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29章 京华秋意传书简,北境归人话桑麻

京城的秋意是被一场夜雨带浓的。晨起推开窗,庭院里的玉兰新苗已抽出半尺高的细茎,叶片上滚着晶莹的雨珠,被朝阳一照,像缀了串碎钻。林晚意蹲在苗边,用指尖轻轻拂去叶上的尘土,身后传来萧彻的声音:“仔细露水凉着。”

他手里捧着刚收到的北境书信,信纸边角还带着旅途的褶皱,上面是卫峥遒劲的字迹,密密麻麻写满了互市的新鲜事——说蛮族巫医学会了用艾草针灸,治好了部落里多年的老寒腿;说沈清辞送去的《农桑要术》被翻得卷了边,有牧民照着书上的法子试种冬麦,竟真冒出了嫩芽;还说脱脱小王子的弟弟托商队捎来一把小弓箭,要送给萧煜当礼物。

“你看,”萧彻将信递到她眼前,“卫峥说,现在蛮族的孩子见了咱们的商队,都会喊‘大靖的哥哥’了。”

林晚意接过信纸,指尖划过“冬麦萌芽”四个字,忽然笑了:“沈先生要是知道他的书派上了用场,定要多印几车送去。”她转身回屋,从妆奁里取出个锦囊,里面是晒干的玉兰花瓣,“我攒了些花干,让商队带给卫将军吧,泡茶喝能安神,北境天凉,他的旧伤该犯了。”

萧彻看着她细心地将花干包进绵纸,忽然从身后拥住她:“等秋收结束,北境安稳些,我们就去雁门关看看,好不好?看看互市的热闹,看看卫峥种的冬麦。”

“好啊。”林晚意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还要带着萧煜和脱脱,让他们看看真正的边关,不是书上画的样子。”

正说着,萧煜拉着脱脱跑了进来,两个孩子手里各举着一支刚画好的画。萧煜的画上是雁门关的城楼,城门下有商队和牧民在交换货物;脱脱的画则用狼毫蘸了朱砂,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戴着狼皮帽,一个穿着锦缎袍,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煜 & 脱脱”。

“七哥,嫂嫂,你们看我们画的!”萧煜举着画,脸上沾着墨汁,“脱脱说,等他回草原,要把这幅画挂在帐篷里,告诉大家大靖的朋友很好。”

脱脱用力点头,虽然汉话说得还不流利,却认真地补充:“我……我让阿妈织了羊毛毯,给陛下和娘娘。”

林晚意笑着帮他们擦掉脸上的墨汁,心里像被暖炉烘着似的。窗外的玉兰苗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也在为这两个跨越了疆界的孩子点头。

十月中旬,北境传来消息:卫峥要回京述职。这个消息让整个皇宫都添了几分期待,萧煜更是日日跑到宫门口等着,手里捧着自己打磨了半个月的木剑,说要送给卫将军当见面礼。

卫峥抵达京城的那天,恰逢重阳。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铠甲,风尘仆仆地走进太和殿,身上还带着北境的风沙气息。萧彻看着他晒黑的脸庞和左臂上隐约可见的箭伤疤痕,忽然想起当年那个在镇国公府院子里练剑的少年,眼眶微微发热。

“臣卫峥,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他跪地行礼,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起来吧。”萧彻亲手扶起他,“一路辛苦了,北境的事,你办得很好。”

朝会结束后,萧彻留卫峥在御书房说话。林晚意让人备了重阳糕和菊花酒,听他讲互市的趣事——说有蛮族牧民第一次见到冰糖葫芦,以为是宝石串成的,捧着羊皮来换;说沈清辞派来的账房先生教蛮族管事打算盘,那管事学得入迷,连吃饭都捧着算盘拨弄;还说有个卖胭脂的江南商贩,被蛮族首领请去教部落里的女子描眉,回来时带了满满一车的狼牙饰品,说是“学费”。

“最有意思的是巴图管事,”卫峥喝了口菊花酒,眼底闪着笑意,“他学了句江南话,见人就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虽然说得像吵架,却比谁都守规矩,少给了一文钱都要追出去补上。”

萧彻听得朗声大笑,连声道:“好,好!这才是真正的互市,不光换东西,还换人心。”他看向卫峥,“朕打算在雁门关设个学堂,教蛮族孩子学汉文,学农桑,你觉得如何?”

“臣举双手赞成!”卫峥立刻起身,“臣早就想提议了,只是怕……怕蛮族不接受。”

“会接受的。”林晚意接口道,“沈先生说,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过得好。只要学堂能教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本事,他们定会把孩子送来。”

卫峥重重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块用狼皮包裹的玉佩,玉质温润,上面雕刻着半朵玉兰。“这是……是蛮族最老的部落首领送给臣的,说这玉是当年先皇后赏赐的,一直被他们当神物供奉。首领说,先皇后当年就说过,大靖和蛮族,本该像这玉上的花,同根同生。”

萧彻接过玉佩,指尖拂过上面的玉兰纹路,忽然想起先皇后遗诏里的话:“江山非一人之江山,乃万民之江山。”原来,真正的太平,从来不是靠刀枪赢来的,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用善意和智慧,一点点焐热冰封的人心。

傍晚的霞光透过窗棂,照在三人身上,也照在御书房角落那盆从听雪楼移栽来的玉兰上。花苞已经鼓起,像藏着一冬的暖意,只待春风一吹,便要绽放。

卫峥离开时,萧煜非要把自己的木剑塞给他,脱脱则捧出一匹小小的羊毛毯,上面用彩线绣了两只飞翔的大雁。卫峥抱着木剑和羊毛毯,站在宫门口回望,忽然觉得这京城的秋,比北境的草原还要暖。

夜色渐深,萧彻和林晚意坐在庭院里,看着玉兰苗在月光下舒展叶片。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沉稳而悠长,像在为这安稳的日子打节拍。

“你说,明年这个时候,北境的冬麦能丰收吗?”林晚意轻声问。

萧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会的。就像这玉兰苗,只要有人浇水施肥,总会长成大树。”

他抬头望向天边的明月,忽然想起父亲镇守雁门关时写的家书:“守土不难,难在让土地上的人笑出声。”如今,他终于懂得了这句话的分量。

月光洒在新翻的泥土上,也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柔得像一层薄纱。庭院里的玉兰苗,正借着月色,悄悄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属于它的春天。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