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19章 隔壁的“手段”

食卦人 第19章 隔壁的“手段”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周锐那番如同精准外科手术般的话语,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需要时间愈合的切口。他说的对,也不全对。对的是,我确实还在依赖过去的思维模式,像跛子离不开拐杖;不全对的是,我并非不愿融入这烟火,而是这具曾被名利场深度改造过的躯体,需要更漫长、更痛苦的脱胎换骨,才能学会用纯粹的“本能”去呼吸。

这份清醒的痛楚,像一味药引,催生着某种变化。我依然记录数据,但不再仅仅为了“分析”和“献策”,我开始尝试用指尖去感受蔬菜叶脉的韧性,用耳朵去分辨汤底沸腾时细微的声响差异,用鼻子去捕捉肉类是否新鲜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生命本身的甜腥气。我的笔记本上,除了数字和符号,开始出现一些笨拙的、描述性的词语:“今日骨汤,熬煮超时,髓油析出过多,口感略腻”,“小白菜,叶尖有虫蛀小孔,但生命力旺,甜脆”。

我在学习,学习放下“张总”的身段,真正用五官和双手,去读懂这方寸之间的“物性”。

而就在我沉浸于这种缓慢的、向内求索的“修炼”时,外部环境的波澜,再次不容分说地拍打过来。这一次,风波的中心,依旧是我们的老对手——“王记麻辣烫”。

自从上次他们恶意降价被我们通过提升服务和菜品质量软性化解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王记”,似乎并未死心。他们不再搞价格战那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而是玩起了更隐蔽、也更刁钻的手段。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负责食材验收的小王。一天早上,他拎着两袋明显颜色发暗、肉质松散的牛肉卷,急匆匆地找到正在核对前一天损耗记录的我。

“张哥,你看这个!”小王眉头紧锁,将袋子递到我面前,“这是‘王记’那边流过来的,他们店里的一个帮厨偷偷跟我说,‘王记’老板最近换了一家供货商,价格便宜得离谱!这种肉,他们自己也怕,不敢多用,但肯定会掺在好肉里卖!”

我接过袋子,手指隔着塑料薄膜按压下去,肉质缺乏弹性,隐隐有一股过于浓重的、试图掩盖什么的调味料气味。这不是简单的次品,这是接近变质边缘、试图通过重味烹调蒙混过关的劣质货。我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并非因为气味,而是因为这种毫无底线的行径。

“他们那个帮厨,为什么跟你说这个?”我保持冷静,问道。

小王挠了挠头:“那小子跟我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以前关系还行。他看‘王记’老板这么干,心里也发毛,怕出事牵连到自己,就偷偷告诉我,让我提醒咱们店长留神,别被他们带坏了风气,或者……或者被他们坑了。”

我点了点头。底层劳动者之间,自有其朴素的情报网络和生存智慧。这信息,大概率是真的。

几乎就在同时,前台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小张在接待几位熟客时,听到他们抱怨,说最近“王记”好像在搞什么“回馈老顾客”的活动,偷偷给一些经常去的老主顾发折扣券,力度很大,而且指名道姓地说,“老张”家的味道不如以前了,用料也抠门了。

诋毁。这是比使用劣质食材更恶毒的一招。它在试图动摇我们的根基——口碑。

老刘听到这些汇报,气得脸色铁青,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骂骂咧咧:“王胖子这个龟孙!正面玩不过,就开始搞这些下三滥!他妈的,用烂肉,也不怕吃死人!还敢在背后嚼舌根!我……我找他去!”

