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7章 茶局惊变擒真凶

大宋茶事案 第7章 茶局惊变擒真凶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次日午时,天光略显晦暗,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茶仙局那号称“汴京第一雅舍”的庭院,今日门户紧闭,静得可怕,往日里丝竹管弦、吟风弄月的气息荡然无存,只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死寂。

赵令渊拎着一个硕大笨重的双层食盒,慢悠悠地走过九曲回廊。

廊下悬着的青铜风铃偶尔被风吹动,发出零星而清脆的“叮当”声响,衬得他脚下木屐敲击木板的“嗒嗒”声,在空旷的庭院里显得格外清晰,甚至有些刺耳。

“站住!”两名身着黑色劲装、面覆半张青铜面具的护卫如同鬼魅般自廊柱后闪出,拦住去路,声音冷硬,“搜身!”

赵令渊从善如流,坦然张开双臂,甚至还配合地抬了抬脚,语气轻松:“轻点儿搜,早上豆汁喝多了,怕劲儿大了一吐出来,污了各位爷的地方。”

护卫面无表情,手法熟练地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搜摸了一遍,除了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茶叶、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以及半块啃得参差不齐、硬邦邦的胡饼,一无所获。

“食盒里是什么?”护卫的目光投向那个显眼的食盒。

“哦,这个啊,”赵令渊笑得人畜无害,“给各位爷备下的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说着,他主动掀开盒盖——只见盒内分格整齐,码放着满满一盒形色各异、香气扑鼻的茶饼,有圆有方,有紧有松,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

护卫疑窦丛生,不敢大意,将每一块茶饼都掰开仔细检查,甚至用指甲刮下盒底垫着的糯米纸,放入口中尝了尝,确认无毒无碍后,终是狐疑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通过。

赵令渊慢条斯理地盖好盒盖,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他们绝对想不到,真正的“大礼”,就明晃晃、堂而皇之地摆在这食盒最显眼寻常之处。

茶厅之内,名贵的迦南香烧得极旺,烟气浓郁得几乎化不开,呛得人喉头发紧。

苏砚青被拇指粗的麻绳牢牢绑在厅中一根支撑房梁的红漆木柱上,嘴里塞着灰布团,原本白皙的脸涨得通红。看见赵令渊拎着食盒优哉游哉地走进来,他顿时激动得“呜呜”直叫,身体剧烈扭动。

主位之上,坐着一位身着宽大青衣、脸覆狰狞鬼怪面具的人,连双手都戴着手套,不露半点肌肤。他开口说话,声音经过某种铜管装置变调,嘶哑扭曲,难辨原本音色:“赵公子果然一诺千金,单刀赴会,佩服。”

“好说好说。”赵令渊将食盒随意放在脚边,拍了拍手,“毕竟苏兄昨日还欠我半块胡饼没还。阁下如此大费周折,不会就为了请赵某来喝杯茶吧?”

黑衣人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轻笑:“赵公子是聪明人。我要你怀里的东西——刘淳风死前,交给你的那本真账册。”

赵令渊挑眉,故作惊讶:“哦?王推官拼死抢走的那本,竟是假的?”

“假得粗劣不堪!”黑衣人冷嗤一声,语气带着不屑与怒意,“真的账册,上面应该详实记录着三钱局与宫中某位贵人的所有秘密交易——比如,那三百饼特制‘贡茶’的真正买家,以及……支付的真正代价。”

赵令渊闻言,忽然笑了,那笑声在压抑的茶厅里显得格外突兀:“阁下怎么就如此笃定……我今日不是来老老实实‘送货’的呢?”

话音未落,他猛地一脚踢翻身旁的食盒!

“哗啦——!”

盒中码放整齐的茶饼顿时滚落一地,香气四溢!而翻转的盒底竟巧妙地弹开一层薄薄的夹板,露出底下藏着一本蓝色封皮的线装册子!

黑衣人眼神骤然一亮,贪婪与急切尽显无疑,身形一动,疾伸手便欲抢夺!

然而赵令渊动作更快!他抢先一步抓起那本册子,顺势手腕猛地一抖——

“哗啦啦啦!”

