想起三年前整治影子银行时,那些被骗老人的眼泪;想起推动普惠金融时,张阿姨拿到贷款后给孩子买的新书包。

金融的温度,不就藏在这些“方便”“踏实”“不用跑”的小事里吗?

下午,沈逸风跟着李经理去镇里的数字人民币推广点。

几个留守妇女围在桌前,志愿者手把手教她们下载数字钱包。

“阿姨,您把身份证放这儿,人脸识别一下……对,这样就开通了!”穿红棉袄的姑娘举着手机,屏幕上跳出“开通成功”的提示。

“我能给孙子发红包不?”戴银镯子的老太太问。

“能!您存点钱进去,选‘亲情付’,输入孙子手机号,他手机一响就有!”志愿者笑着演示。

老太太眯眼笑:“那我今晚就给我那小崽子发压岁钱!省得他嫌我寄的现金土气!”

回程车上,沈逸风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油菜花田。

手机震动,是陈大娘发来的语音:“沈领导,我今儿收了五百块数字人民币!我孙子说,这叫‘数字年味儿’!”

语音里带着乡音,尾音翘得像春芽。

他摸出兜里的磨旧笔记本——封皮是当年在信用社工作时发的,边角磨得发毛。

翻到最后一页,是他手写的:“金融普惠,不是数字,是温度。”

字迹被茶水洇过,却依然清晰。

暮色渐浓时,沈逸风站在村口老槐树下。

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孩子们举着数字红包跑过,手机屏幕的蓝光映着他们红扑扑的脸。

他知道,这一年的“乡味”,比往年更浓——那是数字人民币的甜,是老乡们踏实的笑,是中国金融最本真的模样。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沪上银窟龙虎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