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19章 真经现世启新章

大宋茶事案 第19章 真经现世启新章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福星号在晨雾中悄然驶入泉州港西侧的偏僻锚地,船身吃水颇深,还带着茶壶岛火山喷发的硫磺气息,淡淡刺鼻,混杂着海风的咸腥。

赵令渊站在船头,青衫微湿,怀中紧裹着那卷《茶经》真迹,帛书隔着油布仍能感受到奇异的温热,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动,与他心跳相和。

阿海熟练地将船缆系在荒废的旧码头的石桩上,缆绳摩擦石岸,吱呀作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四周只有几声早起鸥鸟的鸣叫打破黎明前的沉寂,海面平如镜,倒映着东方渐明的灰白天光,波纹不兴。

“从此处上岸,穿过前面那条蚝壳巷,尽头便是家父的旧宅。”阿海压低声音道,手指远处一片低矮屋檐,那屋檐下悬着几串风干鱼虾,随风轻摆,“林大人已安排妥当,内外皆有接应,都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她轻叩岸边一块松动的玄武岩石壁,三长两短,暗含节奏。

只听机括轻响,一道暗门悄然滑开,仅容一人弯腰通过,内里漆黑,涌出阴凉潮气,带着陈年海泥的味道。

密室内,一盏油灯映照四壁斑驳的书架,架上堆满泛黄账册与卷边海图,空气中有股旧纸与霉尘混合的气息。

赵令渊小心翼翼地将帛书展开于中央石案,众人顿时屏息凝神——但见陆羽亲笔字迹如龙蛇竞走,酣畅淋漓,墨迹中竟掺着细细金粉,在昏黄灯光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仿佛七百年的时光未曾磨灭其神韵。

更令人称奇的是,书页间夹着数片近乎透明的茶笺,薄如蝉翼,对着灯光微微转动,竟显现出层层叠叠的立体山水图,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细致标注着各种罕见茶树的生长之地、采摘时节与独门制法,精妙绝伦。

“看这里!”苏砚青忽然指着《六之饮》篇页缘的朱笔批注,声音因激动而发颤,“陆羽亲笔记载:‘葛仙茶魄,非人间物。妄用者癫,善用者明’。旁侧还有蝇头小字:‘余于竟陵见茶魔患者,瞳现金环,笑而歌茶谣,七日乃毙,其状甚惨’。竟陵正是陆羽故里!此必是他亲眼所见!”

话音未落,兰澈忽然抽剑指向门外,厉声道:“有人!”

剑风扫过,油灯骤灭,室内顿时陷入一片漆黑。

黑暗中只听衣袂飘响,极轻极快,一道黑影如烟般掠过书架,轻巧无声,带起一阵微风。

赵令渊急护帛书,将其揽入怀中,却觉腕间一轻——那只盛放醒梦草籽的羊脂玉盒竟不翼而飞!唯余一丝冷冽异香残留鼻端,若有似无。

重燃灯火后,地上只余一朵干枯的茶花,形如并蒂双生莲,色呈灰白,瓣缘卷曲。阿海俯身拾起,面色微变:“是‘双生茶盗’留下的标志!这对兄妹姓沐,兄名沐风,妹名沐柔,轻功卓绝,行踪诡秘,专盗茶界奇珍异宝,多年来从未失手。此番竟盯上了我们,看来醒梦草之事,已非密不透风。”

所幸《茶经》真迹未失。

众人定下心神,细细查探,发现帛书夹层另有乾坤——以薄荷露轻轻浸润书页边缘,待水迹微渗,隐现出一幅葛洪亲绘的《天下茶脉图》,山峦水系皆以银线精细勾勒,江河走势栩栩如生,其中一条朱红细线尤为醒目,自海外茶壶岛发端,穿洋过海,直通汴京地底,蜿蜒如龙,穿州过府,暗合地脉!

“莫非……”赵令渊猛然想起闲人茶楼后院那口甜水井,井水甘冽异常,四季不涸,烹茶尤佳,“汴京城下竟有茶脉潜行?与传说中的八功德水同源?若真如此,这茶脉便是汴京茶事的根基所在!”

突然,密室轻微震动,顶上粉尘簌簌落下,一侧书架悄然移转,露出林知章焦急的面容,他官袍下摆沾满泥点,额角见汗:“快走!王师闵已知你们归来,正带兵围捕!人马已至巷口!迟则生变!”

