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宋茶事案 > 第18章 玉璧玄机破浪行

大宋茶事案 第18章 玉璧玄机破浪行

作者:仙鹤一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4:14:03

妈祖庙内的烟雾渐渐散尽,唯有海风卷着香灰在殿中打着旋儿,如龙吸水,久久不散。

赵令渊握紧手中那枚温润玉璧,其上星图般的纹路在晨曦微光中若隐若现,触手生温,似有生命般与掌心脉搏相呼应。

庙外王师闵的呼喝声与杂乱脚步声渐远,想必是追着米芾与老船匠而去,一路奔向海岸方向。

兰澈警惕地守在窗边,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外界,苏砚青则就着渐亮的天光,仔细检视方才混乱中老船匠塞过来的一卷用鲨鱼皮包裹的海图,皮面粗糙坚韧,却韧而不破,隐隐散发着海腥与岁月的气息。

“这是……”苏砚青小心翼翼地展开海图,甫一观览,便倒吸一口凉气,指尖微颤,“竟是葛洪的《航海指南》!失传已久的宝物!”

图中不仅以精细笔触标注了茶壶岛的准确方位,还详尽记载了周边暗流、礁群分布与天文导航之法,密密麻麻的注记如星罗棋布,精妙非常。

更令人惊奇的是,图角处以朱砂绘有一只三足丹炉,炉身蟠龙纹路与赵令渊手中的玉璧纹饰完全吻合,丝丝入扣,俨然一体。

三人不敢久留,趁着晨雾未散,海面朦胧,驾着一叶小舟悄然返回泉州城。

码头上已是戒备森严,市舶司的兵丁挨个严格检查往来船只,喝问之声不绝于耳。

正当他们发愁如何进城时,一个头戴箬笠、身着打补丁渔衣的渔姑状似不经意地轻轻撞了下赵令渊,顺势塞来三块磨损的旧渔牌,低语声细若蚊蚋:“三位客人可是要买鲜货?随我来。”眼神机警灵动,动作滑溜如鱼。

渔姑引他们钻入一艘装满牡蛎筐的渔船,腥气扑鼻而来。她利落地移开数筐牡蛎,底舱竟露出一处暗格,仅容三人蜷身藏匿。待兵丁检查完毕,吆喝着放行后,她才摘去箬笠行礼,露出一张被海风熏染成古铜色的脸庞:“小女阿海,奉林通判之命在此接应诸位。”

原是林知章安插的眼线,常年混迹码头,人脉熟络,如盐入水,不着痕迹。

在阿海那僻静的渔家小院里,渔网悬挂檐下,贝串随风轻响,他们终于得以静心细研那卷神秘海图。

苏砚青以银针试探图纸,发现其经特殊药水浸泡过,遇热方能显影——在烛火小心烘烤下,图中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琥珀色注解,详载着茶壶岛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甚至还有葛洪手书的炼丹心得,字迹古朴苍劲,如刻如凿,蕴藏着古老智慧。

“原来如此!”赵令渊指着其中一段文字,眸光骤亮,“葛洪在岛上发现一种会发光的奇异苔藓,名唤‘茶魄’,将其混入丹砂可炼出‘醒神丹’,服之令人精力倍增,神思清明。但若与某些南洋特异香料合用,就会变成惑乱人心的‘迷神散’,能使人狂癫,心智迷失。”言罢,他与苏砚青对视一眼,皆见对方眼中震惊之色。

兰澈忽然道:“那玉璧……”

赵令渊会意,将玉璧轻轻按在海图的丹炉图案之上。

严丝合缝!

璧上星图与海图中的航线完美重叠,如钥入锁,精准指向岛屿东南角的一处弯月形海湾,旁注一行细小篆文:“归墟之眼,星槎可渡”。

是夜,林知章密访小院,带来惊人消息:王师闵已调集五艘战船,以剿海盗为名准备出海,粮草淡水俱已备足。

更蹊跷的是,市舶司仓库的三百石硝石不翼而飞——那正是开矿炸山的必需之物,寻常商船绝无用处。

“他们是要炸山取炉!”众人顿时醒悟,背生寒意。葛洪丹炉既在火山口,岩石坚厚异常,寻常方法难以取得,唯有以大量硝石炸开山体,但此举险甚,稍有不慎,便是山崩地裂,炉毁人亡之局。

情势危急,他们决定抢先出海。

阿海找来其表兄的商船“福星号”,假借往麻逸国贸易之名,载满丝绸瓷器,次日黎明悄然离港。帆张风顺,鸥鸟绕桅欢鸣,泉州城楼在晨曦中渐远如黛。

海上的日子漫长而枯燥。

赵令渊整日潜心研究海图与玉璧,发现星图竟与夜空的牵牛星宿遥相对应,斗转星移,方位暗合,玄妙无比。

苏砚青则忙着辨认葛洪留下的草药图谱,其中一种七叶赤果的植物让他若有所思,翻烂了随身携带的药典:“此物似与《本草拾遗》所载之‘醉仙萝’极为相似,云其果酿之酒,饮者飘飘然如见仙踪……然多服则心智迷失,癫狂难愈。”

第七日黄昏,了望的水手忽然惊呼:“海水变色了!”

但见船周海水由碧蓝逐渐变幻为琥珀色,澄澈透亮,水面上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水母,蓝绿闪烁,如星子洒落海面,随波起伏,幻彩流光。

阿海面色凝重,握舵的手紧了紧:“这是‘茶汤海’,老辈渔人相传,葛洪曾在此倾倒炼丹废料,海水从此变了色泽,鱼虾不入,唯此奇异水母共生。”

是夜,赵令渊被一阵奇异歌声惊醒,声调缥缈空灵,似吟似叹,若有若无。

循声至甲板,见兰澈凭栏而立,眼中竟泛着诡异金光,喃喃自语:“你听,茶魂在歌唱……邀我共舞……”

海面上,发光的水母聚成巨大漩涡,缓缓转动,那迷离歌声正是从中传来,妖异迷人,摄人心魄!