册子页间早已被巧妙处理过,瞬间飘洒出无数极其细碎的、色泽奇异的茶末粉尘,如同烟雾般迅速弥漫开来,一股强烈而奇异的香气瞬间充斥满室!

“屏息!是**茶末!”黑衣人见识不凡,惊骇急退,厉声高呼!

但已然迟了。厅内护卫猝不及防,或多或少吸入了那带有强效麻痹作用的茶末,顿时觉得浑身酸软,头晕目眩,如同喝醉了酒般踉跄几步,纷纷软倒在地,失去了行动能力。

赵令渊早已提前含了解药,趁此混乱,身形如电,直扑向被绑在柱子上的苏砚青——

却听“锵”的一声刺耳金属摩擦声!

那黑衣人竟异常果决狠辣,非但没有后退,反而反手一刀斩断绑着苏砚青的绳索,同时将冰冷的刀锋紧紧架在了苏砚青的脖颈之上,嘶吼道:“把账册扔过来!否则我立刻杀了他!”

赵令渊停下脚步,叹了口气,语气似乎颇为无奈:“唉,阁下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他忽然抬手,打了个清脆的响指。

“轰隆!”

头顶上方装饰精美的藻井骤然破开一个大洞!木屑纷飞中,一道红影如烈焰蝴蝶般翩然落下,手中数点寒星疾射而出——兰澈的珍珠银针精准无比地直取黑衣人握刀的手腕!

与此同时,“咻咻”几声厉啸,数支劲弩从窗外疾射而入,并非射向人,而是精准无比地钉住了黑衣人宽大的衣摆和下摆,将其暂时固定原地!

“三钱局主使!还不束手就擒!”

张怀民洪亮的声音响起,伴随着甲胄碰撞之声,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禁军破门而入,瞬间将整个茶厅围得水泄不通!强弓劲弩,刀光剑影,齐齐对准了中间的黑衣人。

黑衣人陷入重围,眼见大势已去,却并不见多少惊慌,反而发出一阵低沉而诡异的狂笑:“哈哈哈哈!好!好一个请君入瓮!你们真以为……这样就算赢了吗?”

笑声未歇,他猛地抬手,狠狠扯下了自己脸上的鬼怪面具——

面具下露出的,是一张苍白无须、皱纹深刻的脸庞!

“李公公?!”张怀民失声惊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竟然是你!”

竟是官家身边最宠信、掌管御茶事宜近二十年的老太监,李彦!

李公公阴恻恻地笑着,声音恢复了原本的尖细,却带着彻骨的寒意:“咱家侍奉官家整整二十年,对他老人家的饮茶口味、习惯,乃至心境变化,了如指掌!那茶中阿芙蓉膏的份量,控制得极其精妙,连御医也难以察觉。只需连续饮用三个月,便会潜移默化,再也离不得咱家亲手点的茶……届时,西北战事正酣,官家却心绪不宁,精力涣散,朝政大事,还不是……”

他忽然猛地扭头,毒蛇般的目光死死盯住赵令渊,充满了怨毒:“都是你这小子!横生枝节,坏咱家大事!”

赵令渊却缓缓摇头,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怜悯:“李公公,您扪心自问,您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颗随时可以弃掉的棋子?”

他用脚尖踢了踢地上那本散开的“账册”——页面飘散开来,里面竟是空空如也,全是白纸!

“真正的账册,早已连同三钱局的罪证,呈送御前了。”赵令渊轻笑一声,“今日这出戏,不过是为了引您这位深藏不露的大鱼,主动现身罢了。”

李公公脸色骤然惨白如纸,身体肉眼可见地晃了一下:“不……不可能!三钱局的账册分明记录着……”

“分明记录着您与辽国秘使多年来的秘密交易?”赵令渊冷声接口,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在李公公心上,“每年三千两白银,换取我大宋边防守备图、驿道图——真是好一笔‘茶钱’!这生意,可比茶叶赚钱多了!”

李公公踉跄一步,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手指颤抖地指着赵令渊:“你……你究竟是如何得知?!此事绝密……”

“因为刘淳风刘大人死前留下的最关键线索,根本就不是什么账册。”赵令渊从袖中缓缓取出一片精心保存的茶叶,正是那日从汴河淤泥中捡到的鲜绿茶青,“而是这个。”

——只见那片看似普通的茶青背面,竟以极细的针尖,微雕着一幅详尽的边境关隘地图与数行细密的契丹文字!