他们不敢耽搁,立刻从暗道急退,曲折行至港区货栈。

腥咸的海风裹着堆积如山的豆蔻与肉桂的浓烈香气,弥漫空中,恰好掩盖了行踪。

货栈角落阴影处,赵令渊眼尖,瞥见几个熟悉的身影——竟是米芾与那老船匠,正借着货箱缝隙透入的微光,仔细查验一批标注“景德镇瓷器”的木箱,开箱处,内里的七彩泥在昏暗光线下依然流光溢彩,润泽非常。

“先生无恙!”赵令渊惊喜交加,快步上前。

米芾捻须轻笑,得意洋洋:“老夫与守炉人老弟合演了出金蝉脱壳的好戏,那王师闵至今还以为我们困在茶壶岛火山之下,派了大批人手在附近海域徒劳搜寻呢。”

他屈指敲开另一口木箱,里面满是茶壶岛特有的七彩泥,熠熠生辉,“此物妙极,可中和鬼茶毒性,老夫已设法分批运往各地,嘱人掺入水井,或可缓解毒症,暂保无辜。”

老船匠从怀中取出一管色如古铜的斑竹简,神情郑重:“这是在丹炉密室深处所得,乃葛仙公亲遗《醒梦方》。”

简上以黑漆书就细小文字,记载着以茶魄精华配制解药的详尽之法,强调需以汴京八功德水冲泡,文武火交替,九转方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情势紧迫,众人决议分头行动:苏砚青精通药理且熟悉泉州,留守继续搜集王师闵罪证,密切监视市舶司动向;兰澈武艺高强,心思缜密,负责护送最关键的一批七彩泥北上,沿途相机分发;赵令渊则携《茶经》真迹速返汴京,应对即将到来的茶圣祭之变。

临别时,阿海赠予赵令渊一枚精巧的螺钿令牌,嵌贝在微弱光线下幽幽闪光:“持此物可调动海上‘茶帮’兄弟,他们都是血性汉子,遇险时吹响令牌暗格内的海螺,自有人相助。”

返程海路,风波险恶。

第三日黄昏,天色骤变,黑云压顶,浪高数丈,船只剧烈颠簸,不得不冒险避入一处荒岛港湾暂避。

岩洞中,雷电交加,赵令渊借那刹那闪耀的电光研读《茶经》,电光闪烁间,忽见陆羽在《四之器》篇竟以密写技术记录了一种奇特器物的炼制方法——“真茶镜”,需以茶魄结晶细细磨镜,方能照见茶汤本质,辨其阴阳,识其真伪。镜成之日,尤需以清明无根水淬火,方得圆满。

暴风雨渐歇,天色微明,他们在那荒岛滩涂发现一艘严重破损的阿拉伯商船,帆破桅折,一片狼藉。

船主拉希德奄奄一息,倒在浅水中,手中紧攥着半块色泽诡异的茶饼,唇干裂渗血,喃喃道:“魔鬼……魔鬼茶……”

赵令渊心中一凛,认出茶饼上清晰的朱红印记——竟是闲人茶楼三个月前售出的“雪顶含翠”!那印记鲜明依旧,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邪气。

“有内奸。”兰澈面覆寒霜,手按剑柄,指节发白,“茶楼出品竟成了害人之物。必是运输途中被巧妙调包,掺入了鬼茶成分。”

他们急忙救治拉希德,喂以温米汤。

稍缓过后,拉希德断断续续道出:这批茶饼被人在运输途中设计调包,混入了鬼茶成分。不明就里的买家饮后产生可怕幻觉,竟将整个商队引向死亡海域,最终触礁沉没,唯他抱着一块浮木侥幸得生。

历尽艰辛返回汴京时,城市已入深秋,道旁梧桐落叶飘黄,满目萧瑟。

赵令渊未敢直接返回闲人茶楼,而是直赴挚友张怀民府邸。

夜半时分,书房烛光摇曳,映照案上《茶经》真迹,张怀民抚案细观,须发微颤,良久长叹:“果然如此!茶脉贯通汴京地底,竟与八功德水同源共生。若被歹人利用,投毒于脉,则满城饮水之人皆癫,国将不国!其心可诛!”

忽听屋顶瓦片轻响,数支淬毒短箭破窗而入,嗖嗖数声,深深钉入案中木纹!

