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六十六回:君臣暗相疑 明元横出世

新政的春风,总算是越过了山海关,吹到了宁远城头。

可这风里带来的暖意,却丝毫吹不散辽东巡抚衙门里的阴郁。

袁崇焕搁下笔,望着窗外抽芽的柳条出神。

他刚写完请饷的奏疏,墨迹还没干透,字里行间却已经透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焦灼。

“关宁军派系林立,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虏酋虎视眈眈,改革不可急切,臣深忧之……”他喃喃念着自己刚写的字句,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这些话,他自己读着都觉得苍白。

自从双岛那件事后,皇上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东江镇被划走,督师之权被削,连请饷的折子都批复得一次比一次慢。

上次要十万两,兵部只批了五万,还派了个主事来查账,那架势,活像是防贼。

幕僚余大成轻手轻脚地进来,低声道:“督师,登莱那边又来消息了。孙国桢又在招募水手,还从闽浙请来了几个据说精通西夷船式的匠人……”

袁崇焕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头被拴住的猛虎,眼睁睁看着别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张罗。

皇上不信他,朝中那些言官更是三天两头上折子弹劾他“拥兵自重”。

什么“五年平辽”,如今倒成了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知道了。”他冷冷道,声音里透着压抑的怒火。

余大成迟疑片刻,又道:“还有……京里传来风声,说皇上对督师屡次请饷很是不满,觉得关宁军耗费太巨……”

袁崇焕霍然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青石地面被他的靴子踏得咚咚作响。

“不满?他可知辽东将士过的是什么日子?去年冬天,多少士卒连件完整的棉衣都没有!那些言官,那些坐在暖阁里高谈阔论的清流,他们懂什么!”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在发颤:“我要饷银,要向前筑城,不是为了我袁崇焕!是为了这辽东防线,为了大明的江山!皇上……皇上怎么就不明白!”

余大成不敢接话,只能垂首侍立。

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袁崇焕粗重的喘息声。

良久,他才颓然坐回椅中,疲惫地挥了挥手:“把折子递上去吧。成不成,听天由命。”

……

千里之外的紫禁城,此刻正是春意最浓的时候。

西苑的太液池波光粼粼,岸边的垂柳已经抽出嫩绿的新芽。

但朱由检却无心赏春,他正坐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看着一份由通政司转来的奏疏。

“袁崇焕又请饷了。”他把奏疏往案上一放,语气平淡,“三十万两,还要向前筑城。”

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小心观察着皇帝的脸色,轻声道:“皇爷,袁巡抚也是为辽事着想……”

“为辽事着想?”朱由检冷笑一声,“朕看他是为自己的功名着想!”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盎然的春色,目光却锐利如刀。

“双岛之事,朕不追究,是念在他确有用兵之才。可你看看他如今,动不动就要饷,动不动就要向前推进。可朕要求的整顿边军,他却推诿扯皮,关宁军是他袁崇焕的私兵不成?”

王承恩不敢接话。

“让他推行新政,敷衍了事,满嘴借口!除了屯田,除了公报私仇惩治了几个跟他不和的将领外,其他什么都没干!”

朱由检沉默片刻,又道:“辽东屯田的成效,朕是知道的。去年清丈出来的军屯田亩,足够关宁军自给一部分。他袁崇焕若是用心经营,何至于此?”

他转身对王承恩道:“告诉兵部,袁崇焕这道折子,先压着。批复就说:辽东屯田既有成效,当以自给为先。

向前筑城,劳民伤财,非其时也。让他先把宁锦防线守牢固了。”

王承恩躬身应下,心里却为袁崇焕捏了把汗。

皇上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既要用他,又要防着他。

朱由检的目光越过宫墙,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辽东。

帝权图谱上,袁崇焕的名字依旧闪着绿光,可那光芒周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刚愎自信】【权欲】的特质,在现实的挤压下,愈发显得刺眼。

“让他焦灼些也好。”朱由检低声自语,“总好过让他觉得,这辽东离了他袁崇焕就不行。”

……

就在这君臣相疑的暗流涌动之际,大明皇家银号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新式货币的铸造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银号后院特设的铸币工坊内,银号总督、原户部郎中陈子龙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枚刚刚压制成型的银元,激动得双手微微发颤。

这枚银元通体雪亮,边缘带着规整的齿纹。

正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蟠龙,环绕着大明元宝四个遒劲的楷字,

背面则是的面值和铸造年份崇祯二年,字口深峻,图案清晰。

成了!总算成了!陈子龙难掩兴奋之情,对身旁的几位大匠说道,这已经是第七次改版了,总算达到了陛下的要求。

回想起这大半年来的艰难历程,陈子龙不禁感慨万千。

最初按照传统方法铸造的银币,要么图案模糊,要么重量不准,要么边缘毛糙。

陛下亲自指点,要求必须在币边铸上细密的防伪齿纹,这在当时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技术。

工坊内,新改进的螺旋压币机正在几位工匠的操作下发出沉重的轰鸣声。

这是根据陛下提示,由皇家技术研究院和工部匠作监联合研制的。

烧熔的银水先被浇铸成标准大小的银坯,然后放入特制的模具中,由这台巨大的机器施加压力,一次成型。

最关键的是这模具。

负责雕刻模具的老匠师李师傅指着刚刚卸下的钢模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我们在龙睛处做了暗记,须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还有这齿纹的间距,也是特殊设计的,寻常人难以仿制。

陈子龙点点头,又拿起一枚金币仔细端详。

这金币比银元略小,却更加精美,正面是展翅的凤凰图案,背面标注字样,金光灿灿,入手沉甸甸的。

旁边还有更小面值的银辅币和铜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货币体系。

陛下特意交代,陈子龙对工坊内的众人正色道,这铸模必须分由三人保管,使用时需三人同时在场。

所有银料进出都要严格登记,每一枚废币都要回炉重铸,绝不容许有丝毫差错。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严肃:陛下还说,这是大明的脸面,更是朝廷的信誉。

若是出了纰漏,或是有人从中贪墨,定斩不饶!

工坊内的工匠们无不凛然应诺。

他们都知道,为了这套新币,皇上不知亲自来过多少次,有时甚至深夜还在与徐光启等人讨论技术细节。

从银铜配比到图案设计,从防伪措施到铸造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皇上的心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