“刘大人早已怀疑茶案背后涉及通敌卖国之大罪,便将这惊天线索巧妙地藏在特制的茶青中,混入那批即将送入宫的贡茶筐内。”赵令渊沉声道,“沉船那夜,他拼死挣扎,并非为了保全那些毒茶,而是奋力将这一筐藏有关键证据的茶抛入河中,就是盼望着能有心人发现,揭破这弥天大谎!”

李公公彻底颓然,双膝一软,瘫跪在地,喃喃道:“原来……原来咱家步步为营,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始终……始终没能跳出他刘淳风以死设下的局……可笑……可笑啊!”

主犯落网,案件看似已破,然而赵令渊眉宇间的疑云却并未散去。

他蹲在李公公面前,目光如炬,盯着他闪烁不定的眼睛:“李公公,晚辈还有一事不明。您虽深得官家信任,掌管内廷茶事,但终究是宫闱之人。那三钱局在宫外势力庞大,行事狠辣诡秘,您是如何驱使动他们的?背后是否另有其人?”

李公公闻言,脸上闪过一抹极其复杂的神色,似恐惧,似嘲讽,他惨然一笑,声音嘶哑:“谁告诉你们……三钱局是听咱家使唤的?”

说完这句,他眼中猛地掠过一丝决绝狠厉,毫不犹豫地低头,用力咬向自己衣领的某处——那里显然预先缝入了剧毒之物!

“不好!”张怀民惊呼一声,疾步上前欲阻止!

但终究慢了一线!李公公身体剧烈一颤,嘴角溢出一丝黑血,眼神迅速涣散,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快!传太医!绝不能让他死!”张怀民急点其周身大穴,试图护住其心脉,一边气急败坏地顿足,“线索又要断了!”

然而,就在这混乱之际,赵令渊却眼疾手快,迅速在李公公宽大的袖袍中摸索,指尖触到一物冰凉坚硬。他迅速取出,竟是一枚质地奇特、触手温润的玉币!

玉币之上,一面刻着三枚熟悉的铜钱图案,而另一面,竟赫然多了一朵雕刻得极为精致传神的、含苞待放的兰花纹!

一直紧盯着这边的兰澈,一见此物,骤然色变,失声惊呼:“这……这是……我兰家祖传的‘清兰茶币’!怎会在他身上?!”

她猛地抓住赵令渊的手臂,声音因极度震惊而微微颤抖:“我……我或许知道三钱局真正的主人是谁了!”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三人重返那间经历了不少风波的赵家小院。

那只名唤“芦花”的老母鸡正领着毛茸茸的小黄鸡,在院角悠闲地啄食着白日里洒落的茶末,一派劫后余生的安宁景象。

然而兰澈的脸色却苍白得吓人,她紧握着那枚玉币,指尖发白:“‘清兰茶币’是兰家历代族长的信物,见币如见人,可调动兰家一切资源,非同小可。三年前家族突发巨变,我那位野心勃勃的叔父兰禹夺权失败后,便与此币一同神秘失踪,再无音讯……”

她抬起眼,眼中充满了恐惧与难以置信,声音发颤:“若他……若他才是三钱局真正的主人,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他恨兰家主流派毁他前程,恨朝廷断他财路,更要向我父亲这一支脉展开最疯狂的报复!”

苏砚青挠挠头,插嘴问道:“可……可李公公通敌卖国,这跟你们兰家的恩怨,又有何干系?”

“因为兰家有一条世代相传的祖训:‘茶者,天之瑞草,地之灵木,可养民生,可娱性情,然绝不可资敌以刃,通外以祸国’。”张怀民神色凝重,缓缓叹息,代为解释道,“当年正是兰禹利欲熏心,暗中与辽国商人勾结,欲将数种珍稀茶种及焙茶秘法高价售予辽国,被时任茶焙师的刘淳风偶然察觉,毅然揭发,兰禹这才夺权失败,身败名裂,仓皇出逃。”

赵令渊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所以,沉船案,甚至毒茶案,其最终真正的目的,或许并非是为了毒害官家,而是……”

四人目光交汇,瞬间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异口同声地惊道:

“是为了调包茶种!”

