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是被窗台上的麻雀叫醒的。晨光刚漫过老巷的青砖,她揉着眼睛坐起来,就看见陈屿的微信消息跳在屏幕上:“王爷爷已经在陶艺区和泥了,你要不要带两屉昨天刘婶送的豆沙包过来?”
她赶紧换了件方便干活的棉布衫,拎着食盒往体验馆跑。刚拐进巷口,就听见院子里传来“砰砰”的捶泥声。王爷爷正坐在小板凳上,把一团陶泥放在石案上反复捶打,额角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手里的木槌却没停:“陶泥得捶透了才听话,等会儿孩子们上手才好捏形状。”
“王爷爷,先吃个豆沙包垫垫!”林晚把食盒递过去,刚打开盖子,就看见孙晓抱着一摞彩色围裙跑进来,帆布围裙上印着卡通版的槐树叶,边角还缝着浅蓝的流苏。“晚晚姐你看!我昨天跟裁缝铺加急做的,孩子们穿这个肯定好看!”她拿起一条往自己身上比,围裙刚到腰际,惹得王爷爷笑出了声:“你这丫头,倒先给自己试上了。”
“我这是提前检查质量!”孙晓吐了吐舌头,转身就往体验区跑,“我去把围裙分好,每个工位放一条,再摆上小抹布!”
陈屿这时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两个大竹筐,里面装满了小陶轮和迷你刻刀。“昨天去木雕铺借的工具,特意让师傅把刻刀磨钝了些,免得伤着孩子的手。”他蹲下来把工具摆到桌上,又从口袋里掏出张纸,“这是周边小学给的名单,一共三十个孩子,分三组体验:陶艺、剪纸、竹编,每组十分钟轮换。”
林晚接过名单,刚扫了两行,就听见巷口传来自行车铃铛声。张叔驮着两大捆细竹篾过来,车后座还绑着几个竹编小筐:“我把竹篾泡软了,孩子们好编,还编了些小筐子,让他们装自己做的小玩意儿。”他把竹篾卸下来,小心翼翼地铺在竹席上,“等会儿我先教他们编个小书签,简单,还能带走当纪念。”
“李奶奶呢?”林晚左右看了看,平时这个点,李奶奶早该来剪红纸了。
“刚去买红糖了,说要给孩子们煮山楂水,解腻。”陈屿刚说完,就看见李奶奶拎着塑料袋快步走来,头发上还沾了片槐树叶。“可算赶上了!”她把红糖往桌上一放,就开始掏红纸,“我昨晚剪了好些小动物,等会儿先给孩子们看,再教他们剪最简单的小雪花。”
大家正忙着,突然听见“咚咚”的敲门声。门口站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手里攥着个布娃娃,身后还跟着个小男孩。“请问……这里是老巷手艺体验馆吗?”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我是光明小学的,今天提前来,想看看能不能帮忙。”
林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当然能!我叫林晚,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苏晓雅,这是我弟弟苏晓宇。”小姑娘把布娃娃抱在怀里,“老师说今天有体验课,我昨晚激动得没睡着,就想早点来。”
孙晓这时跑过来,一把拉住苏晓雅的手:“那太好了!你跟我来,咱们一起给工位摆彩泥!”她拉着姐弟俩往陶艺区跑,苏晓宇眼睛瞪得溜圆,指着桌上的小陶轮:“这个能转吗?我在电视上见过,能做小杯子!”
“等会儿你就能自己做啦!”孙晓笑着揉了揉他的头,转头冲林晚喊,“晚晚姐,这俩孩子太可爱了,我要跟他们一组!”
九点整,巷口传来一阵喧闹。三十个孩子排着队走进来,手里拿着小书包,叽叽喳喳的声音把院子都填满了。林晚站在门口,给每个孩子发体验手册和围裙:“大家好,我是林晚,今天咱们要一起体验三样老手艺,每个项目都有老师教,有问题随时喊我们哦!”
孩子们齐声答应,声音脆生生的。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举着手:“林晚姐姐,陶艺能做奥特曼吗?我想给爸爸做个奥特曼杯子!”
王爷爷在一旁听见了,笑着摆手:“当然能!只要你想,陶泥能捏出任何东西!”
孩子们被分成三组,苏晓雅姐弟俩跟胖男孩分到了陶艺组。王爷爷先拿起一团陶泥,放在陶轮上:“大家看好了,先把陶泥按在中间,手要稳住,慢慢转……”他的手轻轻扶着陶泥,原本圆圆的泥团渐渐变成了一个小杯子的形状。孩子们都看呆了,苏晓宇踮着脚,恨不得凑到陶轮跟前:“爷爷,你好厉害!像变魔术一样!”
轮到孩子们自己上手,胖男孩第一个抢过陶泥,往陶轮上一放,用力一按,陶泥直接飞了出去,落在地上滚成了个泥球。他愣了一下,眼圈瞬间红了:“我的奥特曼……”
王爷爷赶紧走过去,捡起泥球递给他:“别急,爷爷教你。”他握着胖男孩的手,慢慢把陶泥按在陶轮中央,“力气要轻一点,就像摸小猫的头一样。”陶轮缓缓转动,泥团渐渐有了形状,胖男孩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翘了起来:“哇!它变圆了!”
苏晓雅坐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捏着陶泥。她想做个小篮子,可陶泥总往一边歪。林晚走过去,帮她调整手的位置:“手指要顺着泥的形状走,慢慢往上提。”苏晓雅试了两次,终于捏出了个小小的篮筐,她举起来给弟弟看:“晓宇你看!我做的小篮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