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 > 第76章 尼西黑陶

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 第76章 尼西黑陶

作者:拾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0:07:13

“你是打算找到做黑陶的人家,直接买吗?”许旭问道。

杨安哲点着头说:“肯定呀,刚才那家店卖价280,我们找到制作的地方,100以内肯定可以拿下,以后也方便长期订货。”

“你打算这这个土鸡?”许旭又问。

杨安哲摇摇头:“这个土鸡估计产量不高,而且价格高。没必要,做什么我再琢磨琢磨,想去找锅。”

“嗯!”许旭也点点头。

从派出所旁边的路口下来,就看到往下是一个山坡,相当于派出所和门前的道路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而现在老板娘所说地方是在山脚,要通过来回之字形的柏油路盘旋下山,那老板娘口中的七道拐也就意味着要来回拐七次才能下到山脚。而从现在的高处看下去,每一个折回的路可都不短。

杨安哲抬起大拇指瞄了瞄山脚说:“这样来回走太无聊了,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我们爬山直下吧。”

“来呀!”许旭完全同意这不走寻常路的主意。

于是,俩人手脚并用,顶着下午的烈日开始从草丛、灌木、碎石中攀爬而下。于是,几公里的柏油路,被缩短成了几百米的海拔下降。虽然时间不一定省多少,但乐趣多了不少。俩人仿佛回到了少年春游的时代,互相嬉闹着,在野地探险一般。

终于满头大汗的跳下最后一道土坎。回望刚才的派出所大楼,变得和火柴盒差不多。杨安哲颇有成就感的说:“嚯,从下看更高,起码有五六百米。”

许旭杵着膝盖喘着粗气说:“真的,老杨,也就我会陪着你疯。”

“那不是挺好的吗?你不也就我陪你疯。”杨安哲笑着说。

“那说好了哈,我正在论坛看车,回去看好了,你得陪我去买车。”许旭趁机锁死约定。

“行,没问题。”杨安哲爽快的答应。

顺着山脚的路绕过一个弯,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林间流淌,河岸边开满野花,十月的秋风吹翻了调色盘,金黄、橘红、火红、橙黄……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织锦般绚烂多彩,被赋予了无尽的生命力。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点点星光,点缀在这片斑斓的山谷画卷上。

“前边好像有个院子。”杨安哲指着树林掩映的前方说。

“好像有牌子,看不清。”许旭说着,俩人快步穿过树林。这哪是院子,倒像个牧场,石头垒砌的门柱,两道斑驳的木制栅栏门,门柱两侧都用木篱笆围了起来。石柱上挂着一块用喷绘布包着的牌子,喷绘布上几个大字“扎西生态园”。杨安哲和许旭俩人靠近大门,引来的院子里激烈的狗吠。接着一个男人的声音:“大黄,嘘嘘。”接着脚步声向大门走来。杨安哲伸头往栅栏门里望去,见一个短发的小伙走来。小伙也看到门外的人影,紧走两步拉开栅栏门对杨安哲俩人说:“你好,有什么事吗?”小伙带着点藏族普通话特有的口音。麦色的皮肤,瘦而健壮的身形,五官棱角分明,明亮的眼睛透着机灵。让人一看便生好感。

杨安哲客气的说:“你好,我们想找做黑陶的地方。”

小伙眼睛一亮说:“我就是做黑陶的呀?你们进来说。”说着把栅栏门完全推开。杨安哲和许旭对视一眼,杨安哲小声说:“那么顺利!”便走进了院门,进了门是一大片的草地,草地上有几个泥土堆成的圆柱,前边堆着木柴,中间一栋一层的砖房,前面一道长长门廊。远处是一栋用圆木搭建的房子。房子一侧露出一段白墙,像是后面还有一间砖房。

杨安哲边看边问小伙说:“你就在这里做黑陶吗?”

小伙笑笑说:“对啊。”然后指着那几个泥土堆说:“就在这里烧。”

“哦!就这里!”杨安哲和许旭,走近前仔细端详,那是用泥堆砌成的中空窑室,里边有烧柴的灰烬。杨安哲疑惑的问:“这是怎么烧的?”

