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22章 一万两千块,砸出个“新规矩”

倒计时四十八小时。

启航机械厂的账面上,产值定格在九千八百元,距离一万的目标,只差那临门一脚的两百块。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静卧在车间中央的庞然大物上——县农机厂送来的苏联产t-42型齿轮磨床。

这台老古董,比车间里最年长的师傅年纪都大,原厂图纸早已在岁月中湮灭,省里请来的专家都摇头断言,修复它,难于登天。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锈混合的凝重气息,混杂着陈年灰尘在顶灯照射下浮游的微光;安建国带领的测绘小组已经围着它整整奋战了七天七夜,上千个零件的数据,汇集成一份沉甸甸的手稿,纸页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微微发皱。

李默站在磨床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铸铁外壳,触感粗糙而厚重,仿佛抚摸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他的眼神却仿佛穿透了这层铁壳,直视着脑海中由系统【设备性能优化权限】生成的炫目三维应力模型。

每一个齿轮的啮合轨迹,每一根轴承的受力点,都以数据流的形式在他眼前清晰展现,如同星河在意识中流转。

耳边,是工人们低语的喘息与工具轻碰的叮当声,远处电闸箱不时传来“啪”一声跳火的脆响。

他深吸一口气,鼻腔里充斥着金属冷却液的微腥与焊条余温的焦味,声音不大,却如铁锤落砧,清晰地传遍了整个车间:“这台机器修好之日,就是我们任务完成之时。”

话音落下,工人们的眼神瞬间被点燃,七天的疲惫仿佛被这声音点燃的火把驱散,有人攥紧扳手,有人悄悄抹去眼角的倦意。

消息传到县一中,校长办公室里的赵德海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他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瓷盖撞击杯沿发出“当啷”一声脆响,茶水溅在红木桌面上,像一滩泼洒的怒意。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那台机器是出了名的废铁,省里的专家都束手无策。我倒要看看,等他们修到一半彻底趴窝,这烂摊子怎么收场!到时候,月产值破万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抢修工作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车间里灯火通明,日光灯管嗡嗡低鸣,映得每一张脸都泛着金属般的冷光。

只剩下工具的碰撞声、安建国沙哑的指令声,以及液压泵缓慢加压时那如同野兽低吼般的“嘶——”声。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刻,李默的脑海中,系统界面猛然弹出一道刺目的红色警报!

【警告:目标设备主轴锥度动态误差超过系统修复阈值!

原因:关键部件‘1号特种研磨头’严重磨损,材料疲劳,无法修复。】

李默的心猛地一沉,仿佛一脚踏空。

主轴是磨床的心脏,锥度误差超限,意味着加工出来的齿轮将全部是废品。

这就像战士已经冲到了敌人阵地前,却发现枪里没有了撞针!

“老安,停一下!”李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急切,指尖微微发凉。

正在埋头调试的安建国猛然抬头,满眼血丝,额角还沾着机油与汗水混合的污痕:“怎么了小李?就差最后一点……”

“主轴研磨头不行了,磨损太厉害,必须更换。”

安建国脸色骤变,冲过去检查了一番,颓然地靠在机身上,金属的寒意透过工装渗入脊背,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是苏联当年特供的K-7型高钴合金研磨头,国内根本没有替代品,早就停产了!”

绝望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车间,连灯光都仿佛暗了几分。

李默的大脑飞速运转,系统商城里没有,国内市场找不到,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陈年库存。

他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诗雨,帮我个忙,急!”电话一接通,李默就直奔主题,“我爸以前在机械厅的老部下里,有没有负责过采购,特别是进口设备配件采购的?”

电话那头的林诗雨没有丝毫犹豫:“你别急,我马上去查!我爸的旧档案都在我这里。”

夜色渐深,青阳县府家属院的一盏台灯下,林诗雨正飞快地翻阅着一摞摞泛黄的人事档案和工作笔记,纸页发出沙沙的摩擦声,像是时光在低语。

父亲留下的这些遗物,此刻成了唯一的希望。

一个名字,终于从尘封的纸页中跳了出来——王敬德,原省机械厅采购科科长,八十年代负责过对苏设备引进,现已退休,定居宁波。

电话打过去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老人的声音带着睡意,但在听完林诗雨焦急的叙述后,瞬间清醒。

他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像是在记忆的长河中打捞着什么,电话那头传来他缓缓起身的脚步声和拉开抽屉的金属摩擦声。

“K-7型……”王敬德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有!我记得有!当年多采购了一箱备件,后来那批设备淘汰,备件就转存到了宁波一家工具厂的仓库里。那家厂子……几年前就倒闭了!”

希望的火苗再次燃起!

林诗雨连夜联系宁波方面的关系,通过层层查询,终于在一个小时后锁定了那个早已被查封的厂区仓库。

她当机立断,用自己的名义协调了当地部门,派人撬开了仓库大门。

在堆积如山的废旧物资中,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木箱被翻了出来,箱角已被虫蛀,但锁扣依旧完好。

打开一看,里面静静地躺着最后一支崭新的K-7型研磨头,油纸包裹下,闪烁着幽蓝色的金属光泽,指尖触碰时,能感受到那冷冽而精密的质感,仿佛一件沉睡的圣物。

“找到了!”

