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霁的清晨,李家院子里的积雪还没来得及扫,就被初升的太阳镀上了一层金边。念宝踩着雪地里的浅坑,正蹲在门口喂那只刚下蛋的芦花鸡,忽然听到屋里传来“啪”的一声轻响——是书本摔在桌上的声音。
她抬头望去,只见哥李向阳背着书包从屋里出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眼下的青黑比昨天又重了些。“哥,你咋了?”念宝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碎米。
李向阳没回头,只是闷声道:“别烦我,马上要中考了,复习都来不及。”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往村口的方向走,书包带子歪在肩上,背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焦躁。
念宝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犯了嘀咕。自从上个月学校公布了中考倒计时,李向阳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书,晚上煤油灯要亮到后半夜,吃饭时都捧着书本看,可上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反而比之前退了十多名。
“这孩子,再这么熬下去,身子都要垮了。”张秀兰端着刚蒸好的馒头从厨房出来,正好看到李向阳走远,忍不住叹气,“昨天晚上我起夜,还看到他屋里的灯亮着,劝他早点睡,他还跟我急。”
念宝咬了咬嘴唇,心里有了主意。前世她在教育机构做过辅导员,见过不少像李向阳这样的学生——明明很努力,却因为不懂方法,把自己逼得身心俱疲,成绩反而上不去。她得想个办法,帮哥哥调整学习方式。
当天下午放学,念宝没像往常一样去喂猪,而是径直回了屋。她翻出哥哥用过的旧作业本,又找了几根彩色的粉笔头,趴在桌上写写画画。等李向阳晚上背着书包回来时,就看到桌上摆着一张画满线条和字的纸,念宝正踮着脚,在墙上贴另一张。
“你这是干啥?”李向阳放下书包,疑惑地走过去。墙上的纸上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圈,圆圈里写着“数学”两个字,周围分出好几条线,每条线后面都跟着几个小圆圈,分别写着“代数”“几何”“应用题”,下面还歪歪扭扭地画着小图标——代数旁边画了个算盘,几何旁边画了把尺子。
“这是我画的‘知识树’呀!”念宝指着图纸,眼睛亮晶晶的,“哥哥,你不是总说数学知识点太多,记不住吗?把它们像树枝一样分开,是不是就清楚多了?比如你学几何时,就先想三角形、四边形,再想每个图形的公式,这样就不会乱啦!”
李向阳愣住了,他盯着墙上的“知识树”看了半天,忽然觉得那些杂乱的知识点好像真的有条理了。以前他复习数学时,总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遇到哪里不会就停下来抠,结果一晚上下来,连一章都没复习完,还越学越乱。
“这……这真能有用吗?”他还是有些怀疑,毕竟这是妹妹用粉笔头画出来的东西,看着更像小孩子的涂鸦。
“当然有用啦!”念宝拉着他的手,把桌上的另一张纸递给他,“你看这个,是‘休息表’。我听老教授说,人脑子学一个时辰就会累,得休息十分钟,不然就记不住东西了。你以后每天晚上复习,就按这个表来,学五十分钟,就去院子里走一走,或者看看星星,再回来学,肯定比一直熬着强!”
纸上用红笔标着时间,从晚上七点到九点,分成了四段,每段之间都留了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最后还画了个睡觉的小图标,写着“九点半必须睡觉”。李向阳看着那个睡觉时间,心里有些打鼓——他以前都是学到十一点多,突然提前睡觉,总觉得浪费时间。
“可是……要是我没复习完怎么办?”他小声问。
“复习不完就明天再复习呀!”念宝眨眨眼,“哥哥,你这几天是不是越学越累,做题还总错?就是因为你脑子没休息好,记不住东西。你听我的,先试三天,要是没用,你再改回来,好不好?”
李向阳看着妹妹认真的样子,又想起自己最近糟糕的状态,终于点了点头:“行,那我就试三天。”
接下来的三天,李向阳半信半疑地按照念宝的“计划”来复习。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坐在桌前,先看着“知识树”梳理当天学的知识点,学满五十分钟,就起身去院子里转一圈,或者帮张秀兰喂喂猪,再回来继续。到了九点半,不管有没有复习完,都准时熄灯睡觉。
起初他还觉得不适应,总想着多学一会儿,可每次念宝都会准时敲门,提醒他“该休息啦”。让他惊讶的是,这样复习下来,虽然每天学习时间少了,效率却高了不少——以前要花一晚上才能理清的几何公式,现在对着“知识树”,半个时辰就能记牢,做题时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更让他惊喜的是,第三天早上醒来,他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以前那么累了,上课时也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昏昏沉沉的。
“怎么样哥,我没骗你吧?”晚上吃饭时,念宝凑到他身边,小声问。
李向阳看着妹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嗯,管用!以后……以后你还帮我做其他科目的‘知识树’好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