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63章 煎熬的假期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第63章 煎熬的假期

作者:靑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3:50:49

放假第一天,许年是被窗外一阵异常刺耳、夹杂着焦躁意味的汽车大喇叭声吵醒的。他睡眼惺忪地揉了揉眼睛,下意识地走到窗边,隔着玻璃望下去——巷口不远处那家熟悉的小超市门口,竟在清晨这个点罕见地排起了蜿蜒的长队。人们推着的购物车里塞得满满当当,脸上的神情早已不见了周末惯有的闲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急切,甚至可以说是慌乱,仿佛慢一步就会错过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

“妈,巷口超市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许年带着疑惑走到客厅,只见父母早已坐在沙发上,电视开着,正锁定在本地新闻频道。屏幕上的主持人依旧用字正腔圆的语调播报着,反复提醒市民“要相信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然而画面下方不断滚动的新闻字幕却带着触目惊心的力量:“粤港地区新增疑似病例xx例”、“权威专家称病毒确信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

母亲闻声转过头,眉头不自觉地紧锁着:“年年醒了?快去洗漱,早饭在锅里。一会儿你爸得赶紧去趟超市,再多买点东西回来。最近传的那个‘**型肺炎’,听说是越来越厉害了。”

父亲已经站了起来,手里紧握着钱包和一个硕大的红色塑料袋,语气急促地说:“我现在就去,晚了怕是真什么都抢不到了。隔壁你张阿姨刚买菜回来,说菜市场里平时两三块一瓶的白醋,都涨到二十了!还都抢疯了!”

“二十块?”许年心里咯噔一下,平时那瓶透明的液体不就值两三块钱吗?这突如其来的差价让他瞬间清醒了大半,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安感悄然爬上心头。

就在这时,家里的老式座机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铃声在略显凝滞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尖锐。许年接起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婉宁的声音:“许年!吓死我了!常明刚才跑去家门口的药店看了,回来说板蓝根早就一包不剩了!连最普通的维生素c泡腾片都被人抢光了!他还说,街上已经有好多人戴起了厚厚的白口罩,我的天,简直跟演电影一样!”

婉宁的话音还没完全在耳边消散,书桌上那台笨重的cRt显示器右下角,刘夏那只胖乎乎的企鹅qq头像就开始像发了疯似的上下跳动,伴随着经典的“嘀嘀嘀”提示音,迫不及待地宣告着新消息的涌入。许年赶紧坐到电脑前,鼠标双击点开那个闪烁的窗口。

刘夏的字符几乎要带着惊叹号蹦出屏幕:「我的天!!!你们绝对想象不到!!我刚被我老妈拖去超市,我的妈呀!人山人海啊!跟东西不要钱似的!我妈简直像打仗,抢了五袋盐,十包红烧牛肉面,还有一大堆火腿肠!可是白醋,我的天,我们挤过去的时候货架早就空了!一瓶都没捞着!」

紧接着,陈浩的qq对话框也弹了出来,语气带着点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不可思议:「兄弟们,你们还缺啥不?我妈有先见之明,前两天就零零散散囤了一点。太疯狂了真的,我家那小卖部今天上午就跟被抢劫了似的,库存全清空了,我爸说现在想去批发市场补货都没地方进了,源头都乱了套了。」

许年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文字,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伙伴们同样惊疑不定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下自己的担忧:「我爸也刚出门采购去了。新闻里天天说的这个**,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这时,一向以理性着称的常明的消息框弹了出来,他没有过多言语,只是简洁地发来了一个搜狐新闻的网页链接,标题赫然是“卫生部发布**型肺炎防治知识”。“你们自己看吧,”常明补充道,“上面说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潜伏期短则2天,长的能到12天,主要症状是发烧、干咳、乏力……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

“无特效药”。

这四个冰冷的宋体字,像一根尖锐的冰锥,猝不及防地刺进了许年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他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突然觉得喉咙深处传来一阵莫名的、轻微的干痒感,这感觉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长、扭曲。窗外原本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而充满距离感。偶尔有车辆驶过,也带着一种匆忙的逃离意味。行人稀少,且大多用厚厚的白色纱布口罩蒙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

