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八十八回:盛京暗流涌 大汗困愁城

当大明开始在草原上四处征战时,后金都城盛京却笼罩在一片压抑之中。

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皇太极败退回师,当残破的旗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城门处的迎接队伍鸦雀无声,只有马蹄踏在黄土路上扬起的尘埃,在灼热的空气中缓缓飘散。

看哪,出征时的八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五成!那些空着的马鞍......都是战死的勇士啊!

正白旗的铠甲上全是破洞,战马也所剩无几!这是遭遇了何等惨烈的战事?

听说明人的新式火器厉害得很,一轮齐射就能倒下一片......那些逃回来的伤兵说,连盔甲都挡不住明军的铅子!

窃窃私语在闷热的空气中传播,每个旗民脸上都写满了不安。

阵亡将士的家眷们挤在道路两旁,焦急地寻找着熟悉的身影。

当一个年轻妇人认出丈夫的遗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嚎声顿时划破了沉闷的空气,引得更多悲泣此起彼伏。

伤兵们相互搀扶着,血迹斑斑的绷带在烈日下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而大政殿上,正在激烈对峙,

都给本汗住口!

皇太极的怒吼在大政殿中回荡,震得梁柱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他凌厉的目光如刀子般扫过底下神色各异的贝勒们。

盛夏的炎热让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昂贵的丝绸朝服紧紧贴在身上,但殿内的气氛却冷得像三九寒冬。

阿敏第一个跳出来,这位镶蓝旗主毫不掩饰脸上的不满,他故意将佩刀碰得叮当作响。

大汗!我镶蓝旗出征时一万二千勇士,如今只剩四千人!

战马损失八成,甲胄兵器损毁过半!就带回来这么点战利品?这让活着的兄弟们怎么服气?

他大步走到殿中央,靴子重重踏在青石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旗中勇士巴图鲁,在顺义城下被明军的火炮炸得尸骨无存!

他的家眷如今连一口粮食都领不到!大汗,您说这该怎么办?

莽古尔泰紧接着发难,他粗鲁地抹了把汗,声音洪亮如钟:

正蓝旗出征时九千人,如今只剩三千!明人躲在城里放枪放炮,咱们的勇士连城墙都摸不到就倒下了。

那些受伤的弟兄们现在还在营帐里哀嚎,连个像样的郎中都请不起!大汗,这仗打得憋屈!

多尔衮冷眼看着这场争执,直到殿内稍稍安静,才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各旗总共折了一万二千多勇士,还有两万多人带伤。出征时八万大军,如今能战之兵不足四万。

回师的路上,每天都要折损数百人,明军就像狼群一样咬着我们不放。大汗,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贝勒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

皇太极强压怒火,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几乎要掐出血来。

胜败乃兵家常事。明人仗着火器之利,一时得势罢了。待我大金休整完毕......

休整?阿敏冷笑着打断,声音中充满讽刺,

拿什么休整?各旗的粮仓都快见底了!阵亡将士的抚恤从哪里出?

受伤弟兄的汤药钱从哪里来?马上就要到秋收,若是明军趁机来袭,我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

代善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补充道:阿敏贝勒说得在理。

如今各旗怨声载道,若不能妥善安置伤亡将士,只怕军心涣散啊。

锦衣卫的暗中运作

就在大政殿上争论不休时,盛京城西的一处僻静院落里,一场密谈正在进行。

摇曳的烛光下,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正不紧不慢地为对面的镶蓝旗章京阿克敦斟上一杯酒。

章京大人,男子声音低沉,听说您上个月扣下了本该分发给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整整五百两银子,若是让皇太极知道......

阿克敦脸色骤变,手不自觉地按上刀柄: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这些?

一个能帮您的人。

男子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轻轻放在桌上,

这里记录的可不只是这笔银子。去年冬天您私自倒卖军粮的事,若是被捅出去,恐怕就不是丢官这么简单了。

阿克敦额头渗出冷汗,声音有些发颤:你...你想怎么样?

男子凑近些,声音几不可闻:很简单。今晚会有一批物资被劫,你就说是正黄旗的人干的。

我还会再给您五百两银子,足够您安抚那些闹事的兵丁了。

与此同时,在盛京最热闹的集市上,几个镶蓝旗的伤兵正围坐在一家酒肆里发泄不满。

一个断了手臂的老兵猛灌一口酒,愤愤地说:正黄旗的人躲在后面,让我们镶蓝旗去送死!我这条胳膊就是替他们挡的箭!

另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士兵拍案而起:就是!听说他们的抚恤比我们多一倍!皇太极明显偏袒自己的亲信!

