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警事:1950 > 第32章 巷深家宴

沪上警事:1950 第32章 巷深家宴

作者:猫不吃狼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5:44:55

一九五一年的初夏,上海的天空似乎比往年要凝重几分。微山湖行动的硝烟在李振邦身上尚未完全散去,额角的疤痕在闷热天气里隐隐发痒,而更厚重的,是弥漫在整座城市上空的战争阴云。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用鲜红的油漆刷满了临街的墙壁,广播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进行曲和前线战报,里弄居委会组织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弄堂里的老太太们把积攒的铜板、银元甚至金戒指用红布包好,郑重地投入募捐箱;孩子们也不再追逐打闹,而是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废纸壳糊成“美帝国主义”的纸人,用竹竿高高挑起,喊着口号游行。一种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氛围,包裹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常。

李振邦休假了。张所长看着他眉宇间尚未褪尽的疲惫和那次行动留下的无形烙印,硬是给他批了三天假。“回去歇歇,陪陪你爹娘,眼下这光景,家里安稳比什么都强。”

假期的第一天,他几乎是在沉睡中度过的。 身体的极度疲惫和精神的骤然松弛,让他像一根绷得太久终于断开的弦。直到傍晚,母亲沈静芝轻柔的呼唤才将他从深沉的睡眠中唤醒。

“振邦,起来吃晚饭了,你爹今天特意早回来的。”

晚饭的饭桌,是李振邦在这个动荡年代最坚实的锚点。昏黄的灯光下,一方小桌被擦得发亮。饭菜比往常要丰盛些,有一碟油光光的红烧肉,一盘清炒油菜,一碟自家腌的酱瓜,还有一盆飘着蛋花的丝瓜汤。母亲不停地给他夹肉,嘴里念叨着:“多吃点,补补身子,在外头肯定吃不好。”

父亲李墨轩默默地抿着一小杯散装白酒,看着儿子,眼神里有不易察觉的担忧和骄傲。“外面……形势紧,你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这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咱们在家里,能省则省,能捐就捐,不能给国家添负担,也不能让前线的将士寒心。”

李振邦点点头,扒拉着碗里的饭,红烧肉的香气和米饭的热气氤氲在一起,是实实在在的安稳。“所里也组织了捐款,大家都挺踊跃的。爸,妈,你们也别太省,身体要紧。”

“我们没事。”母亲接口道,“就是担心你。现在外面乱,你们当公安的,更要小心。”她说着,又给李振邦盛了碗汤,“听说北边打得惨啊……唉,这太平日子才过了几天……”

“妇道人家,别乱说。”父亲轻声制止了母亲,但眉头也锁着深深的忧虑。他转而问起李振邦工作上的事,刻意避开了那些危险的部分,只问些里弄治安、户口管理的寻常话题。李振邦也乐得配合,讲些调解邻里纠纷的趣事,饭桌上的气氛才渐渐轻松起来。

这就是1951年一个普通上海家庭的夜晚。 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与一碗红烧肉、一句嘘寒问暖的琐碎日常紧紧交织。战争的阴影投射在每一扇窗户上,但窗内的灯火和饭香,则是普通人最顽强的抵抗。

饭后,李振邦帮母亲收拾碗筷。窗外传来隔壁无线电的声音,正在播放戏曲《白毛女》,悲怆的唱腔在弄堂里回荡,与不远处广播里的军歌奇异地混合。母亲一边洗碗,一边低声哼着曲子,眼角有些湿润。“盼只盼,咱们的队伍早点打胜仗,盼只盼,天下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李振邦站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在水汽中忙碌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酸楚而温暖的热流。他所守护的,不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在苦难中依然心怀希望的家庭,这灶台间的温暖,这平凡却珍贵的亲情吗?

第二天,他去了趟南市区的家。弄堂里比平时安静了些,人们的话题总是不自觉地绕到北边的战事上。他看到苏梦蕾正带着一群妇女在居委会门口缝制慰问袋,针脚密密,装着肥皂、毛巾和写着鼓励话语的字条。苏梦蕾看到他,笑着打了个招呼,眼神清澈而坚定,那是一种投身于伟大事业的光彩。李振邦知道,那个曾经只会围着他说笑的姑娘,也在时代的洪流中迅速成长着。

假期短暂而平静。没有惊心动魄,只有柴米油盐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当李振邦重新穿上警服,推开派出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他感觉自己的内心被一种更深厚的力量充满了。额角的疤痕依然在,微山湖的惊险也记忆犹新,但此刻的他,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不是为了虚无的荣誉,而是为了母亲碗里那块红烧肉,为了父亲杯中那点解忧的酒,为了这巷陌深处千家万户在战争阴霾下依然顽强升起的炊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