许年家的电话成了热线,亲戚们互相打电话,内容惊人地一致:询问对方城市的情况,分享听来的各种“消息”——哪个小区发现了疑似被隔离了,哪个偏方据说能预防(比如烧醋熏蒸,喝绿豆汤),叮嘱千万不要出门。

饭桌上的话题也彻底变了。以往父母会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而现在,每一顿饭都像是一场形势分析会。

父亲抿了一口酒,叹气道:“单位今天开会了,要求每天测体温上报。听说广州、北京那边更严重,医院里人满为患。”

母亲一边给刘夏夹菜,一边忧心忡忡地说:“我跟你爸说了,明天再去看看能不能买点口罩。年年,开学后一定记住,在学校要勤洗手,千万别用手揉眼睛、摸嘴巴。课间也别跟同学扎堆了。”

刘夏点点头,嘴里的饭菜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香味。电视里,新闻频道24小时滚动播放着疫情通报。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像不断上涨的洪水,淹没一个又一个省份,颜色越来越深的疫情地图,看得人心里发慌。屏幕上开始频繁出现“众志成城,抗击**”的标语,还有穿着厚重防护服、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的身影。一种巨大的、集体性的不安,通过电波,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假期失去了假期的意义。不能去找伙伴们打球,不能去逛书店,甚至连在楼下小区里无所事事地晃荡都成了一种奢侈。许年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家里这几十平米的空间。他试图做作业,但注意力很难集中;想看电视放松,换来换去都是疫情新闻。唯一能让他感觉和外界保持联系的,就是那台嗡嗡作响的电脑,和那个时不时发出“嘀嘀”声的qq。

网络成了他们这个小团体唯一的“公共场所”。他们的qq群名,被常明临时改成了“SARS隔离观察区”(带着点苦中作乐的意味)。

婉宁会在群里分享她看的言情小说,抱怨在家快闷坏了。刘夏则贴出用家里的白醋加水稀释后,战战兢兢地喷洒房间的照片(虽然事后证明这种消毒方式效果有限)。陈浩哀叹他的篮球梦碎,只能对着墙壁练习运球。常明则继续扮演“信息官”的角色,转发一些他认为相对权威的科普文章,驳斥一些明显离谱的谣言,比如“抽烟能预防**”、“放鞭炮能驱散病毒”等。

许年更多时候是沉默地看着,偶尔插一两句话。他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病毒是看不见的,但恐惧是实实在在的。

三天假期结束前的那个晚上,许年做了一个混乱的梦。梦里他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奔跑,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他,他看不清那是什么,只感到无边的恐惧。他想喊,却发不出声音。

他是被惊醒的。窗外天光微亮,一片寂静,连往常的鸟叫声都听不到了。他拿起床头的诺基亚手机,没有收到学校发来的复课通知。他打开电脑,qq上常明凌晨时分留了言,转发了一条新闻北京市宣布中小学继续停课两周。

“隔离观察区”qq群里静悄悄的,伙伴们可能都还在不安的睡梦中。许年知道,这个短暂的、充满恐慌的三天“假期”结束了,但一个更长、更考验人心的“非常时期”,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走到窗边,望着依旧清冷但缺乏生气的街道。春天确实来了,树芽在努力生长,但这座城市,连同生活其中的人们,都被一种名为SARS的病毒按下了暂停键。父母叮嘱的话语、新闻里不断上升的数字、伙伴们在qq上的焦虑交谈、超市里抢购一空的货架、药店门口“板蓝根售罄”的纸条……所有这些碎片,共同构成了2003年春天无法磨灭的记忆。

未来依旧没有决断,但生活总要继续。他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在隔离中守望,在恐惧中寻找勇气。那个春天,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关于一场疫病的记忆,更是一代人对成长、对生命、对脆弱与坚韧的集体顿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