一个看似醉醺醺的酒客摇摇晃晃地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啊,皇太极大汗把最好的战利品都留给了自己的两黄旗。

知道为什么镶蓝旗伤亡最重吗?就是因为大汗故意让你们打头阵!

这些话语像毒蛇一样在士兵们心中扎根。

很快,类似的流言就在各旗军营中传播开来。

三日后深夜,盛京城南的粮仓突然起火。

尽管救火及时,但还是损失了三千石粮食。

更蹊跷的是,在现场发现了一枚正黄旗的腰牌。

这是栽赃!绝对是栽赃!正黄旗的梅勒章京气急败坏地在皇太极面前辩解。

但镶蓝旗的士兵们已经群情激愤。

阿克敦趁机煽风点火:正黄旗这是要饿死我们啊!连粮食都要烧!

次日清晨,一队镶蓝旗士兵在城西截住了正黄旗的一支运输队。

带队佐领怒喝道:把这些粮食留下!这是补偿我们被烧的粮食!

放屁!这是大汗拨给我们的军粮!

争吵很快升级为械斗。

等到皇太极闻讯派兵赶到时,现场已经倒下了五十多具尸体。

更严重的是,这场冲突迅速蔓延到全城。

皇太极的雷霆手段

接连不断的内乱让皇太极意识到,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深夜的皇宫书房里,烛火通明,皇太极与亲信范文程密议至三更。

大汗,范文程面色凝重,如今各旗怨气沸腾,若不能迅速平息,只怕会酿成大祸。依臣之见,必须要有一个够分量的替罪羊。

皇太极负手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良久才开口道:阿敏...是时候了。

七日后的大政殿议事,气氛格外凝重。

盛夏的烈日透过窗棂,在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各位贝勒按照旗籍分列两旁,人人面色严肃。

阿敏,皇太极的声音冷得像冰,粮仓纵火、军营械斗,这些事你作何解释?

阿敏满不在乎地甩了甩袖子:有什么好解释的?正黄旗的人欺人太甚,难道还要我们忍气吞声不成?

是吗?皇太极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那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些是什么?

随着皇太极一挥手,侍卫抬上来一个箱子。

里面装着几封,上面的字迹明显是模仿阿敏的笔迹,内容竟是阿敏与明军将领暗中往来的证据。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聪明人都知道这是诬陷——阿敏对明军的仇恨众所周知,怎么可能通敌?

不过多少也糊弄了一些人。

一些人看着那些信件,神色惊疑不定,个别人干脆跳出来怒骂:“阿敏,原来是你出卖了我们!怪不得那明狗总能神出鬼没的!我要你为死去的将士偿命!”

当然,这人只是说说,并没有真的上前拼命,扭过头才发现,许多人用怪异的眼神盯着他…。

皇太极咳嗽一声,制止了闹剧。

他要的不是确凿的证据,而是一个动手的借口。

大汗!这些都是诬陷!阿敏脸色大变,猛地拔出腰刀。

拿下!皇太极厉声喝道。

殿外涌入大批两黄旗巴牙喇,将阿敏及其亲信团团围住。

阿敏怒极反笑:好啊!皇太极!你就是这样对待为你出生入死的兄弟!

皇太极悠悠的道:“阿敏,本来我也不相信的,但是这我们败的太惨了,现在朕不得不信!”

就在皇太极刚刚控制住局面时,一匹快马疾驰入宫,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大汗!紧急军情!

传令兵浑身是血,显然是经历了惨烈的厮杀才突围而出,明将孙传庭在漠南连下七城,收服了三十多个蒙古部落!我们的探马全被拔除了!

皇太极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

孙传庭!这个可恶的明将,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在草原大肆扩张!

他几乎要立即下令出兵,但看着殿内神色各异的贝勒们,

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阿敏刚被拿下,各旗人心惶惶,军心不稳,此时出征,只怕......

再探再报。皇太极从牙缝里挤出这四个字,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殿外,盛夏的阳光依旧炽烈,但皇太极的心却沉入了冰窖。

外有强敌步步紧逼,内有祸患蠢蠢欲动。

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

而在遥远的漠南草原,孙传庭站在正在加紧建设的堡城墙上,遥望东北方向,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皇太极,现在的你,还有心思管草原上的事吗?

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原上,将新垦的田地染成一片金黄。

堡垒内外,来自大明的移民正在忙碌着,新栽种的番薯和玉米,正在夏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曳。

更远处,归附的蒙古部落正在大明军官的指挥下进行操练。

这一切,都预示着大明在北疆的统治正在稳步确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