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10章 首笔咨询费

食卦人 第10章 首笔咨询费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自那晚“漱石”茶室一番推演,将“海丰号”的命脉关节剖析于张总面前,时光荏苒,又过去数日。大学城的天空依旧湛蓝,秋意渐深,梧桐叶片片染金,随风旋落,铺陈在斑驳的人行道上,踩上去沙沙作响,如同岁月低语。我守着我的“多多麻辣烫”,日子仿佛回到了遇见周老板之前的轨道,熬汤、煮菜、算账、迎客,循环往复。然而,内心深处,我知道那平静的湖面下,早已暗流汹涌,只待风起。

周老板没有再出现,张总那边也暂无消息。这种沉默,并非终结,更像是暴风雨前的静谧,带着一种无形的张力。我照常经营着店面,但对那“三维坐标轴”的运用,已从刻意练习,逐渐内化为一种观察世界的本能视角。清晨赶着送孩子上幼儿园、匆忙点一份打包馄饨的年轻母亲(x轴:劳碌;Y轴:焦灼与关爱交织;Z轴:家庭责任与时间赛跑);午间为一道数学题争论不休、共享一碗麻辣烫加两份面的学生(x轴:求知;Y轴:执着与协作;Z轴:学业攻坚);傍晚收工后,点一碟花生米、二两散白,独坐角落默默饮酌的建筑工人(x轴:疲惫;Y轴:沉默的坚韧与乡愁;Z轴:体力消耗后的短暂放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需求与状态,都在这小小的店铺里,交织成一幅鲜活而真实的市井浮世绘。

这日午后,秋阳暖融,店里客人不多。我正拿着小本子,核对上午的采买账目,计算着哪些食材消耗快需要补货,哪些可以暂缓。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数字,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账户里那尚未动用的十万块钱,以及周老板、张总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十万块像一块沉甸甸的磁石,既有吸引力,又带着莫名的排斥力。

就在这时,店门外传来汽车引擎熄灭的声音,并非周老板那辆低调而奢华的座驾,而是一辆略显普通的黑色商务车。车门打开,下来的却是张总那位举止干练的秘书,我曾在那次私房菜馆有一面之缘。他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颇有分量的牛皮纸文件袋,另一只手则抱着两个印制精美的硬纸箱。

“张老板,您好。”秘书走进店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谦和笑容,“张总派我过来,一是向您致谢,二是把上次说好的咨询费给您送来。”

我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咨询费!张总口中的“必有重谢”来了!

秘书将那个牛皮纸袋双手递到我面前,语气恭敬:“这里是两万元现金,张总说,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请您务必收下。”

两万!又是两万!加上周老板那十二万分润后留下的十万,我手中的现金已然达到了十二万之巨!这在我过去守着麻辣烫店,一分一厘计算成本的日子里,是难以想象的数字。我接过纸袋,入手沉甸甸的,能清晰地感受到里面成沓钞票的棱角与分量。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我那套“观察”与“推演”能力的直接肯定与货币化衡量。

“张总太客气了。”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将纸袋放在柜台下,与之前那十万存放在一起。

“还有这个,”秘书又将那两个硬纸箱放在柜台上,打开箱盖,里面是排列整齐、真空包装的酱鸭,色泽酱红油亮,散发着浓郁的卤制香气,“这是张总酒店厨房自制的酱鸭,用的都是好料,工艺也是老方子。张总说让您尝尝鲜,也送给邻居朋友分一分,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就是个心意。”

我看着那两箱酱鸭,怕是有二三十只之多。这份谢礼,既有真金白银的实在,也有人情往来的熨帖。张总此举,无疑是希望将我与他的关系,从一次性的“咨询”向更长期的、带有情感联系的“朋友”方向推进。

“让张总破费了,也辛苦您跑一趟。”我向秘书道谢。

秘书完成任务,便礼貌地告辞离去。店里重新恢复安静,只剩下那两箱酱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以及柜台下那装着十二万巨款的抽屉,无声地宣示着它们的存在。

我站在原地,愣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柜台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笔咨询费,拿得比我预想中要快,也要……更轻松。相较于之前帮周老板“观察”张记时那种如履薄冰、与虎谋皮的紧张感,为张总剖析“海丰号”更像是一次纯粹的智力输出,虽然也耗费心神,但少了许多阴诡算计。这让我对凭借自身“本事”赚钱,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更积极的感受。

然而,这笔钱和这些酱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处置?

现金自然要存起来,但那份因财富骤然增加而产生的微妙心绪,需要平复。而这些酱鸭……我看着那油光锃亮的鸭子,心中很快有了计较。

傍晚时分,晚市尚未开始,我先是拎着两只酱鸭,来到了隔壁王姨的小卖部。

王姨正在整理货架,将一些临近保质期的方便面、火腿肠挑出来,准备做特价处理。见到我提着东西进来,她有些意外,随即看到那包装精美的酱鸭,更是讶异:“小张,你这是……”

“王姨,”我将酱鸭放在她柜台上,笑道,“朋友送的,酒店自己做的酱鸭,味道不错,您拿两只尝尝,也给弟弟(她儿子)加个菜。”

王姨拿起酱鸭看了看,标签上印着张总那家高端酒店的名字和logo,她显然认得,脸上顿时露出惊喜又有些惶恐的神色:“哎哟!这……这可是大酒店的东西,听说贵着呢!你这孩子,自己留着吃呗,给我这老婆子糟蹋了!”

