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清算
晨光穿透精雕细琢的窗棂,在景阳宫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皇后娘娘端坐于镜前,任由贴身宫女为她梳理着一头青丝。镜中的女子眉眼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意,却仍保持着惯有的端庄持重。
“娘娘,昨夜宫中……”宫女欲言又止,手中玉梳微微停顿。
皇后娘娘轻轻抬手,示意她不必多言。“外面的事,自有陛下和朝臣们处置。后宫要做的,是维持体统,安定人心。”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这份刻意维持的平静,很快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内侍监躬身入内,手中捧着明黄的卷轴。
“娘娘,陛下已下旨,开始清算了。”
皇后缓缓起身,衣袖拂过妆台,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檀香。她走向窗边,目光越过重重宫墙,仿佛能看见前朝正在掀起的惊涛骇浪。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与此同时,金銮殿上,肃杀之气几乎凝成实质。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却无一人敢抬头直视龙椅上那位至高无上的帝王。经过昨夜的宫变,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今日的朝会,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皇帝端坐龙椅,面色冷峻如寒冰。他缓缓扫视殿内群臣,目光所及之处,大臣们无不屏息凝神,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宣旨。”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内侍监躬身领命,展开手中第一道圣旨。那明黄的绢帛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这场清算的核心:
“镇国公郭弘,世受皇恩,位列三公,本应忠心体国,恪尽职守。然其包藏祸心,欺君罔上,私蓄甲兵,勾结朝臣,意图谋逆,罪证确凿,天地不容!着即查封镇国公府,一应家产悉数抄没。府内所有人员,无论主仆,即刻锁拿,打入天牢,候审待决。逆臣郭弘,潜逃在外,现已缉拿归案,即日押解回京,不得有误!”
旨意一下,满朝哗然。虽然众人对镇国公的结局早有预料,但如此严厉的惩处,还是让不少人心惊胆战。一些与镇国公府过往甚密的大臣,已经面色惨白,冷汗浸湿了朝服。
此时,萧凛一身玄甲,正率领禁军精锐疾行在通往镇国公府的长街上。阳光照在他冷硬的铠甲上,反射出刺目的寒光。他面容冷峻,目光如炬,浑身上下散发着沙场征伐历练出的肃杀之气。
曾经的镇国公府,朱门高大,石狮威严,是京城中最显赫的府邸之一。然而今日,府邸四周早已被禁军团团围住,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肃杀之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府门前,此刻除了持戟而立的士兵,再无一人敢靠近。
萧凛踏入洞开的朱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眸光微沉。昔日精美的亭台楼阁依旧,却已然失了往日的生机。抄家的士兵正在府内穿梭,翻箱倒柜之声不绝于耳,不时有珍贵的瓷器被不慎碰碎,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更添几分破败之感。
府中主仆三百三十八人,除镇国公及其管家外,尽数被羁押在外院的宽阔庭院中。黑压压的一片人跪在地上,哭声、求饶声、啜泣声混杂在一起,却又被士兵们严厉的呵斥声压制,形成一种绝望而压抑的氛围。女眷们钗环凌乱,衣衫不整,早已失了往日的雍容华贵;男丁们则面如死灰,眼神呆滞,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负责看押的副统领见萧凛到来,快步上前,抱拳低声道:“统领,名录上人员皆已在此。那郭家世子……”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是在他最宠爱的小妾房中,直接从床榻上拽下来的。当时场面,实在不堪入目。”
萧凛闻言,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的目光扫过那群瑟瑟发抖的昔日贵胄,最终落在那被两个兵士粗暴架着、衣衫不整、眼神涣散的郭靖敏身上。这位曾经在京城中横行霸道的国公府世子,此刻如同丧家之犬,浑身上下看不到一丝气节。
“好高骛远,不修德政,忽视子弟教育,其败落,实非偶然。”萧凛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带着洞悉世事的嘲讽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叹息。这座显赫了数十年的国公府,终究因为自己的野心与放纵,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镇国公府陷入绝望之际,第二道圣旨接踵而至,如同丧钟,敲响在深宫:
“瑜妃郭氏,不思皇恩,参与谋逆,勾结其父,意图弑君,罪大恶极!着即褫夺封号,废为庶人,打入冷宫……赐白绫一段,即刻上路!”
曾经的明德宫,富丽堂皇,充斥着瑜妃得宠时的欢声笑语与旖旎风情。如今,却只剩一片死寂。瑜妃跌坐在地,头冠歪斜,华美的宫装褶皱不堪,沾满了灰尘。她眼神涣散,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
当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时,她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走进来的皇后。“这些年,我对陛下的心……难道都是假的吗?”她的声音嘶哑,带着歇斯底里的绝望,“我只是想为我们的皇儿争一争……争一个更好的前程……为何就到了这般地步?是你们!是你们逼我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