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厂长办公室出来,何雨柱感觉脚下生风。
李副部长的肯定,杨厂长的全力支持,这“以市场换技术”的尚方宝剑,算是拿到手了。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宏伟蓝图,恨不得立刻就将那份惊天动地的报告写出来,拍在所有人的桌子上。
技术革新办公室的牌子崭新,在走廊的阳光下甚至有些晃眼。
何雨柱推门而入,脸上的笑容却在下一秒凝固了。
原本空旷的办公室里,多了三个人。
左边靠窗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头,正捧着个大茶缸,优哉游哉地看报纸,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中间一个,体型微胖,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肚子上,闭目养神,仿佛入定老僧。
右边一个稍年轻些,五十出头,正拿着个指甲刀,专心致志地修剪着指甲,发出“咔哒、咔哒”的细微声响。
整个办公室弥漫着一股陈旧、安逸、混吃等死的暮气。
何雨柱的眉头拧了起来。
他知道这几位的“大名”。
看报纸的叫王富贵,人事科的老干事,再有两年就退休了,平生最擅长的就是打太极。
闭目养神的叫李卫东,以前是车间副主任,因为搞生产出了点小纰漏,被撸了下来,从此心灰意冷,万事不沾身。
剪指甲的叫孙胜利,厂办的老油条,最会的就是写八股文章,假大空的话一套一套的,就是不干实事。
杨厂长这是给他送了三个“活宝”过来。
美其名曰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辅佐他工作,实际上,何雨柱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厂里某些人安插进来的眼睛和绊脚石。
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年轻人别太气盛,这厂里终究是讲资历讲规矩的。
何雨柱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将公文包往自己桌上“啪”的一放。
三个人被这声响惊动,这才懒洋洋地抬起头。
“哟,何主任来了?”孙胜利收起指甲刀,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招呼。
“嗯。”何雨柱拉开椅子坐下,直接开门见山,“人到齐了正好,开个短会。”
王富贵慢悠悠地折好报纸,李卫东也睁开了眼。
三双眼睛看着何雨柱,等着他的下文。
“部里的李副部长今天来过了,给我们技改办下达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何雨柱目光扫过三人,“我们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份关于‘以市场换技术’,与外商合资建厂的可行性报告。”
“什么?”孙胜利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合……合资建厂?”王富贵的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
李卫东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也满是惊骇。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跟资本家搞到一块儿去?这何主任的胆子是铁打的吗?
“何主任,这个……这个事情是不是太大了点?”孙胜利结结巴巴地开口了,“兹事体大,咱们是不是得先跟厂里各个部门通个气,学习一下相关文件精神?”
“对对对,”王富贵赶紧附和,“而且,要写报告,总得有资料吧?关于外商的资料,国内政策的资料,我们两眼一抹黑,怎么写啊?这得去部里、市里跑档案吧?一来一回,没个十天半个月下不来。”
李卫东慢悠悠地开了口,总结道:“这事,得从长计议。”
一套经典的“拖字诀”行云流水,配合得天衣无缝。
何雨柱看着这三位“老戏骨”的表演,气笑了。
他要是跟着这几位的节奏走,别说一个月,一年也别想把报告的封面弄出来。
“行,我明白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突然站起身。
三个人都是一愣。
这就明白了?不跟我们掰扯掰扯了?
只见何雨柱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转身就往外走。
“何主任,您这是?”
“我去趟厂长办公室。”何雨柱头也不回。
三个人面面相觑,有点懵。
去厂长办公室干嘛?告状?不像啊,这小子脸上还带着笑呢。
……
杨厂长办公室的门,被“砰”的一声推开。
杨厂长正喝着茶,被吓得手一抖,茶水洒了一裤子。
“雨柱?你小子……怎么跟个闯山土匪似的!”
“厂长,救急!”何雨柱把搪瓷缸子往桌上一墩,表情严肃。
“怎么了?那几位老同志不配合?”杨厂长心里咯噔一下,他就知道会这样。
“配合?太配合了!”何雨柱一脸“感激”地说道,“王老已经准备去市里泡图书馆了,孙哥准备组织全厂大学习,李哥更是高瞻远瞩,让我从长计议!这报告写出来,估计得赶上给您写退休总结了!”
杨厂长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这话里的刺,扎得他浑身难受。
“雨柱,厂里情况复杂,我也是……”
“厂长!”何雨柱打断他,直视着他的眼睛,“您就告诉我,李副部长那份报告,您想不想要?轧钢厂的前途,您还管不管?”
这一问,直接把杨厂长问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