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食卦人 > 第25章 国际资本的诱惑

食卦人 第25章 国际资本的诱惑

作者:厨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1:19:06

金爷那顿看似朴素的“家宴”,如同一把无形的钥匙,为我开启了通往京城核心圈层更深处的门扉。那碗丝苗米饭所承载的过往,那杯温润黄酒所蕴含的认可,让一种微妙而坚实的关系在我与这位深不可测的老人之间悄然建立。这关系并非简单的依附,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懂得”之后的、心照不宣的同盟。

这种变化带来的效应是立竿见影的。之前需要通过邹帅层层递话、反复试探才能接触到的一些边缘信息或次级资源,如今开始更直接、也更高质量地向我汇聚。安然与我沟通的频率增加了,虽然语气依旧清冷,但言辞间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多了几分对等交流的意味。雷煌更是将我视作了“自己人”,几次嚷嚷着要带我去见识“真正的京城”,都被我以需要熟悉环境为由婉拒了。我知道,过早地完全卷入他的江湖,并非明智之举。

我的生活节奏似乎慢了下来,不再像初入京城时那般急切地四处出击。大部分时间,我待在那间可以俯瞰cbd的公寓里,或是翻阅安然定期送来的、经过筛选的京城商圈动态与政策风向简报,或是独自站在落地窗前,运用我那初成的“望气术”,细细“品味”着这座庞大城市每日每夜气息的微妙变化。我能“尝”到某些区域因政策利好而泛起的“甜润”,能“嗅”到某些行业因过度竞争而散发的“焦灼”,也能“触摸”到那些隐藏在平静水面之下、不同资本力量相互角力时产生的“暗流”与“涡旋”。

就在这种看似平静,实则感知愈发敏锐的状态下,一个经由邹帅谨慎引荐、名为维克多·李(Victor Lee)的美籍华裔投资人,出现在了预约名单上。资料显示,他代表着一家背景深厚、行事低调的华尔街老牌资本巨鳄——“橡树资本合伙人”(oak capital partners)。预约的理由很直接:听闻我在金爷家宴上的“不凡表现”,希望进行“非正式的文化与商业交流”。

我同意了会面。直觉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资本邀约。金爷的家宴刚过,国际资本的代表就找上门,这其中的 timing,耐人寻味。是金爷的某种默许或考验?还是国际资本无孔不入的嗅觉?我需要亲自“品一品”这位维克多·李的成色。

会面地点,我没有选择常规的会议室或俱乐部,而是定在了一家我近期留意到的、隐藏在北锣鼓巷深处,由一位意大利裔主厨经营,仅设八个座位的私密米其林星级餐厅“Il tempo”(时光)。选择这里,我有我的考量。西餐,尤其是顶级的意大利菜,其严谨的烹饪逻辑、对食材本味的追求、对风土(terroir)的极致表达,以及用餐过程中那种近乎仪式感的节奏把控,本身就蕴含着一套精密的、国际通行的商业与文化语言。在这里会面,既能体现我对国际规则的了解与尊重,也能在对方相对熟悉的语境中,更清晰地“品读”这位国际资本代言人的真实底色与意图。

傍晚,我提前二十分钟到达“Il tempo”。餐厅门面极其低调,厚重的橡木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不起眼的黄铜门铃,旁边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小小的、刻着餐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牌匾,若非刻意寻找,极易错过。按下门铃,短暂的等待后,一位穿着合体深色马甲、白衬衫熨帖得一丝不苟、头发梳理得油光水滑的华裔侍者无声地开门。他确认了我的预订名字后,微微躬身,做出一个标准的“请”的手势,眼神专业而克制,没有任何多余的好奇。

踏入室内,仿佛瞬间从喧嚣的北京胡同穿越到了托斯卡纳的某个古老酒窖。空间比想象中更小,也更显匠心。暖黄色的灯光主要聚焦在中央一张巨大的、由整块带着天然纹理的意大利灰岩(bianco carrara)打造的餐台上,台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映照着上方悬挂着的、造型极简的黑色锻铁枝形吊灯,灯上点缀着暖白色的蜡烛状灯泡。四周墙壁是粗糙的深灰色水泥质感,刻意保留了施工时的模板印记,带着一种原始的、工业化的力量感。墙上稀疏地挂着几幅抽象的现代画作,色彩大胆而克制。

