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成废物高中生,看我逆天改命 > 第16章 谁说“破烂王”不能签合同?

柴油发动机的嘶吼划破了红星县五金修造厂旧址的沉寂,一辆饱经风霜的桑塔纳,车头几乎要翘起来,硬生生拖着一节比自身庞大数倍的封闭式货运挂车,以一种蛮横的姿态冲进了满是尘土的厂区。

刺啦一声,轮胎在沙石地上划出两道深刻的印痕,卷起的黄尘在午后斜阳下翻腾如雾,呛得人喉咙发痒。

车门猛地推开,林诗雨从驾驶座上跳了下来,脚底踩碎了一片干枯的梧桐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她今天没穿那身名牌套装,而是一身洗得发白的深蓝工装,肩头还沾着几点油渍,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额角,脸上还沾着几丝油灰,却更添了几分野性的魅力。

她靴子踏在碎石上发出咯吱的声响,径直走到李默面前,“啪”的一声,将一串沉甸甸、沾着机油味的钥匙甩在他身前的旧铁桌上——金属与铁皮的撞击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像一声宣战的号角。

“三台沈阳产的数控镗床,九成新,原厂的油纸封都没撕干净。我爸那个破厂倒闭的时候,这几台宝贝疙瘩还锁在仓库里,没来得及被那帮饿狼分食。”她的声音清脆又带着一丝沙哑,像砂纸磨过金属,目光如炬,死死地钉在李默脸上,“你要的‘噪音’,能发出这个世界上最悦耳噪音的宝贝,现在就摆在你面前。”

不等李默开口,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但我有条件。这不是白给,咱们得签合同。”

此言一出,周围几个刚被李默召集起来的老工人,包括安建国在内,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空气仿佛凝固,连风穿过破窗的呜咽都变得小心翼翼。

他们太清楚了,这种时候,大小姐的“条件”往往比阎王爷的催命符还难对付。

李默却只是平静地挑了挑眉,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低沉的叩击声:“怎么签?”

林诗雨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从随身的挎包里抽出一份打印好的协议草案,拍在桌上,发出“啪”的又一声脆响,震得桌角的铁皮罐子微微颤动。

“很简单。这三台设备,连带运输和吊装的费用,我算你一百二十万。你不用付钱,”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以你的‘技术运维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入股,占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我们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我控股。”

她伸出一根手指,指尖的指甲修剪得干净利落,指甲盖在阳光下泛着冷白的光:“期限,一年。一年之内,如果公司实现盈利,并且利润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我会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如果一年后还在亏损,或者半死不活,对不起,所有设备我原价收回,公司清算,你净身出户。这份协议,比银行的对赌协议还要苛刻,敢不敢签?”

“嘶——”安建国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这哪里是合作?

这分明是拿身家性命在赌!

一百二十万的设备,李默碰都碰不得,只能看不能摸,一年后要是没干出名堂,就等于白白给林家大小姐打了一年苦工,最后连根毛都剩不下。

这比高利贷还狠!

所有人目光聚焦在李默身上,连呼吸都放轻了。

李默却笑了,那笑容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从容,嘴角扬起的弧度仿佛带着金属的冷光。

他拿起那份协议,只扫了一眼标题,便随手放到一边,看着林诗雨,缓缓说道:“可以。”

两个字,轻描淡写,却重如千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激起无声的涟漪。

林诗雨的瞳孔微微一缩,似乎没料到他答应得如此干脆。

“但是,”李默竖起一根手指,不容置疑地补充道,“合同里必须加一条:公司未来的所有技术操作工岗位,必须优先从咱们红星县的国营厂下岗职工中招募,并且要提供完善的岗前培训。”

这一次,轮到林诗雨愣住了。

她设想过李默会讨价还价,会质疑估值,会要求更多的股份,却唯独没想过,他会提出这样一个看似与自身利益毫无关系的条件。

她看着李默身后那群眼神中混杂着希冀、紧张与不安的老工人们——他们粗糙的手掌紧握着工具,指节泛白,有人喉结微微滚动,有人悄悄攥紧了衣角。

她忽然有些明白了。

“好。”她干脆利落地答应了,“我亲自去拟定补充条款。”

