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69章 星槎茶阵迷云深

大宋茶事案 第69章 星槎茶阵迷云深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玉髓光华冲天而起,映得海面碧透如琉璃,恍若将整片东海都化作了一盏巨大的建窑兔毫盏,波光粼粼间泛着七彩晕芒。

星槎残骸所化之岛轰鸣震颤,七座茶灶烟气聚成龙蛇,缠绕祭坛,散发出混杂着茶香与血腥的诡异气息。

狄青——昔日的渤海郡王,如今的逆贼枢密使——立于水晶棺旁,狂笑之声响彻海天:“赵提刑!尔等纵有通天之能,今日也休想阻我北斗茶阵!这‘七玉归位,星槎重光’之势,便是大罗金仙也难逆转!”

赵令渊软剑横胸,目眦欲裂。却见那水晶棺中的皇长子竟缓缓睁眼,瞳仁碧绿如茶汤,心口金针嗡鸣,牵连五色茶丝,操控如傀。

“陛下……”林素问失声惊呼,腕间玉蝉骤放清光,与那玉髓光华悍然相撞,迸出万千星火,如茶碾碎玉,簌簌落海。

这玉蝉原是第七枚玉髓所化,与另外六枚同根同源,此刻相互感应,竟在半空中交织出奇异的光纹,似卦非卦,似图非图。

正当此时,忽闻岛岸传来一声长啸,其声清越,竟压过海涛:“狄青老贼!可还识得故人否?”

但见一艘蜈蚣快艇破浪而来,船头立着位白发老妪,手持九曲藤杖,身披百衲茶衣,竟是传闻早已仙逝的“北苑茶神”陆九娘!她身后跟着十余名茶农打扮的汉子,皆腰挎茶篓,篓中暗藏兵刃。更有一位身材高瘦、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手持罗盘,腰悬茶囊,乃是闻名闽北的风水茶师——“茶卜先生”谢汝言。

“陆婆婆!”破瓢先生惊喜交加,“您老竟尚在人世!”

原来二十年前,狄青以“海东青茶”毒害边军时,陆九娘便是北苑茶坊的主管,因察觉茶中异样而遭追杀,假死遁世,暗中联络受害将士家属,组成“破茶军”,专查茶毒案。那谢汝言则是她在逃亡途中结识的奇人,精通《茶经》与《易经》,能以茶卜卦,以卦寻踪。

狄青面色微变,旋即冷笑:“区区村妪,也敢撼树?”

挥手间,岛岸“茶炮”调转炮口,喷出浓稠茶雾,腥甜扑鼻——那是混了罂粟膏与星槎粉尘的“忘忧雾”,人畜触之即癫。

陆九娘却不慌不忙,自怀中取出一把铜茶则,舀起一撮碧色茶末,正是明前龙井的“雀舌”嫩芽,迎风洒去。

茶末遇雾即燃,绽出青莲状火焰,顷刻间将毒雾烧净。

“老身采茶六十年,岂不知‘明前茶克**雾’之理?”她藤杖顿地,厉声道,“狄青!你以‘改稻为茶’之名,霸占闽北良田,更以毒茶控制乡民,今日该偿债了!”

双方顿时混战。

“破茶军”汉子们自茶篓中抽出短铳——竟是改良过的“茶碾铳”,以压缩茶粉为弹药,中者虽不致死,却浑身奇痒,战力尽失。

狄青麾下“茶军”则列阵迎敌,步伐依《茶经》“七之事”之序,变幻莫测,手中兵器皆仿茶器:茶钤为钩,茶罗为盾,茶臼为锤,煞是奇诡。更有甚者,阵中忽推出数辆“茶战车”,以巨竹为架,上置铜釜,釜中煮沸的竟是黏稠的“茶膏”,泼洒而出,沾肤即溃。

谢汝言罗盘急转,口中念念有词:“坎位水弱,离火过旺,需以巽风导之!”指引“破茶军”避开茶膏攻势。忽见他一拍茶囊,飞出数片普洱茶饼,精准嵌入战车枢纽,车轴顿时卡死。原来他以茶饼为卦,算准了机关要害。

赵令渊疾扑祭坛,欲救皇长子。忽闻破空声响,三枚“乌龙茶针”自暗处射来,疾如电闪。阮流珠琴弦急拨,音刃拦截,却只击落两枚,第三枚直取赵令渊后心!

危急时,一道瘦小身影自礁石后窜出,竟以齿衔住毒针——原是那漕帮杜三爷!

他吐针笑道:“赵大人欠俺一碗‘谢恩茶’了!改日请俺吃顿汴京‘分茶’便是!”

话音未落,忽被狄青亲卫的“茶斧”劈中肩头,血染衣襟。这“茶斧”形如劈茶饼的铜斧,刃口却淬了剧毒。

祭坛上,林素问腕间玉蝉鸣声愈急,与七玉髓共振,竟在半空映出幻象:十年前的御茶园,少年狄青与尚是太子的官家品茗论棋,刘德妃殷勤奉茶,茶盘下金针暗闪……

原来当日中蛊的不仅是太子,更有狄青!他心脉早被“子母蛊”所控,母蛊却在刘德妃手中,故不得不听命于她。

“怪不得……”赵令渊恍然,“狄将军一生忠勇,晚年竟行悖逆之事!竟是受制于人!”