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香气:刚刚烤好的乡村面包(Focaccia)带着橄榄油和迷迭香的温暖气息;炖煮中的肉类散发出深沉浓郁的肉香(soffritto);还有帕尔玛奶酪(parmigiano-Reggiano)的咸鲜,以及来自开放式厨房里、在高温炙烤下吱吱作响的肉类油脂的焦香……所有这些气味,与餐厅内若有若无的、带着雪松和皮革底调的香氛系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温暖、富足、同时又极具层次感的感官氛围。背景播放着极低音量的爵士乐,比尔·埃文斯(bill Evans)的钢琴曲如同流水般淌过,不仅没有破坏宁静,反而更衬出空间的私密与高级。

我在主厨预留的、正对开放式厨房的位子坐下。这个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位头发花白、扎着标志性头巾、神情如同进行宗教仪式般专注的意大利主厨——马西莫(massimo),以及他手下两名同样沉默而高效的副手。他们没有过多的交流,仅凭眼神和细微的手势配合,处理食材的动作精准、迅捷,充满了力量与美感。火焰在专业的燃气灶台上喷涌,铸铁锅在手中熟练地颠簸,烤箱的指针缓缓移动……这是一种不同于中餐厨房烈火烹油、人声鼎沸的、冷静而精确的烹饪美学,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默剧。

七点整,维克多·李准时到达。他看起来四十岁出头,身材保持得极好,显然是长期自律和健身的结果。他穿着一身剪裁无可挑剔的深灰色意大利 Zegna 定制西装,面料有着隐秘的纹理,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没有系领带,衬衫是质感极佳的白色的海岛棉,领口随意地敞开一粒纽扣,露出一小段古铜色的皮肤。他的面容有着东方人的清隽轮廓,但眼神和举止却完全是西化的——自信、直接,带着一种经过顶级投行和私募股权环境淬炼出来的、看似放松实则掌控一切的从容。他手腕上露出一块低调的 patek philippe 鹦鹉螺系列腕表,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懂得享受生活,更懂得如何高效获取享受生活的资本”的混合气息。

“李先生,幸会。”他伸出手,笑容标准,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握手有力而短暂,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感谢您选择这个地方,很有品味,massimo 的手艺在圈内是公认的顶尖。”他的中文非常流利,用词精准,只是个别语调带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长期生活在英语环境留下的痕迹。

“维克多,欢迎。”我与他握手,请他入座,“希望这里的氛围,能让我们的交流更轻松一些。”

侍者上前,递上厚重的皮质酒单。维克多几乎没有翻阅,只是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酒单的某个位置,然后用流利的、带着托斯卡纳口音的意大利语对侍者报出一款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piedmont)地区,一个名为“Giao conterno”的传奇酒庄,在 2010 这个伟大年份的巴罗洛(barolo)红葡萄酒,并详细说明了醒酒的时间要求。显然,他对这里,或者说对这套顶级的餐饮流程,极为熟稔,这种熟稔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展示和压力的施加。

“这里的酒单很不错,尤其是这款来自 monforte d‘Alba 的 barolo,”他转向我,笑着解释,语气自然,仿佛在分享一个有趣的常识,“单宁非常强壮,像年轻的雄狮,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醒酒时间才能展现出它骨架下的优雅和复杂度。等待,是品尝这款酒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回报绝对是值得的。”他既展示了深厚的品酒见识,也巧妙地主导了开场,并将“等待与回报”的概念无形中植入对话。

我没有在意这点小小的掌控欲,只是微微点头,表示听到了。侍者取来酒,展示酒标,用专业的海马刀熟练地开瓶,然后将深宝石红色的酒液缓缓注入宽大的醒酒器中。酒液在玻璃器皿内壁挂出浓密的“酒泪”,散发出浓郁而封闭的香气,主要以黑色浆果、甘草、玫瑰和一丝松露的气息为主。

前菜很快上来,是经典的意式生牛肉薄切(carpaccio)。极薄的、近乎透明的生牛肉片(选用的是澳洲 mayura 牧场的纯血和牛菲力)如同艺术品的花瓣般,以放射状铺在冰镇过的 Limoges 白瓷盘上,淋上金黄色的、带有青草气息的顶级初榨橄榄油(taggiasca Ligure dop),撒着现磨的、带着坚果香气的 36 个月熟成帕尔玛奶酪碎,以及几片鲜嫩的、带有微微辛辣感的芝麻菜(Rucola)。色彩对比鲜明,摆盘极具几何美感。