小伙说:“放好柴堆,把晾干的胚子放在柴堆上,点着火就烧了呀。”

“啊,这个不用封起来吗?”杨安哲指着像窑室的泥堆说。

小伙说:“不用,直接烧就行,这个砌来挡风的,不然风大,火乱飘,温度不够。”

许旭蹲着看那窑室说:“太神奇了,就这么架柴上直接烧!”

“哦!这样啊。那有没有烧好的?我们看看。”杨安哲问

小伙指着屋子说:“来这边看,不过我前两天做了一批刚送走,这里有些还没烧的和烧坏的,还有我们家里自己用的。”

杨安哲跟着小伙朝屋子走去,许旭也站起身跟在后面。走到屋子的门廊下,就见靠墙摆放着一些赭红色的锅和壶还有两个火盆,杨安哲指着问小伙:“烧之前是这种颜色啊?”

小伙点头说:“对啊!烧的时候加进松枝,稻草,碳化以后渗进去就成黑色的了。”

杨安哲点点头又指着那两个火盆问:“这个火盆的三个头是鸟还是龙?”

小伙笑笑说:“这个是我们传说中的飞龙。这个就是飞龙火盆。”

杨安哲蹲下仔细看地上的器物,造型中规中矩,雕刻的纹路略显粗糙,不如刚才店里的精美细致。倒也显得粗犷质朴。

站起身杨安哲微笑着看着小伙问:“看你很年轻啊,你哪年的?”

小伙一愣,大概没想到突然问起他的年龄不好意思的抓抓头说:“我九零年的。”

“哦,那才二十多岁,做黑陶几年啦?”杨安哲接着问。

小伙更加不好意思的红着脸说:“做了两年多了,我爷爷做不动了,我跟爷爷学。”

“那我想定一批锅,你能做吗?”杨安哲问。

“可以啊,要做多大,要多少个?”小伙面色一喜回答。

杨安哲指着地上的锅说:“就比这个大一点吧,先做二十个。”

小伙说:“没问题,这两天还可以,要下个月下雪了,就做不了了。”

“怎么呢?”杨安哲好奇地问。

“一下雪,地下陶土冻住了挖不出来。做好胚子也不好晾干。”小伙解释道。

杨安哲点点头说:“哦!这样啊,那待会儿我们量一下,确定下尺寸,你就可以做了。做好发到明城没问题吧?”

小伙肯定的说:“没问题,我拉到中甸城里发物流。”小伙说完便进屋里拿出一把卷尺说:“你们看需要多大尺寸。”

杨安哲接过卷尺,和许旭蹲在地上计算着尺寸。算好以后告诉小伙,然后对小伙说:“你看看多少钱一个?然后还需要一些简单款式茶壶和茶杯。”小伙开始琢磨,一会儿对杨安哲说:“锅的话收一百块吧,茶壶二十,茶杯五块”

杨安哲指着地上的泥胚说:“锅都是带盖的吧?”

小伙回答:“对,带雕花的盖子,锅也是带雕花鱼纹的。”

杨安哲略一沉吟说道“好的,我要十个带盖子的就按你说一百一个,还要十个不带盖子的,就八十一个吧。茶壶要十个,杯子要五十个。”

小伙倒也爽快说:“行吧,运费到付可以吗?”

杨安哲也爽快回答:“没问题。哦对了还没问你名字怎么称呼。”

小伙不好意思的说:“我叫杨德华。”

杨安哲笑道:“哈哈,咱俩还是家门,我也姓杨,杨安哲。”说着伸出手和杨德华握在一起说:“那就拜托你喽,家门兄弟。”

杨德华也紧紧握住杨安哲说:“谢谢哥哥的信任,我一定好好给你做。”

事情敲定,杨德华说:“两位哥哥,去我家屋里喝茶吧。”

杨安哲好奇的问:“家里就你一个人?”

