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风还裹着料峭的寒意,却已带了几分春天的温柔。念宝坐在灶台边,帮张秀兰烧着火,看着锅里翻滚的红薯粥,忽然想起前几天娘说的话——姑母王桂英最近总咳嗽,夜里睡不好,想去看看她。
“娘,今天我们去看姑母吧?”念宝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火苗“噼啪”一声跳起来,映得她脸颊通红,“我昨天跟二哥学了个新儿歌,唱给姑母听,说不定她听了心情好,咳嗽就好了。”
张秀兰正拿着抹布擦灶台,闻言笑着点头:“好啊,我昨天刚蒸了些白面馒头,正好给你姑母带过去。你姑母最爱吃我做的馒头,上次还说想这口呢。”
吃完饭,张秀兰把馒头装进布包里,又从柜子里翻出一包红糖——这是上次卖猪剩下的钱买的,平时舍不得吃,想着给姑母补补身子。念宝则找了个小布偶,是她用碎布自己缝的小兔子,打算送给姑母家的小表弟明明。
姑母家在邻村,离李家有三里地。张秀兰牵着念宝的手,沿着田埂慢慢走。田地里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踩在上面咯吱作响,远处的麦苗冒出了嫩绿的芽,像给大地铺了层绿毯子。
“念宝,你看那片麦田,”张秀兰指着远处,“等过几个月,麦子熟了,我们就能磨新面了。到时候给你做麦饼吃,好不好?”
“好呀!”念宝用力点头,眼睛却被田埂边的野荠菜吸引了,“娘,你看,有荠菜!我们挖点回去,让姑母给我们做荠菜饺子吃。”
张秀兰笑着应了,找了根小铲子,娘俩蹲在田埂边挖荠菜。念宝学得很快,专挑叶子嫩、根须短的挖,不一会儿就挖了满满一篮子。
走到姑母家时,正好是上午十点。姑母李桂英正坐在院子里晒被子,看到她们娘俩,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竿迎上来:“秀兰,念宝,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姑母家的房子比李家小些,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屋里的八仙桌上摆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切成条的萝卜,旁边还有个坛子,飘出淡淡的酱香。
“姑母,这是啥呀?好香!”念宝放下布偶,凑到坛子边,用力吸了吸鼻子。
李桂英笑着揭开坛子盖,里面装着深褐色的酱菜,有萝卜干、辣椒酱,还有腌好的黄瓜。“这是我腌的酱菜,冬天没新鲜菜吃,就靠这个下饭。”她说着拿起筷子,夹了块萝卜干递给念宝,“尝尝,看好吃不?”
念宝咬了一口,萝卜干脆生生的,咸中带甜,还有股淡淡的酱香,比镇上小卖部卖的酱菜好吃多了。“好吃!姑母,你做的酱菜比镇上卖的还好吃!”她眼睛一亮,忽然想起之前帮家里养猪赚钱的事,心里冒出个主意。李桂英则去厨房烧开水,还拿了些花生出来,放在盘子里让她们吃。
张秀兰喝着水,跟李桂英说起她咳嗽的事:“桂英姐,你要是总咳嗽,就去镇上看看医生,别硬扛着。我上次给你带的止咳药,你按时吃了吗?”
“吃了,好多了。”李桂英叹了口气,“就是夜里还是睡不好,而且最近家里钱紧,也舍不得。”
念宝听着姑母的话,心里的主意更坚定了。她拉着李桂英的手,仰着小脸认真地说:“姑母,你做的酱菜这么好吃,为什么不拿到镇上去卖呀?镇上的酱菜又贵又不好吃,你要是去卖,肯定很多人买!”
李桂英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念宝,姑母哪会做生意啊?而且要去镇上卖,得先做很多酱菜,还得买瓶子装,万一卖不出去,不就浪费了?”
“不会浪费的!”念宝赶紧说,“我上次跟娘去镇上赶集,看到很多人都在买酱菜,尤其是早上和傍晚,人最多。你做的酱菜这么好吃,肯定一摆出来就被抢光了!而且瓶子不用买新的,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空酒瓶洗干净,用来装酱菜,这样又能省不少钱。”
张秀兰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在一旁帮腔:“桂英姐,念宝说得有道理。你看我们家养猪,一开始也担心赚不到钱,结果不仅赚了,还买了缝纫机。你要是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而且我可以帮你一起做酱菜,再让兴荣帮你把酱菜运到镇上,你就负责卖,多好。”
李桂英看着念宝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家里的困境,心里渐渐动了心。她其实也想过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可一直没勇气,也不知道做什么。现在念宝提出卖酱菜,又有张秀兰帮忙,好像真的可行。
“那……那我就试试?”李桂英犹豫着说,“不过我先少做些,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太好了!”念宝高兴得拍手,“姑母,我们今天就开始做吧!我们挖了好多荠菜,还可以做荠菜酱菜,肯定更好吃!”
李桂英被念宝的热情感染,也笑了起来:“好,今天就做!正好家里还有些酱油和盐,够做一小坛子的。”
说干就干。李桂英先把萝卜洗干净,切成均匀的长条,放在院子里的竹筛上晾晒;念宝和张秀兰则负责洗荠菜,把老根和黄叶摘掉,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明明也跑过来帮忙,拿着小抹布擦桌子,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却看得很认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