我一把拉住冲动的老刘。“店长,没用的。我们没证据。他那肉掺着卖,我们抓不到现行。他背后说坏话,我们更没法对质。现在去找他,只会打草惊蛇,让他有了防备。”

“那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他这么胡搞,还把脏水往我们身上泼?”老刘瞪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

我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周锐的提醒言犹在耳,我不能再用过去那种直接、凌厉的商业手段去应对。在这市井江湖,有它自己的规则。我需要一种更迂回、更借力打力的方式。

“店长,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我抬起头,眼神平静,“我们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他搞他的小动作,我们打我们的根基。”

我的策略很简单:阳谋对阴谋,品质对劣质,开放对隐秘。

首先,是内部加固。我召集了小王、小张和后厨所有员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我没有提及“王记”的具体劣行,只是强调:“最近可能有关于我们店用料和口碑的流言。我希望大家记住,我们‘老张麻辣烫’能立得住,靠的就是真材实料和干净卫生。从今天起,所有食材验收,标准提高一级,有任何疑虑,宁可不用,也绝不将就。前台接待客人,更要热情周到,客人有任何疑问,耐心解释,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参观我们干净的后厨。”

我要让内部铁板一块,不给任何流言蜚语渗透的机会。

其次,是对外展示。我让老刘找人做了一块醒目的、材质很好的亚克力牌子,挂在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上面用清晰的字体写着:“本店承诺:所有肉类食材,均采购自xx品牌(本地一家信誉良好的大型肉联厂),当日进货,当日售罄,绝不过夜。汤底每日凌晨四时开始,用新鲜猪骨、鸡架文火慢熬六小时,绝无添加剂。欢迎各位顾客监督!”

这块牌子,就像一面旗帜,无声地宣告着我们的底线和品质。它不指责谁,但它站在那里,就是一种强大的、基于事实的回应。

最后,是那招“借力打力”。我找到了那个向我们透露消息的、“王记”的帮厨。我没有直接见他,而是让小王传话,表达了谢意,并委婉地提出,如果他那边有什么“确切的”、“能让人警醒”的证据,比如……能清晰显示肉品来源和问题的照片或视频,我们愿意支付一笔合理的“信息费”。我叮嘱小王,话要说得很模糊,绝不能授人以柄,只是表达一种“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切”。

与此同时,我加强了对那位“沉静客”的观察。他似乎完全不受外界风波影响,依旧每晚准时出现,点他的素菜麻辣烫,坐在角落,时而看窗外,时而在他那牛皮纸小本子上写着什么。他的存在,像一块定海神针,莫名地让我躁动的心绪平复些许。我隐隐觉得,他身上有故事,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能成为意想不到的变数。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高峰期刚过,店里稍微清闲下来。我正在帮忙收拾餐具,一位穿着某知名民生新闻栏目组马甲、背着相机、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目光在店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门口那块承诺牌上。

“你好,请问是店长吗?”她走到我面前,掏出证件,“我是市电视台《民生直击》栏目的记者,我叫龙薇。我们接到一些观众线索,反映这条街上部分餐饮店可能存在食材安全问题,正在进行暗访调查。看到你们店门口的承诺牌,觉得很特别,想了解一下情况。”

我的心猛地一跳。记者!《民生直击》!这可是本地影响力极大的舆论监督节目!

老刘闻讯赶来,听到是记者,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我示意他冷静,上前一步,接过龙薇的证件仔细看了看——是真的。

“龙记者你好,我是店长助理,姓张。”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坦诚而平和,“我们店一直坚持诚信经营,这块牌子,就是我们对自己和顾客的承诺。”

龙薇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又看了看窗明几净的店堂和井然有序的后厨:“哦?现在敢这么公开承诺的店可不多。能具体说说你们的食材采购和品控流程吗?比如,你们怎么确保肉类新鲜?”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回答得好,可能就是一次免费的、效果极佳的正向宣传;回答不好,或者被对方抓到任何把柄,就可能万劫不复。

我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龙记者,口说无凭。如果您有时间,有兴趣,我可以带您看一下我们后厨的日常操作,包括食材储存区和熬汤区。当然,前提是您不介意我们正在营业,可能会有些杂乱。”

主动开放,坦诚相见。这是应对质疑最有力,也最需要底气的方式。

龙薇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直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好啊,那就麻烦张助理了。”

我带着龙薇,从食材验收区开始,一一介绍。我让她看我们冷藏柜里分类摆放、标签清晰的各类肉卷和蔬菜,看我们严格的进货台账和每日的损耗记录(当然,隐去了涉及商业分析的核心数据)。我甚至让她看了我们熬汤的骨桶,以及旁边堆放着的、带着肉茬的新鲜猪骨和鸡架。