赵令渊急取醒梦草熏香,青烟直扑兰澈面门。她猛一激灵,恍然清醒,额角沁出细汗:“我方才好像看到了无数茶苗在海中生长,开花结果……又似有万千模糊面孔朝我微笑……”

话音未落,船身剧震,木屑纷飞——他们闯入了一片暗礁区!黑礁如犬牙交错,浪涛击石,白沫飞溅。

危急时刻,赵令渊依玉璧星图指挥转舵,声镇海浪:“左满舵,循北斗方位!避坎位,走离宫!”

说也奇怪,船竟在密布暗礁的险恶水道中安然穿行,如得神助,最终稳稳停靠在一处隐秘的月牙湾。

但见水静沙明,椰林婆娑,恍若世外桃源。

登陆后,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岛上茶树皆泛着幽蓝微光,枝叶如镀银霜,溪流竟是七彩之色,潺潺流过斑斓彩石。空气中弥漫着奇异的茶香,吸之令人神清气爽,百骸通透,疲惫尽消。

依图索骥,他们找到火山口的入口——一处覆满青藤的洞窟,藤蔓间隐见古老石刻。

洞壁深刻着葛洪的警语,字迹苍劲有力:“丹道自然,强取必咎。妄动者,天火焚之。”

玉璧嵌入石壁凹陷处时,机关轰然启动,巨石移转,露出向下的狭窄石阶,深不见底,寒气森森扑面。

深入地心,温度渐升,岩壁灼热烫手。

最终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熔岩洞窟,热浪滚滚扑面。中央矗立着三足丹炉,高逾两人,炉身刻满日月星辰,神秘符文流转不息。炉中竟还有余火幽幽燃烧,煅烧着某种未知金石,散发出七彩烟雾,凝而不散,异香扑鼻。

“这火……竟燃了七百年不灭?”苏砚青难以置信,以扇探热,须发几焦。细看才发现,炉底巧妙连接着地热裂缝,赤红岩浆微微涌动,竟是利用火山能量维持炉火,造化之奇,匪夷所思。

赵令渊忽然发现炉壁有阴刻小字,拂去厚重积灰,露出全文:“青龙三年,吾炼金丹于此。然茶魄之妙,非在长生,而在明心见性。后世若至,当谨记:茶道贵真,勿迷神通。心正则茶清,心邪则茶魔。”字字如洪钟,敲击心扉,发人深省。

正当他们潜心研究取炉之法时,洞外传来猛烈爆炸声,地动山摇!碎石簌簌落下——王师闵的人马已然杀到!呼喝声与杂乱脚步声如潮水般涌近。

“快看!”兰澈疾指炉顶。

原来丹炉与岩顶一根天然水晶柱相连,柱中流淌着金色粘稠液体,光华流动,蕴藏着庞大能量。

“是茶魄精华!”苏砚青惊呼,捧镜细观,“若强行移炉,必毁此天地至宝,暴殄天物啊!”

追兵已至洞口,火把光芒耀目,喊杀声震耳。

千钧一发之际,赵令渊注意到炉耳可转动,其上纹路与玉璧图案相契:“葛洪既留玉璧,定有取炉之法。”他依星图方位转动炉耳,三转九停,丹炉竟缓缓沉入地底,隆隆声中,露出下方一间隐蔽密室!

冷气扑面而来,尘封已久的气息弥漫。

三人急入密室,见四壁刻满葛洪的茶道心得,图文并茂,深奥精妙。

正中石案供着一卷帛书,素丝为面,展开竟是《茶经》真迹——陆羽亲笔批注本!朱墨灿然,笔力千钧,跃然帛上。扉页题着:“余访葛仙遗迹,得悟茶道真谛。后世君子,当以茶养性,莫蹈迷途。茶之乱,实乃人心之乱也。”

洞外传来王师闵气急败坏的怒吼:“炸开山洞!得丹炉者赏千金!”

赵令渊急取帛书,入手轻软柔韧,发现案下另有巧妙机关——一扳机括,石壁悄然滑开,一条隐秘暗道通向海边,风声潮响隐约可闻。

他们沿暗道疾步奔逃,身后爆炸声不绝于耳,山石崩摧,震耳欲聋。

出口处,阿海正驾舟焦急接应,面染烟尘,发丝凌乱:“快!涨潮了!再迟便困死于此!”

小舟疾驶离岛时,整座火山开始猛烈喷发,地吼如雷,七彩烟雾直冲云霄,遮天蔽日。

王师闵的船队在浓烟与巨浪中乱作一团,帆折舵毁,惊呼惨嚎之声随风凄厉飘来。

月下,碧海波平如镜,赵令渊展开《茶经》真迹,就着月光细观墨痕。在葛洪批注之旁,竟还有陆羽手绘的星图——与那玉璧纹路一模一样,精细入微,暗藏玄机。最后一行小字墨迹犹新,似刚写就:“茶道无极,薪火相传。后世有缘人,珍重。”仿佛跨越七百年的时空嘱托,重若千钧,承载着无限期许。

海浪轻摇小舟,如摇婴儿摇篮,载着千年茶秘,驶向黎明。

天际已露鱼肚白,曙光染金波光,前路漫漫,而真相,犹在云雾深处,静待揭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