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后期制作的这几天,老巷竹编院子里的氛围就像被拉满的弓弦,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周阳每天把编好的四季平安纹手提包反复检查,连竹篾衔接处的细微缝隙都要用砂纸轻轻打磨;沈乐乐赶制的配套小挂件摆满了半张石桌,莲花、祥云、小葫芦的造型小巧玲珑,编得格外精致;赵磊把新车间的设备调试了一遍又一遍,还特意给打磨机加装了防尘罩;张强则忙着整理定制订单,把顾客要求的花纹样式分类归档,用红笔标注好特殊需求;林晚更是连轴转,一会儿优化电商页面的产品图,一会儿回复网友的咨询留言,手机屏幕就没暗过。
“晓姐,张导刚才发消息说,短剧明天上午十点在抖音、视频号同步上线,还会推上非遗文化专题首页!”林晚举着手机冲进院子,额头上带着薄汗,声音里满是雀跃。
正在核对物流清单的孙晓闻言抬起头,眼里瞬间亮了起来:“真的?太好了!咱们这几天的辛苦总算要见成果了。”她放下手里的单据,走到院子中央拍手示意:“大家先停一下,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咱们的短剧明天就要上线了!”
“真的呀?”沈乐乐停下手里的活,惊喜地抬起头,手指上还缠着没编完的竹篾,“我还以为要等好几天呢,这下能早点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竹编了。”
周阳把手里的手提包放在桌上,笑着说:“我这心里又紧张又激动,不知道大家看了会怎么评价。”
王爷爷坐在石凳上,手里慢悠悠地编着一个竹制蝈蝈笼,闻言笑着说:“怕啥?咱们拍的都是真事儿,做的也是真手艺,只要用心了,大家自然会喜欢。”
陈屿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晓姐,我刚看了一下电商后台,这几天预售订单还在涨,已经快两千单了。很多网友都在问短剧的事,说等看完剧再下单,想多了解了解咱们的制作过程。”
“这就是咱们拍短剧的目的呀。”孙晓笑着说,“不仅要卖产品,更要让大家知道竹编手艺的来之不易,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林晚,你今天把电商页面再更新一下,把短剧的预告片段加上,再标注上上线时间,吸引更多人关注。”
“好嘞!我这就去弄!”林晚答应着,又一阵风似的跑回了房间。
张奶奶端着一筐洗好的樱桃走出来,放在石桌上:“孩子们,累了吧?来吃点樱桃,刚从院子里摘的,新鲜着呢。”她拿起一颗递给王爷爷,“老王,你也尝尝,酸甜可口,解乏。”
赵磊拿起几颗樱桃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张奶奶,您种的樱桃真甜!等购物节结束,我给您编个水果篮,专门装这些新鲜果子。”
“那可太好了,”张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就喜欢用咱们自己编的东西,又结实又好看,比外面买的塑料篮子强多了。”
当天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又把短剧的预告片看了一遍。画面里,王爷爷手把手教大家编竹编的场景温馨感人,周阳和沈乐乐当初受挫的样子真实可感,孙晓加油打气的片段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镜头扫过满院的竹编成品,从手提包到收纳盒,再到小巧的挂件,配上“坚守匠心,传承非遗”的字幕,让人看得心里暖暖的。
“这预告片剪得真不错,”周阳忍不住赞叹,“我都看哭了,想起了当初跟着王爷爷学手艺的日子。”
沈乐乐点点头,眼眶微红:“是啊,那时候总觉得太难了,好几次都想放弃,多亏了王爷爷的鼓励和晓姐的支持。”
王爷爷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感慨道:“傻孩子,学手艺哪有不难的?关键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儿。你们现在能把竹编做得这么好,我心里高兴啊。”
孙晓看着大家,心里满是感慨:“咱们这个团队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明天短剧上线,咱们一起守着看,看看大家的反馈。”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林晚早早地打开了电脑,登录了各个平台的账号;孙晓和陈屿坐在一旁,准备随时回复网友的咨询;周阳、沈乐乐和赵磊也时不时凑到电脑前,紧张地等待着上线时间。
“还有十分钟!”林晚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我已经把预热海报再转发一遍了,好多网友都在评论区蹲守呢。”
“你看,已经有人在问了,‘竹编短剧什么时候上?’‘期待王爷爷的手艺展示!’”沈乐乐指着屏幕念道,脸上满是期待。
十点一到,短剧准时上线。开头就是清晨竹编院子的画面,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王爷爷坐在石桌旁打磨竹篾的身影格外悠闲。随着剧情推进,大家学竹编时的挫败、坚持,王爷爷的耐心指导,还有摄像机损坏后众人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的片段,都一一呈现在屏幕上。
“哇,播放量涨得好快!才五分钟就破万了!”林晚激动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后台数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