消息传回启航工厂,整个车间一片欢呼,有人用力拍打铁皮墙,回声在厂房中久久震荡。

一辆货运车被以三倍的价格雇下,司机揣着厚厚的红包,在瓢泼大雨中,载着这唯一的希望,从三百公里外的宁波一路狂飙。

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疯狂摆动,车轮碾过积水,溅起两道银白的水幕。

凌晨两点,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货车稳稳停在了启航机械厂门口。

安建国像迎接英雄一样冲了上去,双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木箱,指尖触到木箱的潮湿与冰冷,心却滚烫。

他没有片刻休息,布满血丝的双眼重新迸发出骇人的精光。

安装、调试、校准……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他的身后,所有的工人都屏息凝神,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决定命运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凌晨到清晨,再到黄昏。

安建国如同焊在了机床前,连续作业了整整十八个小时,指尖因长时间操作而微微颤抖,汗水顺着眉骨滑落,滴在控制面板上,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当他拧紧最后一颗螺丝,缓缓按下启动按钮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嗡——”

一阵低沉的电流声后,那台沉寂了多年的苏联巨兽,先是发出一阵轻微的颤动,机身微微震颤,如同苏醒的猛兽在伸展筋骨;随即,一阵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响彻整个车间!

那声音不再是老牛破车般的嘶吼,而是雄狮苏醒时的低吼,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感,震得人胸腔共鸣,连脚下的水泥地都在微微发麻。

成功了!

农机厂的厂长早就在一旁等得心急如焚,此刻他一个箭步冲上前,看着指示灯上平稳的绿色数据,激动得满脸通红,手指微微发抖。

他一把抓住李默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早已签好的支票,用力塞了过去。

“两万八千块!一分不少!小李厂长,你们救的不是一台机器,是我们厂五百多号人的饭碗啊!”

话音未落,李默的脑海中,系统界面陡然炸开一片璀璨的金光!

【主线任务2 - 3:‘启航’——月度产值突破一万元,已完成!】

【任务完成度:280%。综合评价:卓越!】

【系统升级中……基建任务面板2.0升级完成!】

【新增功能:区域资源扫描(增强版)(可扫描县域范围内被遗忘、废弃、低效利用的工业资源,并提供初步盘活建议)。】

【任务奖励:青阳县青年创业扶持单位称号(已上报县府备案)。】

一连串的信息流让李默还有些发懵,厂区门口却传来一阵喧闹。

县电视台的采访车已经开了进来,记者和摄像师扛着“长枪短炮”,直奔车间而来,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拍摄一期“学生老板带领下岗工人,月产值破万创造奇迹”的专题报道。

更让他震惊的是,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县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打来的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热情:“李默同志,你的启航模式,我们经过研究,准备作为‘县域闲置资产激活样板’上报市里!县里初步决定,以此为基础,拟拨款筹建一个‘青阳县技术协作中心’,由你们启航牵头!”

与此同时,县教育局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赵德海正襟危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杯中的茶早已凉透。

上级领导的目光如同利剑,直刺他的内心:“赵德海同志,我们接到多方反映,你一直在反对启航机械厂。我想问问你,一个能帮全县企业修复设备,带动几十名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学生创业项目,你究竟是在维护谁的利益?”

赵德海嘴唇哆嗦着,勉强挤出一句:“我……我是认为,教育不能过度商业化……”

“是吗?”领导冷冷地打断他,“那如果商业化能救活工厂,能保住几百上千人的就业岗位,能为县里创造实实在在的税收,为什么就不能走进校园?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群只会纸上谈兵,对社会毫无贡献的书呆子吗?!”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赵德海的心上。

当天深夜,赵德海回到家中,失魂落魄地从抽屉里翻出一叠他精心准备的、关于李默“不务正业”、“腐蚀校园风气”的举报材料。

他颤抖着手,将它们一张一张地投入火盆,看着跳动的火焰将那些恶毒的字句吞噬成灰烬,火光映在他呆滞的瞳孔中,如同最后的审判。

窗外,昏黄的路灯下,孙瘸子正一个人蹲在马路牙子上,一口一口地喝着闷酒,酒瓶磕在水泥地上,发出空洞的“咚、咚”声。

不远处,几个曾经跟着赵德海混饭吃的工人,正提着行李,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

只留下孙瘸子一个孤零零的背影,在清冷的夜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启航机械厂的庆功宴上,酒香四溢,欢声笑语。

李默却没有举杯。

他走到墙边的公告栏前,将那张五万元技改资金的支票复印件,用图钉牢牢按在上面。

然后在下方,用马克笔写下了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此款项,将全部用于建设启航工人夜校。首批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合同法入门。”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李默转过身,目光落在安建国的身上,郑重地说道:“安叔,下一步,我们要盖房子了。”

众人哗然。

安建国也愣住了:“盖房子?小李,我们是要扩建车间吗?”

“不。”李默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深邃光芒,“是盖能让工人们带着老婆孩子,安安心心住下来的‘工人家园’。”

苏晓芸站在他身边,看着他坚毅的侧脸,轻声问道:“这些,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李默的目光投向远处那片曾经废弃、如今却灯火通明的厂区,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一万二千块,买下的不只是那些废铜烂铁,更是给了我们一个打破规矩的资格。”

没有人注意到,在县政府大楼深夜依然亮着灯的档案室里,一份名为《关于筹建青阳县产业协作园区的初步设想》的报告,已经悄然成文。

在报告最后的起草人签名栏上,赫然写着两个娟秀的字:林诗雨。

夜深人静,李默回到宿舍,身心俱疲,却又无比亢奋。

他躺在床上,准备进入系统空间好好规划那五万块资金的用途。

然而,就在他的意识沉入系统的瞬间,原本温和的蓝色光幕界面,毫无征兆地变成了一片刺眼的猩红。

一个冰冷、机械的提示框,带着前所未有的紧急与压迫感,猛然弹了出来。

【主线任务3 - 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