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之后,整个华振京城公司,并没有立刻陷入死寂,反而像是一锅被烧得滚烫的油,猛地泼进了一瓢凉水。
炸了。
短暂的安静后,是控制不住的,嗡嗡作响的议论声。
“疯了,疯了,何总绝对是疯了!”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给这么高的工资了,这是卖命钱啊!第一单生意就去啃国企,还是个烂摊子,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周哥,你以前在部委待过,你说说,这事儿有谱吗?”一个市场组的年轻人凑到周宇身边,满脸都是忐忑。
周宇,这位前部委翻译,此刻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何总像个傻子吗?”
年轻人一愣,下意识地摇头。
能用一个月时间,在国贸顶楼变魔术一样造出这座未来办公室的人,怎么可能是傻子。
“那不就结了。”周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他敢这么说,就一定有我们看不到的底牌。我这辈子,循规蹈矩了二十七年,就想跟着疯子赌一把!”
他的话,让周围几个同样心怀忐忑的年轻人,眼神也渐渐坚定起来。
是啊,他们放弃铁饭碗,不就是为了赌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吗?
跟一个疯子老板,总好过跟一个混吃等死的庸人领导。
何雨柱布置下去的任务,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由李会计带领的财务组,开始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搜集北冰洋那本烂得一塌糊涂的账。
市场组的人,则铺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像工蜂一样,调查着每一家商店、每一个摊位的饮料价格。
而最先要出击,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落在了周宇带领的“公关法务组”头上。
他们的任务,是带着华振集团的正式收购意向书,去拜访北冰洋的上级主管单位——市轻工局。
出发前,周宇特意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行头,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手下的两个组员,也都是人中龙凤,一个曾是律师所的精英,一个在大型国企干过办公室主任,个个能言善辩。
“都打起精神来!”周宇给大家鼓劲,“我们是代表华振,代表何总,气势上不能输!今天,我们就是去下一封战书!”
三人意气风发地坐上公司派的桑塔纳,直奔轻工局。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他们的第一个对手,甚至不是什么局长、处长,而是传达室里一个正在织毛衣的胖大婶。
“找谁?”大婶眼皮都没抬一下。
“您好,我们是华振集团的,想拜访一下负责企业改制的领导。”周宇递上一份精美的拜访函,脸上挂着最标准的职业微笑。
大婶瞥了一眼,又低头看自己的毛衣针:“哪个单位的?有预约吗?”
“我们是华…华振集团,一家香江的投资公司,没有预约,但事情比较重要,想……”
“没预约?”大婶打断他,终于抬起了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被外行人打扰的不耐烦,“没预约找什么领导?领导是你们想见就见的?等着吧。”
说完,就再也不理他们了。
周宇三人,就像三根电线杆,杵在传达室门口,脸上自信的笑容一点点僵硬。
他们引以为傲的履历、精心准备的话术、代表着雄厚资本的身份,在这一刻,都失效了。
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眼看快到中午下班时间,周宇咬了咬牙,从公文包里摸出两条“中华”,硬着塞进了传达室的窗口。
胖大婶掂了掂烟,脸色总算缓和了些,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内线,含含糊糊说了几句。
“去三楼,302,找张副主任。”
三人如蒙大赦,赶紧冲上楼。
302的门牌下,他们又等了二十分钟,才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懒洋洋的“进来”。
办公桌后,一个四十多岁、头发梳得油亮的男人,正端着个搪瓷缸子,慢悠悠地吹着茶叶末。
“张副主任您好,我们是华振集团的……”周宇连忙上前,双手递上收购意向书。
那位张副主任,眼皮都没撩一下,更没伸手去接。
他喝了口茶,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们一遍。
“华振集团?没听过。”他慢条斯理地开口,官腔十足,“香江来的?想收购北冰洋?”
“是的,我们对北冰洋的品牌价值非常看好,准备投入巨资进行改造,这是我们的初步方案……”
“行了。”张副主任摆了摆手,打断了周宇的话,语气里带着一丝轻飘飘的傲慢和嘲弄,“小同志,你们还是太年轻了。北冰洋是什么?那是咱们京城的老牌子,是国有资产!你以为是菜市场的白菜,想买就能买?”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像是下了最后的判决。
“这事儿,没有先例,也根本不可能。你们的意向书,就不用我看了。回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