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36章 工分当钱花,缝纫机转出个“小朝廷”

青阳民工城从未如此热闹过。

挖掘机的轰鸣刚刚停歇,取而代之的是鼎沸的人声和此起彼伏的敲打声——铁锤敲击金属的清脆“铛铛”声、电烙铁滋啦作响的微鸣、砂轮磨刀时刺耳又熟悉的“嘶——”,混着人群喧嚷,像滚烫的油锅泼进一瓢水,瞬间炸开。

不过短短半个月,在马金花倒台后留下的那片空地上,一座崭新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

没有华丽的揭牌仪式,只有一块用红漆写着“共造2号站”的木牌,被电工老吴头亲手挂在了门楣上。

他粗糙的手指抚过那未干的红漆,指尖沾上一抹鲜红,像一枚无声的勋章。

这里,是继缝纫合作社之后,李默规划的第二个社区服务枢纽——“万能维修部”。

一楼大厅被分割成十几个格子间,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修鞋的王师傅,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皮匠,此刻正拿着小锤,全神贯注地为一双开胶的劳保鞋敲打鞋跟。

鞋底边缘翻卷着泥灰,锤子落下时,细小的铁屑飞溅,他眯着眼,额头上沁出一层薄汗,鼻尖还能闻到胶水加热后刺鼻又熟悉的气味。

他旁边的隔间,是专修小家电的刘眼镜,他戴着老花镜,一手烙铁,一手焊锡,松香的苦香在空气中弥漫,像某种隐秘的仪式香火。

焊点熔化的一瞬,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他嘴角微扬,仿佛听见了机器复活的呼吸。

更深处,还有修补自行车、更换水龙头、磨菜刀的……几乎所有生活中能遇到的“小毛病”,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的师傅。

二楼,则是周敏负责的“文化站”,除了原有的识字班,还增设了儿童托管和周末兴趣小组。

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与楼下嘈杂的修理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而和谐的交响乐。

阳光从窗缝斜照进来,映在孩子们翻动书页的手指上,纸张窸窣作响,像春风吹过麦田。

开业第一天,整个维修部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人们拿着家里积攒已久的破损物件,像赶集一样涌来。

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台布满油污的电风扇,扇叶歪斜,像折翼的鸟;旁边的男人拎着一双磨穿鞋底的劳保鞋,鞋帮裂口如干涸的河床;还有人捧着收音机,外壳磕碰得掉漆,按钮松动。

他们踮脚张望,脸上写满期待,脚步急促,鞋底在水泥地上蹭出沙沙的声响。

“师傅,我这电风扇摇头坏了,能修不?”“老王,这双鞋跟了我五年了,给补补还能再战两年!”“刘哥,收音机不出声了,帮我瞅瞅!”

李默站在二楼的窗边,看着下方这片火热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身旁的苏晓芸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李默,你看,他们脸上的笑,是真的开心。”

“这只是开始。”李默的目光深邃,“我们给他们的不是施舍,是机会。一个靠自己手艺,堂堂正正换取所需的机会。”

周敏拿着一本厚厚的登记册走过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李默,你猜猜看,开业才三个小时,工分流水有多少?”她不等李默回答,就自己揭晓了答案,“超过五千分!比缝纫站第一天全天的量还多!尤其是老吴头,他一个人就接了十几个电工活,预约都排到后天了,他的个人工分账户,马上就要突破两千了!”

老吴头,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电工,此刻成了整个2号站最耀眼的明星。

他技术过硬,收费公道,从更换一个灯泡的5工分,到检修整条线路的50工分,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许多人宁愿排队等他,也不找外面的电工。

因为在这里,他们付出的不是冰冷的钞票,而是自己通过劳动换来的工分,这感觉完全不同——工分卡握在手里,虽轻如纸片,却带着体温和尊严的重量。

就在这时,李默脑海中那道熟悉的金光再次闪现。

【主线任务3-5进度:71%】

【提示:交易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恭喜您,已初步建立社区内循环经济雏形。】

进度又前进了9%!

李默心中一振,这证明他的方向完全正确。

自我供养,自给自足,这才是系统真正想要看到的。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80%的最终目标,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分制度的优越性愈发凸显。

工分成了民工城里唯一的“硬通货”。

女人们在缝纫站赚工分,男人们在维修部赚工分,然后用这些工分去食堂换餐票,去洗衣房换服务,去文化站给孩子报名兴趣班。

整个民工城,像一台被激活的精密机器,每个齿轮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高效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张有才从广州寄回了第一份“试点报告”,信中激动地描述了他是如何在工地上推广《技能换工分操作手册》的。

那边的工友们反响极其热烈,一个原本只会和水泥的壮汉,因为会理一手漂亮的平头,一晚上就赚够了全家三天的饭票。

一切都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然而,在这片蓬勃生长的景象之下,一些微小的、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个傍晚,李默在食堂吃饭,无意中听到邻桌两个年轻工人的对话。

“阿虎,理发还差10工分,借我点?”一个工人挠着头说,声音里带着几分窘迫和试探。

被称作阿虎的工人压低了声音,鬼鬼祟祟地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现金,塞给对方:“别借工分了,麻烦。你拿这五块钱,去跟理发的小张说,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他懂。”

那个工人一愣,随即大喜,接过钱连声道谢,手指摩挲着纸币边缘,仿佛握住了救命稻草。

李默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工分,是为了内部循环,切断对外部金钱的绝对依赖。

可现在,竟然出现了用现金私下交易工分服务的苗头。

虽然只是个例,但这无疑是在他亲手构建的堤坝上,凿开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

几天后,周敏在核对账目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数据,对李默说:“你看,老吴头的工分账户,已经突破一万五千分了。但他最近半个月,几乎没有消费记录。他的工分,全都在账上存着,一动不动。”

李默看着那个刺眼的数字,陷入了沉思。

老吴头勤劳、节俭,这是好事。

但如果像他这样只进不出的“储蓄大户”越来越多,那么流通在外的工分就会越来越少,整个体系的“水”就会变少,流动性会大大降低。

他想起了小芳。

小芳成为“工分首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消费,去改善生活。

她的行为,带动了更多人对工分的向往和使用。

可老吴头,却像一头只进食不反刍的貔貅,正在无形中囤积着本该流动的“血液”。

深夜,李默独自一人站在“共造服务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民工城地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记着缝纫站、维修部、食堂、洗衣房等各个服务点,密密麻麻,像一张闪烁的星图。

他亲手点燃了这片星空,让每个人都成为了发光的一份子。

苏晓芸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轻声问:“又在想什么?一切不都很好吗?”

李默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在那张地图上,眼神复杂而凝重。

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迷惘和警惕。

“晓芸,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它有生命,在自己成长。”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但我们好像……也释放出了一个我们并不完全了解的怪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