——那三百饼紧压茶饼的体积与重量,恰好足以完美隐藏三百粒精心挑选的、关乎国运的优良茶种!

大宋严禁优良茶种出境,违者视同叛国。而辽国苦寒,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能获得江南优良茶种,若让他们得逞,十年之后,辽国很可能便可实现茶叶自产,届时大宋不仅将失去一项重要的战略经济优势,更将后患无穷!

“必须立刻追回那些茶种!”兰澈急得脸色发白,猛地站起身,“否则我兰澈将是兰家千古罪人!大宋的罪人!”

赵令渊却异常平静,他抬手示意兰澈稍安勿躁,目光转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不必找了。已经……来不及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夜空中,汴河方向,缓缓升起了三盏硕大的、发出幽幽红光的孔明灯——

它们排成一个精准的、令人心悸的等边三角形!

“三钱局的信号。”赵令渊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们在庆祝……‘货’已平安出境。”

苏砚青双腿一软,瘫坐在地,面如死灰:“完了……全完了……这下闯下泼天大祸了……”

“完不了。”赵令渊忽然转身,走到墙角那个破旧的鸡窝旁,伸手在里面掏摸了几下,竟拎出一个毫不起眼、沾着些许鸡毛的灰布包裹。

他在三人惊愕的目光中,慢条斯理地抖开布包——

刹那间,数百粒饱满圆润、色泽莹润、散发着淡淡生命气息的茶种,在昏暗的灯光下熠熠生辉!

“那日从河底起出那箱毒茶时,我顺手就给调了包。”赵令渊眨眨眼,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现在河底那箱所谓‘茶种’,不过是咱们昨晚吃剩的、炒熟了的黍米粒——辽国那边若是精心栽培这个,倒是来年能收获一大锅香喷喷的小米粥。”

众人愕然片刻,随即反应过来,紧绷的气氛瞬间冰消瓦解,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哄堂大笑!

兰澈笑得前仰后合,笑着笑着,却忽然捂住脸,泪水止不住地从指缝中涌出,声音哽咽:“舅舅……舅舅……您看到了吗……您可以……瞑目了……”

三日后,官家降下圣旨。

兰苑沉冤得雪,官复原职,御赐金匾重悬门楣;苏砚青因协助破案有功,授茶监丞,入主茶焙局;张怀民晋礼部尚书,仍兼茶仙局理事。

唯赵令渊一人,拒不受任何官职爵禄,只笑嘻嘻地求了一道特旨,敕封其为“天下第一闲人”,并特许他可自由出入禁苑书库及茶库,翻阅一切典籍。

宣旨太监带着赏赐抵达那小院时,他正蹲在院子里,认真地给那一大一小两只鸡喂食新炒的粟米。

太监尖着嗓子,最后问道:“赵公子,官家圣恩浩荡,特命咱家问问,您可还有什么别的想要的赏赐?但说无妨。”

赵令渊歪着头想了想,一脸认真地问道:“别的倒是没啥……就是那晚放出去的三盏孔明灯,花了五十文钱,能给报销了吗?”

宣旨太监:“……”

是夜,月华如水,万籁俱寂。

赵令渊独坐院中石凳上,对着月光,慢悠悠地沏了一盏“野兰香”。

茶雾氤氲,清香四溢。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墙角,轻声道:“看了那么久,不渴吗?出来吧。”

话音落下,墙头传来一声极轻的笑,一道熟悉的红影轻巧跃下,身姿翩然,依旧是红衣银针,笑靥如花,正是兰澈。

“赵大闲人,”她歪着头,眼中带着好奇与狡黠,“你怎么知道是我?”

“茶香告的密。”他推过另一只早已备好的茶盏,嘴角含笑,“它说,有故人携兰香而至。接下来,有何打算?”

“自然是重振兰苑,清理门户,还有……追查我那位好叔父的下落。”她接过茶盏,眼波在月光下流转,忽然促狭一笑,“顺便嘛……好好监督某位‘天下第一闲人’,看他是不是真的能闲得住。”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清澈的月色落满青瓷杯盏,茶汤澄净,一如他们初见时的光景。

而未来的路,仿佛也在这茶香月色中,缓缓铺陈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