杨德华指着后面的木屋说:“我爷爷奶奶在后面的屋里,他们住不惯砖房。我爸妈出去打工了。我在家照顾爷爷奶奶,做做黑陶。”

“嗯,挺有孝心的。我们去你爷爷奶奶的木屋看看可以吗?” 杨安哲对屋顶冒着淡淡炊烟的木屋挺好奇的。

“当然,我就想邀请你们去爷爷奶奶屋里坐坐,喝点茶。”说着便在前边引路。

走进木屋,就见淡淡烟雾,比例闻到烟火味,只见木屋被隔成两间,一间靠墙是两排木头打造的箱式坐凳,上面放着红色布料缝制的垫子,屋子中间就在地上用石块围成一个火塘,火塘中燃着柴火,柴火上架着一个类似烧烤架的金属格栅,格栅上面一个三脚的铁架,架子中间的钩子上吊着一把熏得像黑陶一样的铁水壶。格栅上放着一把黑陶的茶壶,茶壶造型很简单,就是陶土搓成大肚子的圆柱,开口处捏成倒水尖嘴,尖嘴的中间横着一根挡茶渣的小棍儿。茶壶的旁边丢着两个土豆已经烤的微微发黑。

走进屋子,屋里两位皱纹很深一脸慈祥的老人站起身客气的说着什么,但是基本听不懂,德华拿起茶壶倒了两杯茶递给杨安哲和许旭说:“爷爷奶奶基本不会汉话,让你们坐,喝茶。”

杨安哲和许旭连忙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嘴里说着:“爷爷奶奶好。”

爷爷摆着手说:“坐坐。”

奶奶拉开另一边靠墙的柜子,拿出一个铁盒,费力的打开铁盒,送到杨安哲和许旭面前。盒子里是小时候在还吃的鸡蛋糕。杨安哲和许旭各人拿起一块对奶奶说:“谢谢奶奶。”德华和奶奶说了两句藏语,奶奶点点头。这时旁边的爷爷已经拿出了茶桶,从柜子里切了一块酥油放在茶桶里,又从一个小铁罐里倒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碎末。从吊在钩子上的水壶里倒了些浓浓的茶水在茶桶里。开始上下抽动桶里的木棍,抽了一会又从一个玻璃罐子里用小勺舀了一些像是盐的粉末加到茶桶里,继续抽压木棍。听声音木棍下端应该连着一块类似活塞的结构。这时德华在旁边说:“家里来了客人,爷爷是一定要亲自打酥油茶招待客人的。”

许旭问:“刚才加到里面的除了酥油和茶后面两个罐子里的是什么?”

德华微笑着回答:“那是舂碎的核桃、花生。后面那个是盐。”

“哦!”许旭咽着口水看着爷爷上下摆动的手臂。

爷爷打着酥油茶,奶奶又从柜子里抬出一个红底黑漆描金线的高脚圆木碗,打开盖子里面是糌粑面。又端出一盘水果有苹果、李子、大枣。火塘边的小方桌一会儿就摆的满满的。

一会儿抽动的声音从清脆的压水声,变成沉闷的咕嘟声,从声音都能听出里面液体变得厚重,奶奶从柜子上拿来一把银色的大茶壶,爷爷抽出木棍,果然木棍的下端连着一块打孔的圆形木块。爷爷把桶里奶茶色的酥油茶倒进茶壶。把茶桶和木棍递给德华。奶奶拿过一摞小茶碗。倒了一碗递给杨安哲,杨安哲忙起身,双手接过。奶奶又倒一碗递给许旭,许旭也起身,双手接过。接过茶碗时香气扑面而来。

许旭说:“我靠,和早上馆子里拎一壶放桌上的完全不一样嘛,香多了。”

杨安哲说:“那肯定嘛。先别喝。等主人一起,跟着做。”

许旭愣住了。

只见奶奶给爷爷也倒上一碗,自己也端起一碗。爷爷奶奶一起左手端着碗,右手无名指在茶碗边轻轻一蘸,接着举起手向空中一弹手指,又蘸一下举手弹向空中,一共弹完三下,才轻轻吹吹喝了一口。杨安哲和爷爷奶奶一起也是弹了三下,轻轻吹吹,喝了一口。一脸满足的对爷爷奶奶说:“太好喝了,谢谢爷爷奶奶。”

许旭一脸懵逼,但也跟着做了,喝了一口碰碰杨安哲问:“什么意思?你怎么会知道还有这规矩?”

