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七:我在农村做大席 > 第108章 面筋凉皮

重生八七:我在农村做大席 第108章 面筋凉皮

作者:吃货不长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1:00:35

李春安排马立军跟随田亮去冰窖买冰,并嘱咐他们多买一些,自己要用。

不到半小时,王槐带来了好消息,打坑和抬龙杠的人全部找齐。

王槐还算实在,打坑和下葬之后填坟需要五个人。

马三母亲用的是三四五最大规格的棺材,抬龙杠需要八个人,另外还需要八人途中换杠。

但王槐只找了三人换杠,另外五人用打坑的那五人客串,里外里帮马三家节省了十块钱,李春自当感谢。

“王叔,几点打坑?”李春问道。

“我看了时辰,下午三点上山,五点之前回来就行。”

“那上山的事儿就全拜托你了。”

“放心吧,交给我了。”

村里人虽然看不上马三,但没人跟钱过不去。

王槐出面,帮大家争取到“福利”,自己还赚了不少人情,心情相当不错,答应的格外痛快。

等冰块儿买回来,李春留了两大块儿,让顺子几人帮忙送进地窖。

开棺换冰块儿的事儿全由王槐负责,差不多九点半左右,李春跟刘凤莲打声招呼,准备去房管局等陈建新。

“李春兄弟,中午给大家吃什么?总不能还吃挂面吧!”

挂面对现在的农村人来说,还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要是她家自己吃,连着吃一年她都吃不够,可连着给帮忙人吃三顿,就显得有些敷衍了。

“午饭你不用担心,我出去办点事儿,回来我安排。嫂子你找人去园子摘几斤黄瓜回来,我要用。”

“那就交给你了哈。不然,我那两下子实在拿不出手。”

李春带好证件骑车来到房管局。

他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一些,本以为还要等一会儿陈建新,没想到老陈已经在门口翘首以盼了。

“不是说好十点,陈主任咋来的这么早?倒是显着我失礼了。”李春笑道。

陈建新摆摆手:“别那么客气,我也是刚到。证件都带来了吗?”

李春拍拍自己的挎包:“都准备好了。”

“那就好,正好老白也在,咱们赶紧进去。”

四十分钟后,两人笑呵呵离开房管局的时候,李春手里多了一本枣红色的《房屋所有权证》。

在里面,李春就把这本证件里里外外端详了好几遍,怎么看也看不够。

两世以来,这是他第一次自己花钱购买房产,整个过程都让他激动得心潮澎湃。

陈建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差不多就行了哈,反正都是你的了,想看回家搂到被窝里好好看一宿。”

李春笑了笑,爱不释手的把证件装进包里。

“陈主任,这次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今天我真的有事儿走不开,一定请你好好喝一杯。等我把这边的事儿办完,咱们回大石庙喝去。”

陈建新摇头好像拨浪鼓:“你可饶了我吧,我这人最怕的就是喝酒了。在外面应酬不喝不行,你小子就别添乱了。”

“少喝点儿,意思意思,聊表感谢。”李春说道。

“用不着,我酒量真的不行,其实你也不用感谢,你买下这座院子,也算是帮我大忙了。”

“小李啊,听老哥一句话,这座院子你可要好好利用起来,千万不要转手。”

“咱们镇上就那么屁大点地方,那座院子位置仅次于百货大楼,你要是转手卖掉,以后想买这么好的位置可就不容易了。”

陈建新眼光可不差,他知道那座院子位置好,未来很有价值。

不过,价值再高跟他也没关系。

他志在仕途,他只想解决掉这块儿烫手的山芋,解除后顾之忧,至于最后便宜了谁,他才不在乎呢。

李春点点头:“这个我当然清楚,不然也不会借钱买下它了。”

“行,你小子还有点儿魄力。”

“回去之后,尽快去街道登记电表水表和门牌号,然后还要去派出所备案登记,那座院子才正式属于你。”陈建新说道。

这年头街道办事处的业务面相当广泛,抄电表和水表,同样是由街道负责。

“我知道了,回去我马上办。陈主任,往后要是还有这种机会,你可要想着我呀!”

“呵呵,你小子野心还不小呢。你先办事儿吧,其他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两人就此别过,李春心花怒放,白铁摊子取回璇子,回去的路上一边骑车一边吹着口哨,感觉自行车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马家,院子里又多了一些人。

昨晚的凶神恶煞来了几个人,正在灵棚口跟刀子他们闲聊。

另外,马发两口子也来了。

放好自行车,李春把手洗干净,开始准备午饭,刘凤莲帮他打下手。

李春算了一下要留在这吃午饭的人数,让刘凤莲和了十斤面,自己烧一锅开水,把新做出来的璇子水煮消毒。

刘凤莲和好面团交给李春,问道:“李春兄弟,这是要做啥呀?这么多人,十斤面能够吃吗?”

李春笑了笑:“放心,只多不少。”

接下来李春的操作,颠覆了刘凤莲的三观。

只见李春往面盆里倒满了凉水,蹲在地上,两只手伸进面盆里,开始......洗面团儿。

“这......”

见她吃惊的样子,李春嘿嘿一笑道:“今天中午做一个凉皮,连饭带菜全都有了,省事儿又好吃。”

李春要做的就是陕西着名小吃,面筋凉皮儿。

这道饭菜结合的小吃,简直就是盛夏的最佳搭配,在后世,凉皮摊子随处可见,只要做的不是特别难吃,销量都相当可观。

在八十年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发达,在热河还见不到这道美味小吃。

不只是凉皮,很多后世的爆款小吃,现在都还见不到踪影。

真正出现,要等到九十年代末期,热河市的企业多数破产重组,下岗职工另谋生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才开始把外地的特色小吃引入热河。

现在这个时期,除了老家在陕西的热河人之外,九成九的本土居民都没吃过凉皮,更不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呱唧,呱唧~”

随着李春的揉洗,面团在他手中变换成各种形态,刘凤莲看着都觉得解压,也有些跃跃欲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