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4章 探店的观察

食卦人 第4章 探店的观察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小刘的遭遇如同在我沉寂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灼热的烙铁,“滋滋”作响,蒸腾起混杂着义愤与算计的雾气。食卦的印证,褪去了我最后一丝出于同情的柔软,只剩下冰冷的决断。我也绝非一时冲动,它需要最精密的侦察与最耐心的布局。第一步,便是亲自踏入那座“鸠巢”,用我自己的眼睛,用我重新拾起并试图精进的“食卦”,去丈量对手的虚实。

机会在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来临。店里午市刚过,我已将后续工作安排妥当:小王负责督导下午的食材预处理和卫生保持,小张协助;李姐则被我指派去清点并整理库房积压的旧物料,这是个耗时而远离核心区域的活儿,能确保她不会注意到我的短暂离开。沈清河依旧在柜台后处理他的单据,仿佛对周遭一切漠不关心,但我知道,他那双沉静的眼睛,或许比我看得更多。

我换上了一件半旧的灰色夹克,戴上顶普通的棒球帽,刻意收敛了身为店长时的那份沉稳气场,让自己融入街头匆匆的人流。目标明确——“好味麻辣烫”。

店铺位于相邻街区的一个十字路口拐角,位置确实不错,人流密集。还没走近,一股浓烈到有些呛人的麻辣混合着某种异样鲜香的气味就扑面而来,像一张无形的网,试图攫取过往行人的嗅觉。招牌是红底黄字,颜色艳俗,边角有些破损,蒙着一层油污。

推开略显沉重的玻璃门,门轴发出干涩的“吱呀”声。店内的景象映入眼帘:空间比我的“老张麻辣烫”稍大,但布局拥挤,桌椅油腻,地面黏脚,空气中弥漫着那股浓郁香气与食物残渣、汗味混合的复杂气息。灯光昏暗,几只蝇虫围绕着吊灯盘旋。正是下午两点多的空闲时段,店里只有零星两三桌客人。

一个体型肥胖、系着脏污围裙的男人正靠在收银台后玩手机,眼皮耷拉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应该就是老板。一个同样身材发福、颧骨很高的女人正拿着块黑乎乎的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离我最近的一张桌子,动作敷衍,脸上写满了不耐烦,这是老板娘。

“吃点什么?”老板娘听到门响,头也不抬,声音粗嘎地问道。

“一碗麻辣烫,微辣。”我压低声音,选了个靠里、能观察到后厨入口和大半个店堂的位置坐下。桌面残留着上一位客人留下的油渍和食物碎渣。

“自己拿篮子选菜,选好拿过来。”老板娘依旧没抬头,用抹布随意在桌上划拉了一下,算是“清理”过了。

我起身去选菜区。冰柜里的食材种类倒是不少,但摆放杂乱,肉卷色泽暗沉,边缘有些发干;蔬菜蔫头耷脑,尤其是绿叶菜,明显不新鲜;各种丸子颜色过于鲜艳均匀,透着工业感。我随意选了几样常见的:牛肉卷、鱼豆腐、青菜、豆皮、方便面。

将篮子递给老板娘时,她接过,瞥了一眼,嘴里嘟囔了一句:“就这么点?”然后随手将篮子里的食材倒进一个漏勺,甚至没检查是否有异物,便递进了后厨窗口,朝里面喊了一嗓子:“微辣一份!”

整个过程,流畅而麻木,毫无服务的概念,只有一种近乎粗暴的效率。老板始终没抬过头。

我坐回位置,耐心等待。店内墙壁上贴着几张泛黄的“特色推荐”,字迹模糊。角落里堆着几个没及时清理的垃圾袋,散发出酸腐气。仅有的那几桌客人,多是穿着工装或看起来不拘小节的年轻人,吃得满头大汗,唏哩呼噜,对周遭环境似乎并不在意。

很快,我的麻辣烫好了。老板娘端过来,碗边还沾着汤汁,“砰”地一声放在我面前,汤汁溅出几滴。

我低头看着这碗麻辣烫。汤色浑浊暗红,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颜色可疑的红油,很显然是用了一滴香,这股异常浓烈的香气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霸道地钻进鼻腔,确实能瞬间勾起食欲。

我没有立刻动筷。而是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心中默念起我这几日结合过往经验与新感悟,重新梳理凝练的 《食卦要诀》:

“观气辨色,察其本源;

五味调和,窥见心垣;

食材择取,运数自显;

火候分寸,命理藏焉;

卦象衍天机,食气定虚玄。”

口诀在心中流转,我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探向这碗麻辣烫,以及它所牵连的这家店铺与那对夫妻。

观气辨色,察其本源: 这汤气浮夸上扬,躁动不安,缺乏骨汤应有的沉厚底蕴。色泽过于红艳,非天然香料慢熬所能得,乃是急功近利之象。对应卦象,如 “火泽睽” (离上兑下),离火虚浮于上,兑泽(口舌、享受)浅薄于下,表象热闹,内里乖离,志不同道不合。

