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封王
除夕的喧嚣与守岁的温情,如同浸染了墨香与烟火气的画卷,依旧在侯府每个人的心头徐徐舒展。然新年的朝阳甫一升起,便带来了不容怠慢的礼制——大年初一,勋贵朝臣皆需入宫,向帝后朝贺新年,是为“正旦大朝”。
与去年相比,定北侯府今年入宫的队伍,堪称浩浩荡荡,引得不少同期抵达宫门的宗室朝臣侧目。这殊荣,源于年前封笔之际,宫中特降的一道恩旨:“念及定北侯世子萧凛,恪尽职守,护卫宫禁有功,特恩准其所有家眷入宫拜年,新诞之双生幼子,亦在准许之列。” 这道旨意,既是圣眷,也是一种无形的昭示,标志着定北侯府在圣心之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天色尚未完全透亮,凛冽的寒气包裹着京城,定北侯府门前却已是灯火通明。侯爷一身簇新的朝服,威严中透着几分新年特有的喜气;林母则按一品诰命大妆打扮,雍容华贵。两人各自牵着孙子瑾瑜和孙女霏霏。瑾瑜已是小小少年模样,努力挺直腰板,学着祖父的沉稳;霏霏穿着大红遍地锦袄裙,玉雪可爱。
萧凛与罗晴紧随其后。萧凛身着世子常服,身姿挺拔,眉目俊朗,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罗晴则是一身海棠红蹙金双层广袖长衣,配着同色系的八宝璎珞项圈,既符合节庆氛围,又不失世子夫人的端庄。
队伍最后方,则是两位经验老到的奶娘,穿着侯府特制的青色棉比甲,小心翼翼地用厚厚的貂绒襁褓,将瑾言和瑾棠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张粉雕玉琢、睡得正酣的小脸。
这一行人,老幼俱全,秩序井然,在诸多拜年的队伍中,自成一道风景,也引来了诸多或羡慕、或探究的目光。
宫门处的查验依旧森严,禁军侍卫面容肃整,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因侯府有婴孩同行,宫中特予体恤,内侍早早备好了两顶暖轿等候在一旁。侯爷与林母满面红光,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各自从奶娘手中接过一个孙子,珍重地抱入铺着厚厚毛皮的轿中。轿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寒气与喧嚣。萧凛、罗晴等人则跟随轿旁,缓步踏入这重重宫阙。
偏殿内,暖香馥郁,地龙烧得极旺,与殿外的严寒恍若两个世界。圣上与皇后娘娘端坐于上首紫檀龙凤雕花宝座之上,接受着侯府众人的跪拜与新年的祝祷。帝后今日气色皆是不错,圣上眉宇间带着一丝难得的舒缓,皇后娘娘更是凤眸含笑,温婉雍容。
“臣(臣妇、臣子、臣女)恭请陛下圣安,恭请皇后娘娘金安。愿陛下、娘娘新年万福,福泽绵长。”
整齐的叩拜声在殿中回响。
“平身。”圣上声音温和,目光扫过众人,在萧凛身上略一停留,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皇后娘娘的目光则更多地落在奶娘怀中的两个孩子身上,笑着招了招手:“快,把两个小家伙抱到近前来,让本宫瞧瞧。早听说侯府添了一对麟儿,一直未曾得见。”
奶娘依言上前,轻轻掀开襁褓一角。许是殿内温暖,也或许是感受到了陌生的气息,瑾言和瑾棠恰好醒了,睁着乌溜溜、懵懂纯净的大眼睛,不哭不闹,只是好奇地转着眼珠。
“哎呦,瞧瞧这兄弟俩,生得真是俊俏,眉眼周正,骨骼清奇,将来必是国之栋梁。”皇后娘娘细细端详,忍不住伸手轻轻碰了碰瑾棠的小脸蛋,语气中满是喜爱,“尤其是这弟弟,瞧这精神头,和萧凛小时候倒有几分神似。”
林母忙笑着应道:“娘娘谬赞了,不过是两个皮实的猴儿,当不得娘娘如此夸奖。”
“当得,如何当不得?”皇后娘娘心情颇佳,转头便吩咐身旁的女官,“看赏。孩子们的新年礼,都备得厚些。”
宫人立刻应声,端上数个朱漆托盘。赏赐之物皆是宫廷特制、寓意吉祥的金银玩物: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金银瓜子与花生,寓意“招财进宝”;憨态可掬、铸工精湛的小金锭银元宝,象征“金银满屋”;还有圆润可爱、刻着如意云纹的金珠与浑圆饱满的金豆子,取其“圆满如意”、“财源滚滚”之意。不仅瑾言、瑾棠得了厚赏,连瑾瑜和霏霏也各有份例,皆是些上用的文房四宝、精巧首饰并时新宫花。
一家人再次谢恩,方才恭敬地退出偏殿,踏上归途。
与去年一样,侯府早已议定,除却无法推辞、由皇家主办的冰嬉宴外,正月里所有各府邸的宴请酬酢,一律谢绝。对外一律宣称:“世子夫人需悉心照料双生子,片刻离不得人;侯夫人怜惜儿媳辛苦,且孙儿年幼,特留在府中帮衬照看。”理由充分,人情入理,旁人也不好强求。
侯爷与萧凛则需恪守礼数,前往几位交好的勋贵、阁老府上走动拜年。值得注意的是,连往年都会带出去见见世面的瑾瑜和霏霏,今年也被严令留在了府中。这细微的变化,透露出侯府核心层一种心照不宣的谨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