维克多熟练地使用着刀叉,他切割牛肉的动作,精准、高效,沿着肌肉纹理,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银质刀叉与骨瓷盘接触的声音极其轻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咀嚼的频率稳定而缓慢,每次吞咽后,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眼神微垂,似乎在回味口腔中残留的滋味,又像是在利用这个瞬间思考接下来的谈话策略。这是一种高度自律、追求极致效率、同时又不放弃对品质享受的用餐风格,充满了经过严格训练的、华尔街精英式的节奏感。

“听说,李先生您有一套非常独特的……嗯,洞察世事的方法,源于东方古老的哲学?”维克多用餐巾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没有任何痕迹留下,然后切入正题,目光锐利地看向我,带着职业投资人所特有的、混合着好奇与评估的探究。

“可以这么说。”我晃动着手中的纯净水杯,没有去碰那杯还在缓慢苏醒的巴罗洛,“我们相信,商业的本质,最终关乎人性和时代气运的流转。而饮食,是洞察这两者最直接、也最真实的窗口之一。”

“非常迷人且独特的角度。”维克多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支撑在桌面上,双手指尖轻轻相对,表现出浓厚的、被引导的兴趣,“在华尔街,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经过反复验证的数据模型、严谨的财务分析和庞大的历史数据库。量化,是我们的信仰。不过,我个人一直认为,最顶级的、能够带来超额回报的投资,确实需要一些超越冰冷数据的…‘直觉’或者说是‘洞察力’(Insight)。或许,您的方法,正是这种洞察力的某种系统化体现?”他巧妙地将我的“食卦”与投资界认可的“洞察力”概念联系起来,试图拉近彼此的理解距离。

这时,主菜适时地端了上来,暂时中断了话题的深入。我点的是米兰藏红花炖小牛膝(osso buco alla milanese),而维克多点的是盐壳烤地中海野生海鲈鱼(branzino al Sale)。

我的小牛膝盛放在一个厚重的 Staub 铸铁锅中端上来,带着扑鼻的浓郁香气。小牛膝的腿肉部分炖得酥烂无比,用叉子轻轻一碰便能骨肉分离,包裹着用藏红花(Zafferano)、白葡萄酒(pinot Grigio)、洋葱、胡萝卜、芹菜(Soffritto)和番茄膏长时间慢炖出的、色泽金黄诱人的浓郁汤汁。搭配的藏红花烩饭(Risotto allo Zafferano)米粒(选用的是 carnaroli 米)饱满分明,外层软糯,中心还保留一丝恰到好处的硬芯(all’onda),口感 creamy 顺滑,与炖肉的厚重相得益彰。

维克多的海鲈鱼则更具视觉冲击力。一整条鱼被包裹在厚厚的、混合了蛋清和香草的海盐壳中,进行高温烘烤。侍者推着餐车来到桌边,现场用一个小锤子轻轻敲开已经变得坚硬酥脆的盐壳。随着“咔嚓”的碎裂声,一股混合着海盐的咸鲜、烤制香草(如迷迭香、百里香)的芬芳以及鱼肉本身清甜蒸汽的热浪扑面而来。剥开盐壳,露出里面雪白、紧致、汁水饱满的鲈鱼肉,鱼皮保持着完整性。搭配的则是简单的烤小番茄(confit cherry tomatoes)和油浸橄榄。

我们的主菜选择,似乎也在无声地反映着某种性格与策略倾向——他倾向于看似回归本真、健康、实则对食材新鲜度和火候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化繁为简的烹饪方式(盐烤);而我,则选择了需要更复杂工艺、更多香料运用、更深厚时间底蕴的慢炖菜式(osso buco)。这仿佛是两种不同投资哲学的隐喻:他可能更偏向于寻找那些商业模式清晰、核心优势明显、能够快速价值兑现的项目;而我,则可能更关注那些需要时间孵化、内涵复杂、但潜力巨大的“慢公司”。