“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我按住她要推拒的手,“上次您那冻豆腐可没少帮我。再说,这东西朋友送的,多,我也吃不完,放久了反而不好。”

听我这么说,王姨才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脸上笑开了花,摩挲着酱鸭的包装,连声道:“那……那姨就谢谢你了!你这孩子,就是有心!赚了钱也不忘本,好,真好!” 她看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一种“与有荣焉”的喜悦。在她看来,我能收到大酒店送的礼,还能惦记着她,便是极大的出息和仁义的体现。

离开王姨的小卖部,我心里踏实了些。这份酱鸭,维系了与王姨之间那份质朴的情谊,也稍稍冲淡了那笔咨询费带来的、与周遭环境可能产生的隔阂感。

接着,我深吸一口气,提着另外两只酱鸭,走向了老陈的包子铺。

这个时间,老陈通常已经在为明天的早市做准备,和面、发面,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粉香气。他正站在巨大的案板前,**着精壮的手臂,用力揉搓着一大团光滑的面团,每一次按压、折叠、推揉,都带着一种千锤百炼的韵律感和力量感,汗珠顺着他古铜色的脸颊滑落。

我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只是看着他专注的背影。那揉面的姿态,与我脑海中推演“三维坐标轴”时的精密计算,形成了某种奇特的对照。一个是靠实实在在的体力与经验,与最基础的物质(面粉)打交道;一个则是依靠观察、归纳与玄妙的联想,在人心与世相的抽象层面游走。

“老陈。”我轻声唤道。

老陈没有回头,手上的动作也没停,只是从鼻腔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我走进店里,将那两只酱鸭放在他旁边一张用来放杂物的椅子上。“朋友送的酱鸭,味道还行,给你和阿嫂尝尝。”

老陈这才停下揉面的动作,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目光扫过那两只印着酒店logo的酱鸭,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既无惊喜,也无讶异,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平静。他没有去碰那酱鸭,而是拿起旁边一个搪瓷缸,灌了一大口凉茶,然后看向我,语气平淡无波:

“你自己留着吃吧。我这儿,有面粉,有肉馅,就够了。”他顿了顿,视线落在我脸上,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直抵内心,“我这儿,不吃靠嘴皮子赚来的东西。”

他的话,像一把冰冷的锉刀,精准地刮在我心头最敏感的位置。“靠嘴皮子赚来的东西”——这七个字,将他与我,将他那揉搓了半辈子的面团与我那日益精进的“坐标推演”,清晰地划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甚至是对立的世界。

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试图解释:“老陈,这不一样,我是帮人解决了实际的麻烦,这钱……”

“我知道。”老陈打断我,重新拿起那块面团,继续用力揉搓起来,不再看我,声音混在揉面的“砰砰”声中,显得有些沉闷,“你能耐大,我看得出来。周老板,张总……那都是大人物。他们认可你,给你钱,给你东西,那是你的事。”

他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我,这一次,里面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透彻:“但这路,是你自己选的。是守着这口锅,把汤熬到极致,还是靠着那‘嘴皮子’和‘眼力见’,去搅和那些是是非非……你自己心里得有杆秤。”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与那团面胚的“交流”中,仿佛那才是世间最真实、最值得投入的事情。

我站在那里,手里还残留着酱鸭包装袋的触感,脸上却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无声地扇了一巴掌。老陈的拒绝,比任何冷言冷语都更让我感到刺痛和……清醒。他没有指责,没有规劝,只是用最直接的行动,划清了他的界限,也映照出了我此刻道路的某种“虚浮”。

我默默地拿起那两只被拒绝的酱鸭,转身离开了包子铺。身后,那富有节奏的揉面声,如同一声声沉重的鼓点,敲打在我的心上。

回到自己的店里,我将那两箱酱鸭塞进了柜台下的角落,那装着十二万现金的抽屉仿佛也在隐隐发烫。王姨的感激与老陈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笔“首笔咨询费”,像一块试金石,不仅测试了我的能力,更测试了我与这周遭世界的关系。

我坐在空荡的店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笃笃”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赚钱,有错吗?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和推演能力,解决他人的困境,获取报酬,天经地义。

那老陈的坚守,错了吗?靠实实在在的手艺,赚取干净的、散发着面粉香气的钱,更是这世间最朴素的道理。

我错了吗?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条或许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宽的路。

没有人能给我答案。

我打开那个沉甸甸的抽屉,看着里面用报纸包裹着的十二沓钞票,红艳艳的颜色,此刻却显得有些刺眼。我又看了看角落里那两箱酱鸭,它们代表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认可与拉拢。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门口,仿佛还能看到老陈那揉面的、固执而坚实的背影。

这“首笔咨询费”,我拿到了,但它带来的,远非单纯的喜悦,而是更深的迷茫与自省。我知道,我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继续深耕这市井烟火,将麻辣烫的滋味做到极致;另一边,则是沿着周老板、张总们打开的缝隙,走向一个充满机遇也遍布陷阱的广阔天地。

路,该怎么选?

我缓缓合上抽屉,将那十二万和满腹的心事,一同锁了进去。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大学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喧闹声再次传来。今晚的汤,还需要我亲自去调最后的味道。至少此刻,我仍是这“多多麻辣烫”的老板,这锅汤,还需要我来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