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阳光透过“全球基层医疗协作联盟”办公楼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念宝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摊开的《孕妇保健手册》,指尖轻轻拂过“孕早期注意事项”那一页,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她的小腹还未显怀,但每次抬手抚摸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联结——这个在她身体里悄悄孕育的小生命,是她和陆泽言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医路之上最珍贵的馈赠。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陆泽言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脚步放得格外轻柔,生怕惊扰了她。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针织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那根红绳,阳光洒在他身上,暖得像春日的风。
念宝抬头,眼里瞬间亮起星光:“在看宝宝的发育情况,书上说现在他已经有胎心了,像小火车一样咚咚响。”她伸手示意陆泽言过来,“你快听听,能不能感觉到?”
陆泽言快步走到沙发边,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将耳朵贴在念宝的小腹上,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他的呼吸温热,拂过念宝的肌肤,带着淡淡的薄荷香——是他早上特意用的漱口水,知道她现在对异味敏感。“好像能听到一点微弱的声音,”他抬起头,眼里满是憧憬,“等下次产检,我们一定要听听胎心音。”
他打开保温袋,里面是一个青花瓷碗,碗里装着小米粥,上面卧着一个溏心蛋,旁边还有一小碟切好的草莓。“妈早上特意过来的,说这是给你熬的‘安胎粥’,加了山药和红枣,草莓也是她精挑细选的,没有农药,你放心吃。”他把碗递到念宝手里,又拿起一张湿纸巾,仔细地擦了擦她的手,“刚从外面回来,手有点凉,先擦擦再吃。”
念宝接过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心里泛起一阵暖流。自从怀孕后,母亲张秀兰几乎每天都会来联盟,要么送亲手熬的鸡汤,要么带新鲜的水果和点心,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陆泽言,更是变得比以前细心了十倍,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把她的办公桌整理好,换上温水,贴上提醒她按时吃饭的便签;晚上下班,不管多忙,都会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回家,路上还会给她讲一些轻松的趣事,缓解她的孕吐不适。
她舀了一勺小米粥,软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带着山药的清香和红枣的清甜。“真好吃,”念宝笑着说,“妈熬粥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那是因为你现在是重点保护对象,”陆泽言坐在她身边,顺手拿起搭在沙发上的薄毯,轻轻盖在她的腿上,“妈说,孕妇不能着凉,尤其是腿和腰。”他看着念宝吃粥的样子,眼里满是宠溺,“慢点吃,别着急,没人跟你抢。”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视频电话突然响起,屏幕上出现了阿米拉的笑脸。她穿着白色的医生服,背景是尼泊尔中医理疗中心的诊疗室,墙上挂着念宝和陆泽言的合影。“李老师,陆老师!”阿米拉的声音带着兴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中医理疗中心今天正式接诊了,第一个患者就是之前关节痛很严重的老奶奶,她做了一次艾灸,说感觉好多了!”
“太好了,阿米拉!”念宝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你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们联系。”
“我会的!”阿米拉点点头,突然注意到念宝面前的粥碗和薄毯,眼里闪过一丝好奇,“李老师,你是不是不舒服?怎么盖着毯子,还吃这么清淡的粥?”
念宝和陆泽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陆泽言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喜悦:“阿米拉,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要当小姨了,念宝怀孕了。”
“真的吗?!”阿米拉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眼里满是惊喜,“太好了!恭喜李老师,恭喜陆老师!我就说李老师最近气色不一样,原来是有小宝宝了!”她转身拿起一个小小的布包,对着镜头展示,“这是我给小宝宝准备的礼物,是尼泊尔传统的手工小鞋子,用纯棉线织的,特别柔软,等你们下次来尼泊尔,我亲手交给你们!”
念宝看着屏幕里阿米拉兴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谢谢你,阿米拉,你的礼物真贴心。等宝宝出生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挂了视频电话,念宝的心情依旧十分愉悦。她想起阿米拉刚到联盟时的样子,青涩、内向,连说话都有些怯生生的;而现在,她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了尼泊尔基层医疗的中坚力量。这个曾经被她和陆泽言帮助过的女孩,如今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这大概就是基层医疗最动人的传承。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陆泽言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念宝,“联合国卫生组织刚才发来通知,我们的‘全球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全球优秀实践案例,下个月要在日内瓦召开的全球基层医疗大会上做主题分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