维克多处理烤鱼的动作,与他切割生牛肉时如出一辙,精准、高效。他专注于用刀叉娴熟地将鱼肉从主刺上完整剥离,动作流畅而稳定,几乎没有浪费任何一丝鲜嫩的鱼肉。他吃得很专注,享受着食材的本味,但眼神的余光始终留意着我的反应,捕捉着我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橡树资本,目前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我切下一块裹满了浓郁汤汁的小牛膝肉,搭配着一勺烩饭送入口中,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则留意着他切割鱼肉时,那稳定得近乎机械的手腕。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韧性。”维克多的回答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官方辞令,滴水不漏,“尤其是在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产业自动化以及绿色能源转型这几个赛道上。我们寻找的,是拥有真正核心技术或商业模式护城河、能够定义甚至引领未来行业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者’(Game changer)。”他顿了顿,将一块洁白的鱼肉蘸上少许盘底的橄榄油汁,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后,目光重新聚焦于我,变得更加灼热,“而李先生您所展现出的这种独特洞察力,据说能帮助我们穿透市场的噪音和表象,更早、更精准地识别出这样的‘明日之星’(Rising Star)。橡树资本非常期待能与您,以及您背后的资源网络,建立一种深度的、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仅可以提供全球化的资本支持,还可以开放我们的全球网络资源,甚至……探讨共同发起专项基金等更深层次的资本联动可能性。”

他抛出了诱饵,而且是一个色香味俱全、分量十足的诱饵。战略合作、全球资本、网络资源、专项基金……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足以让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创业者或投资人心潮澎湃。这意味着可能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注入,以及一张通往国际顶级资本与产业网络的快速通行证。

侍者此时上前,为我们斟上那杯已经苏醒得恰到好处的巴罗洛。酒液呈现出迷人的石榴红色泽,边缘略带砖红,显示出一定的陈年潜力。香气已经完全打开,之前封闭的果香变得奔放,演化出更复杂的干玫瑰、皮革、烟熏、香料乃至一丝松露的气息,单宁变得丝滑,酒体饱满而富有结构感。

维克多举起酒杯,殷红的酒液在杯中优雅地晃动:“为了我们未来可能开启的、富有成果的合作?”

我没有立刻举杯。我的目光掠过他面前那盘几乎吃完、鱼骨完整剔出、摆放得如同标本般整齐的烤鱼残骸,掠过他手边那杯在灯光下泛着诱人光泽的巴罗洛,掠过他切割食物时那精准高效却缺乏一丝随性与“人情味”的、近乎程式化的动作,最后,落在他那双看似坦诚、充满邀请意味,实则如同精密雷达般不断扫描评估的深褐色眼睛上。

在我的“望气术”感知中,维克多周身环绕的“气”,是纯粹而冰冷的金属质感,锐利、高效,充满了扩张的**和计算,但缺乏温度,缺乏一种对不确定性、对长期价值、对非标事物应有的包容与耐心。他就像一台精密的金融机器,一切行为,包括此刻的示好与邀请,都以最高效率和最大回报为最核心的底层算法。他所说的“深度合作”,更像是一场基于严密利益计算的、随时可能因为发现更高回报率目标而毫不犹豫终止或转向的临时同盟。他那套看似尊重食材本味的用餐方式,背后隐藏的是对一切事物(包括人)进行标准化评估、最大化利用的思维定式。

我端起那杯巴罗洛,没有与他碰杯,只是用手指轻轻捏着高脚杯的杯柱,缓缓转动着,看着粘稠的酒液在杯壁上划出一道道缓慢下坠的“酒腿”。

“维克多,”我的声音平静,在爵士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洞悉本质后的淡然,“这款 Giao conterno 的 barolo 确实需要极大的耐心,它的真正魅力在于陈年之后所展现出的复杂层次、圆润单宁和悠长余味。那是时间赋予的、无法速成的价值。”

我抬起眼,目光穿透酒杯的折射,与他对视,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但据我观察,橡树资本,或者说你所代表的这类资本风格,其内在的节奏和偏好,似乎更倾向于博若莱新酒(beaujolais Nouveau)——追求的是即时易饮的果香、快速的流转、以及当下市场的热烈反馈。看似优雅从容,实则……内核急躁。你们的核心诉求是快速的资本增值、高效的安全退出和令人满意的 IRR(内部收益率),这与真正陪伴一个‘伟大公司’长期成长、忍受其过程中必然的波折与沉寂所需要的耐心和定力,恐怕……根基上存在错位。”