整个过程,我语气平静,对答如流,没有刻意吹嘘,只是陈述事实。我甚至没有回避我们曾经遇到过的管理问题(比如早期李姐的刁难),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建立制度和加强监督来改善。

龙薇一边看,一边用录音笔记录,相机也拍了不少照片。她的表情从最初的职业化探究,慢慢变得柔和,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

“说实话,张助理,”参观完后,龙薇收起设备,语气诚恳,“我暗访了这条街好几家店,你们是唯一一家敢让我这么看,而且看得我心里这么踏实的。你们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谢谢您的认可。”我微微躬身,“我们只是做了餐饮人该做的本分。”

龙薇点了点头,似乎做出了某个决定。她压低了声音,说道:“给你们透个风,我们这次调查,重点关注的,就是你们隔壁那家‘王记’。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他们使用问题食材的初步线索,可能近期会有行动。你们自己……也多注意。”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果然!“王记”的肆意妄为,终于引来了真正的猎手。

“谢谢龙记者提醒。”我郑重道谢,“我们一定会坚守底线。”

送走龙薇,老刘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小张!电视台!这是要上电视表扬我们了吗?”

“不一定是要表扬,”我相对冷静,“但至少,我们通过了自己的考验。而且,‘王记’……恐怕要倒霉了。”

几天后,《民生直击》节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餐饮业食材安全的暗访调查。节目中,重点曝光了“王记麻辣烫”使用劣质、疑似变质肉类,后厨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画面触目惊心,证据确凿。而作为对比,节目中也用了一定的篇幅,提到了“老张麻辣烫”如何通过公开承诺、严格内控、透明操作来保障食品安全,虽然只是寥寥几个镜头和几句解说词,但那块醒目的承诺牌和我们整洁的后厨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节目播出后,“王记”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店铺被责令停业整顿。而“老张麻辣烫”,则因为节目的侧面肯定,口碑暴涨,客流不仅恢复了,甚至比以往更加火爆。许多顾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尝尝这家“被电视台暗访都没找出毛病的店”。

危机化解了,我们大获全胜。

晚上打烊后,老刘兴奋地邀请大家吃饭庆祝。员工们也都兴高采烈,只有李姐,看着忙前忙后、俨然已成为店铺核心骨的我,眼神复杂,最终找了个借口,没有参加。

我婉拒了老刘的饭局,一个人留在店里,进行最后的清扫。空气中还残留着辣椒和骨汤的浓郁气味,以及……一种胜利过后,淡淡的虚无。

我走到门口,看着对面“王记”那紧闭的卷帘门和上面贴着的封条,在昏暗的路灯下,像一道丑陋的伤疤。

我没有动用任何过去的资源,没有设计复杂的商业陷阱,甚至没有正面冲突。我只是守住了最基本的“本分”,然后,借助了媒体和规则的力量,看着对手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一步步走向崩塌。

这或许,就是周锐所说的,属于这里的逻辑?

我转身,回到店里,目光落在角落那个空着的位置上。“沉静客”今晚没有来。是看到了新闻,觉得这里不再安静了?还是……另有原因?

我拿起抹布,开始擦拭那张他常坐的桌子。桌面很干净,几乎一尘不染。但在桌腿与墙壁的缝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反光的东西。

我蹲下身,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其抠了出来。

那是一枚造型古朴的、黄铜色的领带夹。样式很旧,但保养得很好,上面似乎还刻着某种模糊的纹样。

“沉静客”留下的?

我将这枚冰冷的领带夹握在手心,感受着金属的质感。它像一个谜题,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被解开。

外面的风波暂时平息了,但我知道,水面之下,更多的暗流,正在涌动。而这枚意外获得的领带夹,似乎预示着,我与那位神秘客人的交集,不会就此结束。

夜更深了。我锁好店门,将抹布洗干净晾好,关掉了最后一盏灯。

黑暗中,我握紧了那枚领带夹。

路,还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