“香格里拉还叫中甸的时候我就来过无数次了,只是这个村第一次来。这个是藏族的礼仪,弹三下呢,表示敬天地敬父母。”

这时德华拿着洗干净的茶桶进来,杨安哲对德华说:“你帮我们跟爷爷奶奶说,这个酥油茶太好喝了,谢谢爷爷奶奶。”德华笑着点头对爷爷奶奶说了几句藏语。奶奶笑着点头把茶壶递给德华,德华转身对杨安哲说:“奶奶说欢迎你们来家里做客,多喝一点。”

杨安哲冲德华笑着点点头,转头对许旭说:“最少要喝两碗,最好是三碗,这个是对主人的认可和尊重。”

喝了会儿茶,杨安哲对德华说:“德华,我们去外面转转。”

德华说:“好的,后面这一大草地树林,都可以转转,厕所就在树林前的沟边。一会儿我媳妇就回来了,就准备晚饭。”

杨安哲点点头说:“好,你跟爷爷奶奶说一声。”

德华跟爷爷奶奶说了几句藏语,杨安哲向爷爷奶奶躬身示意才走出木屋伸个懒腰,爬山下来的疲劳在酥油茶的加持下一扫而光。觉得空气清新,精力充沛。便向着树林那边走去,许旭跟上来说:“住在这里也算是世外桃源了吧。”

杨安哲抬手一挥说:“那可不,这么一大片有山有水的宝地,放着牦牛、跑着鸡、遛着羊。目光所及就他们家一家人。很有点牧场主的感觉。”

傍晚的太阳退去燥热,温润的在树林、草地和俩人身上洒上金色的光芒。在金色的地毯上散步,杨安哲说:“我想好怎么做了。”

许旭疑惑的问:“什么怎么做?”

杨安哲说:“农家乐啊,三村那个场地啊,我这几天一直在想除了酿酒,做什么菜。现在想好了,就做尼西黑陶土鸡。不过要改良一下,你帮我想想,完善下口味。”

“嗯,这个是可以,不过只做清汤不行,明城人口味重,除了清汤,还要有重口味的。我想想啊。哎呦不行,肚子疼。”许旭捂着肚子说:“刚才德华说厕所在哪儿呢?”

杨安哲指着树林说:“树林那边有道沟,在那边。”许旭捂着肚子就去了。

快到树林边许旭大声叫:“老杨,纸、纸。”

杨安哲摇摇头,伸手一摸兜叫了声:“知道了!”便一边思考着,一边慢慢往树林边走。走到树林边,哪里有厕所,只见一个用木板钉的三幅抽象画拼在一起的框。里边的人基本能看得出个大概。像关键部位掉了的拼图。里边的人也能随时观察外边的情况。

许旭蹲里边说:“哦,老杨,这是我蹲过风景最好的厕所。不过就是冬天怕是冷的很,山风吹屁屁。”

“赶快的,小心蛇咬屁屁。”杨安哲把一包纸巾塞进,哦不,递进缝隙给许旭。便走到一边看风景,果然这边是一条十几米宽的山沟沟。此时已是夕阳斜照,唯有对面三分之一的山尖还在阳光里,那五彩斑斓的秋色在阳光退去后陷入了灰色的世界。等待明天再次焕发层林尽染的美色。

“哎呀,你把我吓得,要真有蛇就惨了。走吧走吧。”许旭吸着凉气儿说。

“你好了,我不得方便一下啊,旁边警戒。”说着杨安哲也走进那摇摇欲坠的风景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