五味调和,窥见心垣: 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汤,吹凉,送入口中。瞬间,一股极其强烈的、混合着麻、辣、咸、鲜的复合味道爆炸开来,猛烈地冲击着味蕾,几乎掩盖了所有其他感知。这味道极具欺骗性和成瘾性,但细品之下,舌尖能察觉到一丝不自然的、类似味精过量的干涩感,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工业香精带来的“假鲜”。这是纯粹为了刺激而刺激的调味,毫无层次与回味可言。对应 “雷火丰”(震上离下),雷火交加,声势浩大,看似丰盛,实则过犹不及,易招致物极必反。

食材择取,运数自显: 我夹起一片牛肉卷,肉质松散,入口缺乏纤维感,明显是廉价拼接肉。鱼豆腐弹性过于均匀,透着科技感。青菜煮得过头,软烂无神。这些食材的选择,唯“利”是图,只求最低成本,不顾品质与健康。卦象显 “山风蛊”(艮上巽下),艮为山,止而不通,巽为风,入而**。山下有风,朽坏滋生,象征着内部管理混乱,根基已被蛀空。

火候分寸,命理藏焉: 所有食材,无论特性,皆是一锅乱炖,火候粗暴。青菜失去了脆嫩,豆皮失去了柔韧,一切都沦为浓烈汤底的附庸。这显示出掌控者缺乏耐心与精细,行事鲁莽,只顾结果不顾过程。此为 “泽火革”(兑上离下)却走向了反面,兑为泽,主变革,离为火,主行动,但火候失控,变革不成,反成破坏,秩序混乱。

综合推演,这对夫妻的气场通过这碗麻辣烫清晰地传递过来:老板气息沉滞中带着贪婪(对应玩手机的麻木与对营收的本能关切),如 “地水师”(坤上坎下),藏险于内,谋求争斗之利;老板娘气息浮躁而刻薄(对应其不耐烦的举止与粗鲁的言语),如 “风火家人”(巽上离下)之变体,家人失和,离心离德,徒剩虚火攻心。两人之间,气场互斥,难有同心之象。

推演至此,我心下了然。这家店,外强中干,全靠重味刺激和位置优势维持。内部管理混乱,夫妻关系紧张,唯利是图,毫无长远眼光和品质追求。正是最适合我的目标。

心中计定,我执筷夹起食材,送入唇中,正式开启这碗麻辣烫的品鉴。暂将健康考量与味蕾格调抛诸脑后,单是这一口下去的味觉冲击,便足以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直叫人通体舒坦。外行人只觉辛辣过瘾,却不知这底料的玄机——炒料时特意加了秘制的魔粉,而且单是辣椒便用了近七种,各有妙用,绝非随意堆砌。

线椒增香提鲜,赋予汤底醇厚底味;福建辣椒王耐煮持久,越煮越辣,撑起辣度骨架;印度魔鬼辣是点睛之笔,带来直冲味蕾的爆辣刺激;小米辣辛辣劲足,添上几分鲜灵锐度;灯笼椒自带天然红亮色泽,让汤底瞧着便勾人食欲;二荆条香而不燥,中和烈辣之余,更添一层复合香气。再搭配十几种香料层层叠加,滋味早已在锅中交融出绝妙层次。

我吃得极快,筷子起落间,额角已渗出细汗,喉间灼热却越吃越上头,仿佛真成了被这霸道滋味彻底征服的普通食客。唯有我自己清楚,每一口下去,汤底里每种辣椒的角色、每味香料的分量,早已在舌尖的品鉴中清晰浮现,完整的配方与配比,已然了然于胸。

吃完,我走到收银台结账。老板这才懒洋洋地抬起头,接过钱,塞进抽屉,找零,全程无话,眼神浑浊。

“味道不错,挺带劲。”我故意赞了一句,带着食客的满足感。

老板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目光又回到了手机屏幕上。

老板娘在一旁整理着调料台,听到我的话,嘴角似乎撇了一下,不知是不屑,还是习惯性的表情。

我转身离开,推开那扇油腻的玻璃门,重新走入下午的阳光里。身后那家店,如同一个散发着腐朽与虚热情息的脓包。

回到“老张麻辣烫”,店里一切井井有条。小王正在指导小张如何更高效地核对配送单,李姐还在库房没出来,沈清河抬头看了我一眼,目光在我带着些许汗意的额头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低下头去。

我走进办公室,关上门。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属于我们店醇厚骨汤的香气,与刚才“好味”那霸道的味道形成鲜明对比。

我拿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写下:

【目标:好味麻辣烫】

现状:位置优,客流基础尚可。品控差,管理混乱,夫妻不和,唯利是图。

弱点:食材低劣,依赖重味;内部离心;卫生堪忧;口碑潜在风险高。

契机:可利用其内部矛盾,放大其品质与卫生问题,引发客源流失与信任危机。

推演卦象概要:火泽睽(整体)、雷火丰(味道)、山风蛊(食材)、泽火革失控(管理)、地水师(老板)、风火家人失和(老板娘及关系)。

合上笔记本,我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