协议一签,行动立刻展开。

安建国带着几个信得过的老师傅,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测。

当厚重的油纸被层层揭开,露出那闪着金属冷光的精密机体时,这群半生都与钢铁打交道的老匠人,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火焰——那火焰映在他们布满皱纹的眼角,像极了年轻时第一次触摸机床的光。

然而,问题很快就来了。

“小李,你过来看看。”安建国脸色凝重地招手,声音里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

他指着其中一台镗床长长的导轨,用手电筒打出一道贴近金属表面的光束,光斑在导轨上缓缓移动,映出一条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波纹,“看到了吗?这里,有大约零点零三毫米的轻微变形。可能是运输过程中受到了冲击。这点形变,加工普通零件没问题,但要做高精度模具,就是致命伤。”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沉得像铁块坠地:“这需要激光校准仪在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里进行精密调校。咱们这破厂房……连个不漏雨的屋顶都找不到,这活儿,干不了啊。”

老师傅们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

所有人都望向那座曾经是五金修造厂核心,如今却破败不堪的东跨车间——屋顶的石棉瓦碎了好几块,露出黑洞洞的窟窿;地面是龟裂的水泥地,坑坑洼洼,积着去年的雨水和落叶,踩上去还发出湿软的“噗嗤”声。

就在众人一片死寂之时,李默却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那个破车间。

他站在中央,闭上眼睛,脑海中,金色的数据流瀑布般涌现。

【综合工务精通】技能,瞬间激活!

他脑中,车间的cAd三维模型自动生成,磨床的减震数据、数控机床的环境要求、本地的气候湿度、风向……无数参数被自动载入、计算、建模。

几分钟后,李默睁开眼,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废弃的包装板,用记号笔在上面飞快地绘制起来。

那不是简单的草图,而是一份包含了结构、材料、通风、减震等多个系统的专业施工图纸。

“《简易恒温减震车间改造方案》。”他将图纸展示给目瞪口呆的众人,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墙体,用码头上废弃的二手集装箱,切割拼接,中间填充双层岩棉保温。地面,往下挖半米,铺设减震砂垫层,再浇筑配比加固的水泥。屋顶,拆掉旧瓦,用彩钢瓦和阳光板结合,顶部加装四台大功率工业排风扇,形成负压空气对流,带走尘埃和热量。”

他转头,目光锁定安建国:“安师傅,你人脉广,认识做彩钢瓦和集装箱生意的老板吗?告诉他们,我要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

三天。

仅仅三天时间,一座外观看起来像是末日堡垒,内部却整洁明亮、温度稳定的“土法上马”准洁净车间,就在这片废墟之上拔地而起。

当数控镗床被小心翼翼地吊装进去,安放在特制的水泥基座上时,所有老工人都感觉像在做梦——脚下是平整坚硬的地面,头顶是严密的彩钢屋顶,耳边是排风扇低沉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新水泥和金属的混合气味。

然而,设备安装调试的当天,麻烦就找上了门。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直接开到车间门口,下来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几个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

男人自称是县机械行业协会的秘书长,一开口就官腔十足:“接到群众举报,你们这里涉嫌无证经营!这种高精尖的数控设备,没有相应的资质认证和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是绝对不允许开机运行的!立即停工,接受调查!”

工人们的脸瞬间白了。他们最怕的就是这种“管事的”。

李默却不慌不忙,他转身对一个正在擦拭设备的老师傅说:“王叔,麻烦您去一趟教职工宿舍,把董文澜老校长请过来。”

半小时后,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董文澜在王师傅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进了车间。

他的脚步缓慢却坚定,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像一种无声的审判。

“董老,”李默迎上去,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车间,“您是教育家,也是老党员。您帮我看看,这些人,”他指着那七八名正对照着教学视频,笨拙而又无比认真地在模拟操作面板上学习的下岗职工,“他们,是无证经营的罪犯,还是努力学习新技能,想要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工人?”