赵令渊反应极快,扑倒张怀民,就势滚入紫檀屏风之后。

但见窗外人影幢幢,兵刃相交之声不绝于耳,铿锵刺耳。

片刻后,兰澈提剑而入,剑尖犹自滴血,衣袂染红:“是双生茶盗,交手数合,已然退走。武功路数诡异狠辣,似非中原正统,倒像糅合了海外异术。”

地上遗落一枚银制茶簪,簪头精巧,錾刻着细小的“柔”字,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是茶盗妹妹沐柔的随身簪子。”兰澈蹙眉拾起,仔细端详,“她兄妹二人向来号称‘只盗珍品,不伤人命’,今日为何突下杀手,行此灭绝之事?”

赵令渊接过茶簪,入手微凉,细察之下发现簪身中空,轻轻一旋,竟从内里倒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纸卷,展开一看,仅有八字:“茶楼有变,勿归。”

字迹娟秀灵动,墨中带着淡淡茶香,似有警示之意,却又迷雾重重。

他们心下惊疑,连夜悄然潜入闲人茶楼后院,伏于墙头矮树之后。

但见楼中灯火通明,远超往日,许多陌生面孔的伙计穿梭往来,步履轻盈矫健,分明身怀武功。

地下室方向传来熟悉的、此刻却令人心寒的声音——竟是本该远在泉州的王师闵!语带得意,志在必得。

“三日后的茶圣祭,便是将这些‘仙茶’进献官家之时。”王师闵冷笑声传来,伴随着轻叩箱子的声响,“赵令渊若敢现身,便坐实他冒名顶替、欺君罔上之罪;若他不现身,便是做贼心虚,潜逃无踪。左右皆是死局,看他如何破解!”

兰澈怒从心起,欲拔剑突袭,被赵令渊悄然按住手臂:“且慢!看他们正在搬动的那些箱子。”

但见那些伙计们正将一批标注“七彩泥”的木箱搬入地下室——那箱子的样式、大小,正是米芾在泉州精心准备的那些!然而箱角却有几道新鲜刮痕,漆色也与记忆中略有差异。

“调包计!”二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心底寒意顿生。

真正的七彩泥恐已遭人暗中替换,此刻楼中所存,怕是夺命的毒药!

更令人心惊的是,院中那口熟悉的水井,此刻竟泛起奇异七彩光芒,井水咕嘟冒泡,沫涌如沸——分明是地底茶脉已被某种手段激活!

赵令渊冒险以银勺取水品尝,舌尖一触,脸色骤变:“水中确含茶魄精华,但竟混入了大量曼陀罗粉,气味被茶香巧妙掩盖。有人要借茶圣祭之名,通过井水让全城人陷入幻境,任其摆布!好大的手笔!”

危机迫在眉睫。

赵令渊深吸一口气,忽想起《茶经》真迹中陆羽于篇末附录记载的“以茶破茶”之法:需以真茶镜照见邪茶本质,以纯净醒梦草净化水源,更需秉持茶道至诚之心,引动地脉浩然正气,方能彻底荡涤邪祟,还原本真。

茶圣祭前夜,汴京忽降罕见大雪,鹅毛般的雪片纷飞一夜,满城银装素裹,积素茫茫。

赵令渊独立于皇城东北角楼之上,凭栏远眺,望满城玉树琼枝,万家灯火在雪幕中如豆闪烁。远处,闲人茶楼的灯光在纷飞雪片中朦胧如星,看似宁静,却暗藏无限杀机。

“好一场瑞雪。”张怀民踏雪而来,狐裘领口沾满晶莹雪沫,呵气成雾,“雪水至纯至净,最宜煎茶,明日正当涤荡乾坤,一扫妖氛。”

赵令渊微微一笑,神色沉静,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于寒冷空气中:“那就煮一壶汴京最大的茶。”

他缓缓展开《茶经》最后一页,陆羽的结语在雪地反光中清晰如刻,直叩心扉:“茶道在心,不在术;在真,不在奇。后世君子,谨记谨记。”墨迹沉静厚重,似蕴藏着千钧之力与无尽期许。

晨钟破晓时,茶圣祭的盛大鼓乐声穿透雪幕,响彻汴京上空,九声钟鸣悠远绵长,荡开层层雪雾。

一场关乎茶道本真、社稷安危的终极决战,即将在雪后初晴、日光熹微的皇城之中展开。而所有的真相,亦如壶中升腾的茶烟,袅袅盘旋,终将散于朗朗乾坤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