狄青闻言剧震,面露挣扎之色,忽抱头嘶吼,瞳中碧光忽明忽暗。

雾隐岛主见状急欲补全阵法,将最后一块玉髓猛按入凹槽。霎时地动山摇,星槎残骸竟开始合拢,裂缝中涌出滚烫茶汤,带着陈年普洱的腐气,灼人肌肤。那茶汤色泽暗红如血,竟是传说中的“赤汤”,宋徽宗《大观茶论》曾载:“赤汤者,非茶之正色,乃邪祟附焉”。

秦晏之忽自混战中脱身,跃至赵令渊身旁,急道:“大人!在下查得此岛核心有一‘茶心舱’,乃星槎动力所在,需以《大观茶论》真迹为钥开启!若能毁之,或可阻阵!”说罢自怀中取出一卷焦黄书册——竟是蔡襄亲笔《茶录》残卷!“此物得自市舶司秘阁,或可一试!据说星槎核心的机关,乃依北宋‘斗茶’规则所设,需循‘点茶七汤’之法方能破解!”

众人奋力杀向岛心。

沿途但见诡异景象:星槎内壁嵌满宋代名窑茶具,汝窑杯、哥窑盏、定窑钵,皆泛幽光,组成庞大茶阵。每一步皆需依茶道次序,错踏即触发机关。

幸有陆九娘与谢汝言从旁指点:“此为‘七汤点茶阵’,需依蔡君谟《茶录》之法:一汤调膏,二汤击拂……”

她每说一步,赵令渊便依言踏位,软剑点破对应茶器,机关应声而废。

破瓢先生更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各色茶具,见招拆招:以茶筅格开飞箭,以茶则拨动机关,妙趣横生。

终至一扇巨门前,门镂双龙戏珠纹,珠乃一饼龙凤团茶,清香犹存。

秦晏之以《茶录》残卷覆之,门悄然而开。

舱内景象令众人倒吸凉气:但见中枢竟是一株巨大茶树,根须盘绕如龙,深入星槎核心,枝叶间结的不是茶果,而是颗颗跳动人心!树顶悬一具琉璃罐,罐中浸泡一物——竟是先帝被剜出的心脏,早已干瘪发黑,却仍随玉髓光华微微搏动!树下更有一圈青铜鼎,鼎中熬煮着不同颜色的茶汤,依“五行五味”排列,散发出诡异香气。

“原来‘心血茶’之源在此!”破瓢先生骇极,“以帝王心焙茶,怨气蚀骨,故能控人心魄!这分明是南唐遗毒的‘祭心茶术’!”

狄青倏地现身舱门,面色惨白如纸:“晚了……星槎已吸足七玉之力,即将重归星海!宋室气数已尽,尔等何必……”话音未落,忽心口剧痛,呕出大滩黑水,水中金针游动——刘德妃竟通过母蛊催功!

狄青狂吼一声,挥剑斩向茶树!显然欲同归于尽。

赵令渊急格其剑,二人战作一团。狄青剑法大开大阖,使的竟是军中“斩马刀”化出的“劈茶剑”,力重千钧;赵令渊软剑刁钻,似“分茶勺”轻灵点拨。剑光交错间,削落无数茶叶,叶落即燃,蓝焰蹿升。

阮流珠琴音助阵,奏的竟是《兰雪茶歌》,音波过处,茶树根须寸断。

忽闻舱外传来阮流珠惊呼:“阿璎!”

原来阮流璎竟趁乱潜入,欲夺玉髓。

姐妹再度相斗,琵琶裂帛,琴弦迸断。

阮流璎狞笑:“姐姐可知?俺早与岛主炼成‘连心茶蛊’,今日便让你尝尝噬亲之痛!”自怀中掏出一只黑釉盏,盏中血茶沸腾——竟是掺了阮流珠生辰八字的“咒茶”!

正要泼出,忽被一物击中手腕——竟是谢汝言掷出的普洱茶饼!

“姑娘莫忘,茶道贵和,同室操戈,终遭茶反!”他厉声喝道。

正当此际,异变陡生!

那牧童竟悄然现身,笛声再起,却非先前傀曲,而是清越的《鹧鸪天》——正是星槎核心的谐频破阵之音!

玉蝉应声飞起,撞向琉璃罐,“砰”然碎裂,先帝之心化为齑粉。

七玉髓光华骤黯,星槎剧烈震荡,地裂处处。

狄青猛地挣脱蛊控,踉跄扑向皇长子水晶棺,老泪纵横:“老臣罪该万死……”

竟以毕生功力震断五色茶丝,将少年推入赵令渊怀中,“快走!星槎将沉,带殿下……饮一碗真正的建溪茶……告诉他,狄爷爷……并非……”言毕身坠裂缝,被滚烫茶汤吞没。

那一瞬,他怀中掉出一块残破的茶牌,上刻“忠勇”二字,乃是当年官家亲赐。

众人急撤。

临行前,林素问瞥见舱壁刻有一行小字:“星槎归处,茶烟永续。七玉重聚,沧海复清。”

似谶非谶,疑云丛生。更有一幅模糊星图,标注着古怪方位,似与福建北苑茶场有关。

方登小舟,却见海天之际驶来庞大船队,旗帆猎猎,绣着“福建路茶盐司”字样。为首楼船上,一位青袍官员朗声道:“本官蔡迢,奉密旨查办茶案!狄青何在?”

竟是新任福建转运使!然其袖口隐隐露出雾隐岛纹饰,唇边笑意莫测。身旁更立着一位黑衣女子,面覆轻纱,手持一柄奇特的“茶扇”,扇骨竟是以茶筅改制而成。

赵令渊握紧玉佩,遥望汴京方向。

海风送来陆九娘的叹息:“茶案深似海,这才刚揭盖啊……瞧那蔡迢,怕是蔡京族亲,这‘茶盐司’里头,不知藏了多少雾隐岛的暗桩……”

浪涛间,似有新的暗流,在茶烟弥漫处悄然涌动。

那黑衣女子忽展开茶扇,轻轻一摇——扇面上竟绣着一幅星槎航海图,航线尽头,直指茫茫东海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