董文澜浑浊但依然锐利的眼睛扫过全场。

他看到了工人们手上的老茧,看到了他们眼中那份卑微却又执拗的渴望,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简陋标语。

他沉默地走了一圈,最后停在那个趾高气扬的秘书长面前。

老人没有发怒,只是缓缓举起手中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是县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组吗?我是董文澜。我想给你们提供一个新闻素材,题目就叫——《被遗忘的技术者》。”

秘书长的脸,瞬间从涨红变成了铁青,最后变成了死一样的灰白。

他看着董文澜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工人那燃起怒火的目光,最终只能灰溜溜地带着人,夹着尾巴离开了。

风波平息,第一份订单很快就来了。

本地一家新开的民营汽配厂,急需一批高精度的发动机缸体模具,因为公差要求极高,他们问遍了县里所有能做模具的老师傅,没人敢接。

汽配厂老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出了八万元的“天价”,找到了李默。

“接!”李默当场拍板。

他亲自制定了加工流程,并启用了一套全新的“双人复核制度”——每一道工序,从编程到对刀,再到加工,都必须由两名工人交叉操作、互相检验,签字确认后才能进入下一步。

加工进行到最后一道精修工序时,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

控制系统显示,机床主轴温度异常飙升!

“停机!”李默一声令下,果断切断了电源。

安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要是主轴烧了,这台几百万的机器就得大修!

李默却异常冷静,他亲自带人拆检主轴。

半小时后,原因找到了——一小块金属碎屑,堵塞了主轴内部的润滑油通道。

而那块碎屑的材质和磨损痕迹,清晰地表明,它是在这台机器出厂时就存在的隐患!

故障排除,重新开机。

当最后一件成品从机床上取下,经过三坐标测量仪检测,最终数据显示:精度,0.01毫米!

比客户要求的最高标准还要高出一倍!

汽配厂老板拿到模具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激动地握着李默的手:“李师傅!你们这水平,比省城的大厂还要稳!这活儿值!”

结算时,他不仅爽快地付清了八万块,还主动在支票上又加了五千元,郑重地写上“技术溢价奖励”。

深夜,厂区万籁俱寂,只有那座“堡垒车间”里还亮着灯。

李默将那张八万五千元支票的复印件,小心翼翼地压在一本翻开的《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书页之间。

旁边,就放着那份他和林诗雨签订的合资协议。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许久未见的系统金光骤然闪现。

【主线任务2-2:‘工业之心’的初步重燃,完成进度更新:61%】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完成一次高价值的商业合作,资源链系统即将被激活,请注意查收后续信息。】

李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出车间。

清冷的月光下,林诗雨正靠在她那辆桑塔纳的车边,指间夹着一根女士香烟,红色的烟头在夜色中明灭不定,烟雾缭绕中,她的侧脸显得模糊又孤寂。

“你以为我图什么?”她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自嘲,“我爸的厂倒了,我被踢出了原来的圈子,所有人都说我是个只会败家的废物。可你……你竟然真的让一堆破铜烂铁重新转了起来。这感觉,就像……就像让我相信,我自己也还能活过来一样。”

李默在她几步远的地方站定,看着远方黑沉沉的夜空,平静地说道:“这不是结束,这只是一个开始。下次,我们修的就不仅仅是模具了。”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道:“我们要修的,是这个圈子的规则。”

话音落下的瞬间,在他们身后更远处的另一间废弃车间里,一台蒙着厚厚灰尘、早已断电多年的老旧龙门铣床,它那巨大的皮带轮,在无人察觉的黑暗中,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哒”声,悄然转动了微不可查的一丝角度。

这座沉睡的钢铁巨兽,似乎正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缓缓唤醒。

而在那座灯火通明的简易恒温车间里,三台数控镗床平稳运行的嗡嗡声,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

这低沉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如同工厂重新搏动的心跳,宣告着初生阶段的顺利完成。

然而,无论是李默还是林诗雨都不知道,一场真正严峻的考验,正随着这第七个夜晚的结束,悄然拉开了序幕。

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咬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