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陆沉渊手中那两团微弱的光芒,在绝对的黑暗与绝望中,倔强地燃烧着,却也清晰地映照出前路的艰险与自身的渺小。五天,标准时间五天,这是死亡倒计时,也是他们通往渺茫生机的最后窗口。
“方舟”残骸内,求生的本能压倒了**的痛苦与精神的疲惫。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默而高效的行动。
雷刃依旧昏迷,但生命体征在生命维持液的支撑下暂时稳定。阿杰强忍着规则侵蚀带来的、仿佛有无数细针在体内游走的痛苦,凭借着对机械结构的本能理解,带领着还能动弹的几名技术人员,开始对“方舟”进行近乎残酷的“解剖”。非必要的舱室被直接切割、抛弃,厚重的装饰性装甲被剥离,只留下维持结构强度的骨架和最重要的系统管线。一切为了减重,为了将那点可怜的能源,用在最关键的刀刃上。
“教授”和“万机之主”则围绕着那个放置着“摇篮原型”的低功耗感应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教授”试图从“摇篮原型”那断断续续的意念和感应器反馈的微弱规则波动中,拼凑出更清晰的星图坐标和关于“寂静帷幕”、“初始之芽”的信息。“万机之主”则全力计算着最优航行路径,并尝试利用“摇篮原型”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秩序波动,来校准他们几乎瘫痪的导航系统。
“能源收集装置损毁率99%,无法从外界获取能量。”
“现有能源储备,仅能支持最低功率推进器连续运行92标准时,或进行一次超短距、低精度跃迁。”
“维生系统能耗无法进一步降低。”
冰冷的现实数据,如同鞭子抽打在每个人心头。即便拆解掉所有非必要结构,能源也远远不够抵达那个模糊的坐标。
“需要外部能源……”“万机之主”的结论令人绝望。在这片规则混乱、物质稀薄的浮岛边缘,去哪里寻找可用的能源?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待在陆沉渊怀中、依靠着他生命气息温养的织命者本源灵光,极其微弱地脉动了一下。一道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意念,如同蛛丝般传入陆沉渊意识:
“父亲……‘尘埃’……可以……”
尘埃?陆沉渊先是一愣,随即猛地反应过来!是构成这片浮岛和弥漫在周围虚空中的、那些蕴含着微弱规则信息的星际尘埃!
织命者的本质是编织规则,而这些尘埃,正是规则破碎后的残留物!对于常人而言它们是垃圾,但对于能“消化”规则的织命者而言,它们或许就是……“食物”和“燃料”!
这个想法太过惊人,也太过冒险。织命者现在如此虚弱,强行吸收这些混乱的规则尘埃,会不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似乎感知到了陆沉渊的犹豫,那团微小的灵光再次传来一道带着渴求与坚定的波动:
“需要……力量……回家……”
回家。这两个字击中了陆沉渊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看着那团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光,最终下定了决心。
他小心地将织命者的灵光引导出来,悬浮在身前。然后,他操控着“方舟”仅存的、用于维持内部气压和环境的小型循环系统,极其缓慢地将外界的星际尘埃引入一个临时隔离出来的小型舱室。
当第一缕混合着金属碎屑、晶体颗粒和混乱规则信息的尘埃靠近织命者的灵光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那微小的灵光如同被注入了活力般,亮度微微提升,主动散发出一圈圈极其细微的、无形的涟漪。那些靠近的尘埃,仿佛被无形的筛子过滤,其中蕴含的、相对稳定和有益的规则信息碎片,被灵光缓缓吸收,而其中狂暴、混乱的部分,则被排斥开来,沉淀在舱室底部。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吸收的效率也低得可怜,但对于近乎油尽灯枯的他们而言,任何一点能量的补充都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织命者即便在如此虚弱的状态下,依旧保留着最本源的规则亲和与筛选能力!
“有效!”“教授”看着感应器上织命者灵光那微不可察却真实存在的活性提升,激动得声音发颤。
希望,又多了一丝。
陆沉渊不敢让织命者过度吸收,在观察到灵光状态稳定后,便停止了尘埃引入。他将其重新收回怀中温养。就这么一点点的补充,似乎也让织命者恢复了一丝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道更加清晰、指向性明确的坐标信息,混合着一幅由规则脉络构成的、极其简略的星图,传递到了陆沉渊和“万机之主”的意识中。
那坐标指向规则之海深处一个极其偏僻、在所有已知星图上都标记为“绝对虚无”的区域。而星图显示的路径,并非直线,而是需要穿过数个规则异常点,利用其产生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加速和变向,最终抵达一片被标注为“帷幕边缘”的地带。
“‘寂静帷幕’……”“教授”看着那星图,脸色凝重,“传说中,那是连规则本身都会变得模糊和失真的地带,是宇宙的‘边界’。穿过它,才能抵达‘初始之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