维克多脸上那标准而自信的笑容瞬间凝固了,虽然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快得几乎让人无法捕捉,但他眼神中闪过的那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愕、被精准戳穿策略核心后的锐利,以及一丝被冒犯的愠怒,却没有逃过我的感知。他显然没有料到,我会在第一次会面,在如此诱人的条件面前,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热切,反而如此直接、如此不留情面地拒绝,并一针见血地点破其资本运作的底层逻辑。

“李先生,我想您可能对我们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误解。”他迅速调整表情,试图挽回局面,语气依旧保持着冷静,但语速稍微加快了一丝,“橡树资本同样注重长期价值投资(Long-term Value Investing),我们有很多持有超过十年甚至更久的成功案例……”

我轻轻放下酒杯,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解释,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仿佛已然看透结局的决断:“不是误解,维克多。是‘品读’。从你点酒时的不假思索和精准要求,到用餐过程中对效率和节奏的极致把控,从你切割鱼肉时那毫无冗余的精准,到你谈论合作时对‘深度’和‘可能性’的急切暗示……这一切细节所汇聚成的‘味道’,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结论。”

我身体微微后靠,在官帽椅中调整了一个更放松却也更具距离感的姿态:“【我】欢迎一切有价值的交流和视野的拓展,但对于深度的资本捆绑,我有自己的节奏和原则。我寻找的,是能够与我共同‘陈年’,共同经历市场风雨、技术迭代和人性考验,最终有望酿出历经时间洗礼后愈发醇厚回甘的‘同路人’,而非只追求短期财务回报、时刻计算着退出时间的‘财务投资者’(Financial Investor)。”

我拿起洁白的亚麻餐巾,轻轻擦了擦并未沾染油渍的嘴角,做出了此次会面实质已然结束的姿态:“感谢你的款待和极具吸引力的邀请。这顿饭,让我对国际顶尖资本的‘风味’和‘脾性’,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体会。”

维克多·李坐在那里,身体有瞬间的僵硬,脸色在餐厅暖黄色的灯光下显得有些阴晴不定。他看着我,眼神复杂难明,有震惊,有被拒绝的恼怒,有对我不按常理出牌的困惑,也有一丝重新评估后产生的、对于未知力量的忌惮。他知道,他带来的、足以让无数企业家和基金经理疯狂的资本诱惑,在我这里,如同蓄力一击打在了空处,撞上了一堵无形而坚韧、并且似乎能看穿他所有底牌的墙壁。

最终,他深吸了一口气,靠向椅背,强行恢复了那种职业化的冷静与风度,只是那笑容变得有些公式化,不再有之前的温度:“我明白了。很遗憾听到您这样的看法。不过,橡树资本的理念和实力,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我们的门,随时为您敞开。”

我微微颔首,没有再多的言语交流。

结账时,维克多坚持由他支付,我没有争抢,这是基本的礼节,也符合他展现“实力”的心理需求。

离开“Il tempo”,重新踏入北锣鼓巷略带凉意的夜色中。身后厚重的橡木门无声合拢,将餐厅内的温暖、精致与刚才那场没有硝烟的资本博弈隔绝开来。胡同里偶尔传来几声自行车铃响和远处模糊的市声,与刚才那个极致安静和私密的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缓步走在青石板路上,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仿佛要将刚才那浓郁的食物香气和资本**的味道从肺中置换出去。回头看了一眼那扇没有任何标识的木门,它在昏暗的巷弄里显得如此不起眼。

我知道,拒绝了维克多,等于明确拒绝了一条短期内看似金光大道、直通国际资本巅峰的捷径。这可能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可能在未来面临来自橡树资本或其他类似势力的、更隐蔽的竞争或压力。

但,那又如何?

我的路,从“多多麻辣烫”开始,到“观澜”,再到如今只身入京,从来就不是靠依附和捷径走出来的。它是靠我对人心、对趋势、对“气运”那近乎本能的“食卦”之力,一步步洞察、抉择、博弈出来的。

国际资本的诱惑,如同那杯看似醇厚复杂、需要耐心等待的巴罗洛,香气诱人,结构宏大,但若与自身追求的“长期价值酿造”之路内核不合,强行融合,只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被其短期逐利的本质所反噬。

我的路,是“陈酿”之路,急不得,也模仿不来。

京城的夜,深邃而漫长,充满了无数的可能与陷阱。

而我,刚刚品完一道开胃菜,真正的盛宴,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